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5·江苏)下图为四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在四幅图中出现的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图中字母所示地点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有的( )
A. a、b B. a、c、d C. b、c、d D. a、b、c、d
(3)图示地点位于内流区域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解析:由图可确定,图中所示的国家名称,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出跨两大洲的国家。图中显示的国家跨两大洲的有:印尼、哈萨克斯坦、土耳其、俄罗斯和美国。
答案:D
(2)解析: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掌握了各地震带的位置,此题不难解决。
答案:B
2.(04年高考全国文综36)“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解析:回答本题的前提是必须对图示地区进行空间定位,即确定其地理位置,只有正确判断出图示的地区,才有可能正确分析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并对其利用状况做出准确而全面的评价。对这幅图的空间定位就可以采用多种方法:①经纬度定位。根据图中标出的经度60º和70º,结合其经度变化的趋势(由西向东度数递增)可以判断为东经60º和70º;图中的40º纬线有可能是南纬40º纬线,也有可能是北纬40º。由于东经60º与南纬40º相交的区域是南太平洋海区,所以可以排除该40º纬线不是南纬40º。这就可以初步判断该区域应该位于亚洲大陆的内部;②轮廓定位。根据图中湖泊的轮廓可以判断这是中亚的咸海,而且流入咸海的两条内流河可以帮助佐证;③其他因素。如果掌握中亚地区的地形,还可以结合图中的等高线数值(属丘陵地区)以及其他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当然,如果用一种方法就能作出准确的空间定位,就不必如此繁琐了。在准确的空间定位基础上,即可回答下列各题:
(1)Rl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 ,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5)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答案:(1)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气温(温度)(2)风力 (3)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使地表疏松)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 (4)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 (5)(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泊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 (6)“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
本文标题:地理专题19 空间定位方法(1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zhuanti/4650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zhuanti/46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