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电教手段形式多样,作为其中之一的投影媒体,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显现出极大的生命力,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手段。
几年来,我在教学中积极引入投影媒体机制,运用自制的投影片作为一种直观性、实用性、形象性的特殊地理教学语言,解决了很多“粉笔+黑板+挂图”解决不了的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投影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运用投影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兴趣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笔、一幅挂图,手段单调、呆板,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而投影仪、屏幕、投影片的使用,首先就形成一种科学的现代化的教学环境,投影片艳丽的色彩、明快的光线效果对学生的感官产生良好的刺激,使学生的注意目标集中,大大增强了有意注意。再加上投影片的抽拉、旋转、复合,生动有趣,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必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愉快接受知识的心态,最后达到满意的效果。学生从投影片上感知的教学内容,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二、运用投影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间概念
学生学习地理概念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传统教法中,解决地理概念很多是靠语言讲述,即使挂图、板图也无法跳出静的框框。若在教学中把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投影媒体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就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直观的图像演示,深化地理概念,并形成空间观念。如讲“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概念时,可先打出绘有黄河未形成“地上河”时的河道横剖面图,接着讲述黄河携着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年复一年的沉积,不断抽动绘有向上凹的泥沙沉积带投影片,说明河床不断抬高,进而造成水位不断升高。这时可向上抽动绘有河水横断面的水位线投影片,于是河床承受不了上涨的水位而不断加高堤坝,再向上拉动绘有不断加高的堤坝投影片,这样,就展示出河床高出地面的清晰画面。一步步的演示,配合教师的讲解,就把“地上河”这一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运用投影媒体,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如果借助投影媒体,利用活动投影片来制造模拟的运动现象和过程,化不可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使学生接受信息时首先有一种严谨务实的感觉,配之以精练的讲解,知识重难点会因势利导得以突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讲“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世界各地昼夜长短变化”这一问题时,可制作一幅旋转片,把绘有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地球示意图投影片作为底片,把绘有太阳光束和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的投影片作为旋转片,演示时转动旋转片,使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逐渐南移,可见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由最高值逐渐变小,白天时间逐渐变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的范围越来越小,南半球正好相反;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赤道上时,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昼夜平分;当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到南回归线上时,北半球昼最短,北极圈以内全是极夜,南半球正好相反。本来一个很难讲清的问题,通过投影演示,使学生耳闻目睹,一目了然,重难点迎刃而解。
四、运用投影媒体,可以强化图像教学,训练读图能力
地理教学与地图是融为一体的,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可是一般的教学地图内容繁杂,针对性不强,主题不突出。而投影媒体则具有化繁为简,化整为零的功能,它可将一幅完整地图根据教学需要分解成各部分,绘制在数幅投影片上,使知识点具体化。如讲“美国”一节时,可先制作一幅美国轮廓彩色底片,然后分别制作它的位置、行政区划、地形、矿产、工业区和工业中心、农业带等多幅投影片,将图和文字分离绘成复合片。讲课时根据不同问题在底片上复合相应内容的投影片,课前提问、课堂训练时可将带文字说明的复片掀开即变成空白图,可读图提问、填图训练。同样,世界上的各个地区和主要国家也可采取此办法制成多重复合片,这种框框复合、片片复合的投影片,制作起来省时省力,应用面广泛,既可依图讲解、分析,又可按图提问、训练,尤其在对学生读图能力、填图能力训练上受益非浅。
本文标题:论投影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功能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lunwen/410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lunwen/4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