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开口,春季多寒潮侵袭;秋分前后出现低温阴雨的寒露风,对作物生长不
利。全省年降水量1200~1700 毫米,是中国雨水较多地区之一。雨、热大致
同季,利于主要农作物生长。近1/2 降雨集中于春末夏初,滨湖与湘、资、
沅、澧下游常有洪水;夏秋则多干旱,尤湘中丘陵为重。
水文全省河流较稠密,水系完整,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除湘南、湘
东极少数小河分属于珠江和赣江水系外,均属长江流域。以湘、资、沅、澧
四水及洞庭湖为主干,5 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300 多条,自西、南、东3 面汇
入洞庭湖,形成扇形水系。长江也有部分水量分泄入湖,会同“四水”经城
陵矶出洞庭湖又入长江。境内河流总长9.93 万多公里,流域面积近21 万余
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623 亿立方米。湘江占总径流量41%,沅江占
24.2%,资水占13.4%,澧水占8.3%,其他江湖水系占13.1%。全省水能
蕴藏量达1532 万千瓦,多集中于各河上中游。河流最高水位及流量最大时期
常出现在4~6 月,正值梅雨来临,水势暴涨、洪峰迭起,“四水”沿岸易酿
成灾害;夏末秋初,长江洪峰顶托,湖区也易出现外洪内渍。各河最低水位
出现于11 月~翌年2 月。
土壤与动植物红壤和黄壤是具有代表性的地带性土壤。红壤主要分布于
雪峰山以东低山、丘陵和河谷盆地;黄壤多集中于湘西。此外,在山区形成
以红、黄壤为基带的垂直地带性土壤。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有石灰土、紫色土、
潮土(又名潮沙泥)和水稻土等。石灰土多分布于湘西、湘南的喀斯特地区;
紫色土主要集中在衡阳盆地和麻阳—沅陵谷地一带;在滨湖平原及“四水”沿岸的冲积物上,潮土和水稻土分布甚广,土质肥沃、耕性良好,是全省最
佳的农耕土壤。全省土壤一般肥力较高,宜于农林业发展。但也有部分丘陵
地区的红壤,侵蚀较严重,有机质含量低;水稻土中的冷侵田、死黄泥田等
对作物生长也不利。全省森林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常见用材树种有杉、松、
楠、柏、樟、檫、竹等,多分布于西、南、东部山区,其中杉树较著名,沅
江和湘江支流上游各地分布普遍。经济树种有湘西的油桐、漆树、白蜡树、
柑橘,湘南和湘东的油茶,湘中的茶树和柑橘等。此外,在湘西、湘南山区
多珍贵树种。动物资源中,除家禽、家畜外,尚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
动物,如黑鹿、华南虎、金钱豹、水獭、香獐、大鲵、穿山甲等。鸟类有300
多种,水生动植物有百余种。继20 世纪50 年代建立湘南莽山自然保护区之
后,80 年代又在湘西、湘中建立了张家界、南岳等自然保护区(见张家界国
家森林公园)。
自然
地理区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全省分属4 个自然
地理区。
中亚热带贵州高原常绿阔叶林区省境雪峰山以西为该区的武陵、雪峰山
地丘陵亚区。北部武陵山多喀斯特地貌,地下水丰富;中南部为板页岩、花
岗岩构成的雪峰山。山高谷深,丘陵、盆地小而分散,并为沅江、澧水所连
串。由于山地广,对气流有屏障作用,冬温较高、夏温较低,云雾多、湿度
大,适宜柑橘和木本油料等经济林木的生长和越冬。随地势升高,自然环境
的垂直变化也较明显。区内林木和水能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约占全省62
%,以油桐、生漆、柑橘为主的经济林面积占全省42%;
水能蕴藏量占全省60%。经济发展潜力大。
北亚热带长江中下游平原混交林区洞庭湖平原是该区所属两湖平原亚区
的一部分。以洞庭湖为主体,有湘、资、沅、澧四水汇注,并为长江洪水分
流通道,大量泥沙淤积,形成以湖积冲积土为主的平原地貌。地势低平,土
壤深厚肥沃,耕地集中连片,洞庭湖盛产鲤、草、鲢等经济鱼类及芦苇等。
近代,洞庭湖湖泊淤积,湖面缩小,常泛滥成灾,历史上的全国第1 大湖已
不复见。1949 年以后,经初步整治,洪涝危害有所控制,已成为稻、棉、麻
本文标题:湖南省(Hunan Sheng)(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ike/897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ike/8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