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生物绝灭的类型与规模
生物的绝灭(extinction)是指一个物种的个体完全消失而不留下后裔,也可称终极绝灭,相当于日常所称的完全绝种。如果某个物种经历一定地质年代演化后,采用线系渐变的型式由祖先种演变为后裔种,那么祖先种是绝灭了,但物种的谱系仍继续下去,称为假绝灭或种系绝灭。人们通常所称的绝灭,指的是终极绝灭。
地球历史中新的物种不断形成,老的物种相继绝灭,本来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根据古生物学研究统计,最近2亿年中每百万年平均有90×104物种消失,即每100万年平均绝灭0.1~1个物种,依门类不同而有区别,可视为正常的绝灭背景值。与之相对应,在某些地质时期,出现许多生物门类近乎同时地和全球性地大规模绝灭,使生物界绝灭率突然升高,称为集群绝灭。
美国古生物学家纽维尔(N.Newell,1962,1967)统计了显生宙海洋和陆地无脊椎动物化石的分布资料,根据科一级生物门类的新生与绝灭百分比,绘制出变化曲线图,显示出6个绝灭高峰(图11-4)。再加上元古宙末期伊迪卡拉动物群的突然消失,则一共有7次大规模绝灭事件。
这7次集群绝灭事件发生在:元古宙末(650Ma)、寒武纪末(495Ma)、奥陶纪末(435Ma)、晚泥盆世弗拉斯期末(365Ma)、二叠纪末(251Ma)、三叠纪末(203Ma)和白垩纪末(65Ma)。根据生物绝灭规模大小,显生宙以来最重大的绝灭事件发生在二叠~三叠纪之交和白垩~第三纪之交,正好相当于古生代~中生代和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史发展重大转折时期。
全球现模的大规模绝灭反映了地球表层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也是研究地质历史中地球不同圈层间物质-能量交换型式和作用过程的良好突破口。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弥补15万年以来全球变化时间范围过于短促和地球演化历史类型单一的局限,在更全面地了解生物演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根据以上有关物种寿命和生物绝灭的基本概念介绍,结合绪论第1节中20世纪以来地球上生物绝灭速率迅速增加的事实,当代人类已经面临如下严峻问题:一次新的全球性大规模生物绝灭危机是否已经迫在眉睫?人类作为哺乳动物灵长目人属中的一个物种——智人(Homo sapiens),已经具有20万年寿命,是否难逃哺乳动物物种平均寿命数十万年的大限?如果智人物种迟早会面临绝灭前途,怎样才能争取物种的谱系持续发展,避免终极绝灭的厄运?认真分析一下地质历史中两次最大规模生物绝灭的发生过程和诱发原因,可能对解答上述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本文标题:地史中的生物绝灭与环境变迁-地球环境及其变迁(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ike/2115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ike/21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