藏北高原内流区,北抵昆仑山脉,东至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脉,南达冈底斯山脉,总面积可达60万平方公里。高原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境内高山终年积雪,并有不少冰川,气候严寒,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是中国的寒冷荒漠区。由于藏北高原地处大陆中心,降水稀少,故河流短小,绝大多数为间歇性河流,其尾闾多注入内流湖泊。河流的侵蚀能力微弱,河床宽浅,谷地开阔,各河上游往往与雪山冰川相连,河水主要来自冰雪融水,径流多集中在夏秋冬节,并有明显的日周期变化。这里虽然没有波涛汹涌的常流河,但从宽谷底部的宽阔河床与深厚的新鲜冲积物来看,冰雪融解后,也会出现短暂的滔滔洪水。
藏北高原上最大的内流河为扎加藏布(藏语,藏布即河流),它源自唐古拉山南麓,自东北流向西南,注入色林错(藏语,错即湖泊),色林错除接纳扎加藏布外,还有水道与其西面的吴如错、西南的鄂错相沟通,故色林错水系是藏北高原内流区最大的水系。藏北高原的第二大河是波仓藏布,它源自藏北高原中部的雪山,自西向东流,归宿于达则错,河长约200公里,该河谷地比较宽大,并有阶地发育。此外,源自冈底斯山流向西北的毕多藏布、阿毛藏布也是藏北高原较大的内流河,前者汇入塔若错,后者注入昂拉仁错。
每到冬半年,藏北高原不少河流的河源谷地常有晶莹皑皑、寒气逼人的盾状或舌状冰体,铺展延伸在宽坦的干涸河床上,我们称之为“泉冰”。它是在全年平均气温低于冰点,而严冬漫长的高寒气候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特殊水文现象。在冬半年,昼夜气温均低于冰点,夜间更可达零下数十度,此时,当地下水或水温稍高于冰点的泉水溢出地表后,受气温的影响,在泉眼下方停积成冰,泉水源源补给,冻结则继续进行,冰体进一步发展,因而就变成冰川状的“泉冰”了。“泉冰”的大小视水源多寡而定,大的可超过100万立方米。“泉冰”通常在每年5~6月开始消融,大多数“泉冰”在8、9月间纷纷消形匿迹,只有少数巨型“泉冰”未及消亡,又复冻结,就像高山上万年冰川那样,成为相对“永久性泉冰”了。
本文标题:藏北高原内流区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heliu/465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heliu/4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