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河滩鱼塘布置设计实验
1.鱼塘选址条件
人工坑塘养鱼主要在平原区的沿河低平滩地、宽阔河床两侧,以及低洼的古河床和古湖盆地区;山区主要在山间盆地和开阔河谷的两侧。一是地形起伏坡度小,比较低平开阔;二是紧靠水源或是接近水源,引水或抽水比较方便;三是地下水位比较高,埋藏深度小,鱼塘渗漏损失少,或是粘土、亚粘土的分布地区,保水能力强。
2.鱼塘布置设计
鱼塘多开挖为方形或者是长方形,由于特殊的地形条件,也可以是菱形、三角形等。塘深大于1.5米,塘坡一般采1:1,视土壤质地可以加大坡度或减缓坡度。鱼塘面积300米2~650米2为宜。塘内水深保持在1.0米左右。
鱼塘水源,在地形条件允许时,多采用明渠或暗管从塘群上游引水方式。渠首从控制河流的闸门上部引水,引水渠路线布置在塘群的外侧。鱼塘上部有引水渠口,下部有排水通道。如果鱼塘下游是水田分布地区,塘内排水可用排水渠连通,集中送进水田进行灌溉。
为了保证多雨季节鱼塘不被洪水淹没,在塘群内侧建筑护堤。护堤可用三合土培高砸实,也可用浆砌块石垒成。堤高应超过正常高水位。
3.鱼塘用水量估算
鱼塘用水量估算方法有二:
(1)利用渠首引水量估算鱼塘用水量简单计算式如下:
W首引=W塘用十W回归十We式中W首引
为渠首年引水总量(万米3);W塘用为鱼塘年用水量(万米3); W回归为渠道引水入渗回归河道水量(万米3) ;
We为渠道引水过程年蒸发损失量(万米3)。
如果渠首引水至塘群距离很近时,W回归和We可不予考虑,按零处理。这时鱼塘的年用水量,就等于渠首的年引水总量,即
W首引=w塘用
渠首年引水总量的估算。一次引水量由下式计算:
式中W′首为渠首一次引水总量(万米3);i 用渠底比降代用;T为一次引水所用的时间秒数;其余符号意义同前,并查用相应表值。把渠首每次引水总量加起来,就是渠首年引水量,相当于鱼塘年用水总量(万米3)。
(2)利用塘群消耗水量估算用水量简单关系式如下:
W塘用= W塘存十W 入渗十W e式中W塘存为塘群保存水量(万米3),可用塘群总水面积与平均水深相乘算得。W入渗为塘群入渗回归河道入渗损失量(万米3);
We为水面蒸发损失量(万米3)。其中
式中q为塘群渗透流量(米3/日);为含水层的厚度(米);B为渗透断面的宽度(米);为渗透断面的面积(米2);H1、H2为塘内水面高度、河水面高度(米);L为塘面内缘至河水面边的距离(米);为水力坡度; T为
该塘群的养鱼时间(日);
k为渗透系数。
如果该塘群H1-H2平均为0.85 米时,L的平均距离5米,i =0.85米/5 米= 0.17。水头差0.85米为h1的厚度,h2下水头按零计, = 0.425米。渗透系数k=8.25米/ 日。B 为塘群内侧点长度200米,全年养鱼时间T=365日。鱼塘入渗损失量为:
=8.25×0.425×0.17×200×365
=43512.6(米3)≈4.35万(米3)
水面积蒸发损失量We计算式如下:
We=F(E0-E)/1000
式中F 为水域总面积,F=7300米2;E0为该地区年水面蒸发量, E。=1900毫米; E为该地年陆面蒸发量,E= 650毫米;
1000为单位换算系数。所以:
We=7600(1900—650)/1000
= 9500(米3)=0.95万(米3)
如果该塘群水深h平均保持1.10米,那么塘存水量计算式为:
W 塘存= Fh = 7600×1 .10
=8360(米3)= 0.836万(米3)
该塘群年用水总量为:
W塘用= 4.35万米3+0.95万米3+ 0.836万米3
=6.136万米3
4.塘群区要综合利用
我国广东省有很成功的经验,北方平原区也取得了成绩。具体介绍如下:
(1)“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因地制宜、综合利用、保护环境的三种模式,这种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转化的做法,是全国各地都应借鉴 的。
(2)淮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可以用塘基种稻、种桑、种果,或者种油菜籽、种菜等,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应走“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路子。
(3)华北、东北地区,可在塘基上种果(如梨、苹果、桃之类)、种稻麦、种菜等,尽可能地综合利用、不污染环境。
(4)西南、西北地区,在大河谷地鱼塘集中区,也要考虑综合利用。
本文标题:河流水资源的利用实验(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ikeji/460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ikeji/4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