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高中地理专题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高中地理专题 > 地理专题5 地质、地貌和陆地环境(5)

地理专题5 地质、地貌和陆地环境(5)

时间:2013-04-27 13:52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例3、读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地貌称___________地貌,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的国家是___________,我国的___________高原也分布广泛。我国以这类地貌成为旅游胜地的两个名胜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下面两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此种地貌的形成原因:
A:CaCO3+H20+CO2→Ca(HCO3)2
B:Ca(HCO3)2→CaC03↓+H20+CO2↑
    其中石钟乳①的形成可用方程式        表示,为流水的        作用;溶洞②的形成可用方程式___________表示,为流水的___________作用。
    (3)试简单分析图中地下河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
    (4)图中溶洞两边边槽的位置分布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有一定的难度,旨在考查学生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很明显,此图表示的是喀斯特地貌(或岩溶地貌),是可溶性的岩石(如右灰岩)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分布在地表的有石芽、石林等,分布于地下的有溶洞等。这些不同形态的地貌成因不同。石芽、石林、溶洞是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其原理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使难以溶解的碳酸钙变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随水流失。这样,位于地表的可溶性岩石就形成石芽、石林。水沿着地下的裂隙溶蚀,就形成溶洞或暗河。可用方程式CaCO3+H20+CO2→Ca(HCO3)2,表示。溶洞中的钟乳石、石笋、石柱是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其原理是:溶洞形成后,包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渗入洞顶和四壁,由于温度升高、压力减低,水中的碳酸氢钙分解为碳酸钙而沉淀,可用方程式Ca(HCO3)2→CaC03↓+H20+CO2↑表示。由图中的地下河水面的分布看,边槽的分布位置就标志着地下河水位的变动情况。
答案:(1)喀斯特(或岩溶地貌)  南斯拉夫云贵广西桂林山水云南路南石林  (2)A溶蚀B沉积  (3)地下水沿着细小的裂隙流动,并进行溶蚀作用。随着压力的增大(孔隙中水的增加)和水流量流速的增加,孔隙迅速扩大与合拼,形成管道式的流水即地下河  (4)标志着地下河水面变动时的位置。

  本文标题:地理专题5 地质、地貌和陆地环境(5)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zhuanti/4651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zhuanti/46514.html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地理专题5 地质、地貌和陆地环境(5)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地理专题5 地质、地貌和陆地环境(5)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