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备课要求
备课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必须认真、扎实地备课和编写地理教案。地理教案的编写应做到以下 几点:
1.深钻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
近几年来,初中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新大纲和新教材,从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功能、体系 结构等方面,都做了大的改革。新大纲、新教材的特点:一是教学目的更加清晰明确,条理分明;二是教学内 容的安排更符合公民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心智特征;三是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更加具体、明确、清晰 ,便于师生遵循;四是突出了人口、资源、环境的教育和国情教育;五是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更加切实,对教 学、评价、考核等问题提出了较合理、明确的建议;六是简化和降低了一些要求,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有利于 素质教育的落实。
教师教学时,进一步选择组织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安排好教学 的全过程。
2.掌握教材层次,编好教学提纲
教学提纲是课堂教学活动具体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写教学提纲时,要掌握教材结构,分清教材主次, 注意内在联系,使之合乎地理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地理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3.区别教材主次,突出教学重点
通过钻研,教师要从教材内容中找出其主体部分和核心部分,作为教学的重点。还应分析找出重点、难点 和关键这“三点”的关系。要善于突出重点、排解难点、抓住关键,带动一般,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 目的。
4.把握教学的结构,构思承转和小结
教师要依据课堂的各个环节及其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虑如何引入新课、各个教学环节的承转、各部分的小 结和全课的总结。
5.设计教学方法,准备直观教具
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备课时教师要估计到 上课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发挥好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使教学活而不乱、有声有色、紧张有序地进 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必须考虑直观教具的选用和设计、制作。教具何时用、如何用,做到心中有数。
总之,地理备课是一项经常、艰巨的工作。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细致、周密地考虑各种教育因素,不断地 学习、探索,付出辛勤的劳动,克服困难,做到备知识、备能力、备素质的教学步步到位,达到备课的更高要 求,以保证上课的最佳效果。
四、抓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结构,多是围绕“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总结巩固—布置作业”的模式。 九年义务教育大纲教材的变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当然也给非升学考试科目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 求。教师必须适应教育、教学形势的变化和新大纲教材的变革精神,重新构建课堂结构。
建立新的地理课堂教学结构,一是要考虑如何把教材中的课文、图像、训练三部分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适时、适当地加以处理;二是研究如何恰当地安排和实施“立纲、活读、勤动、精讲、巧练、细评”几个课堂 教学的基本环节。其中的“立纲、精讲、细评”以教师的教为主,“活读、勤动、巧练”以学生的学为主。
立纲:是指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大纲、教材的要求和内容,精心设计建立教学提纲、教学纲目,它包括板书 提纲,指导学生读书的提纲等,并做到简洁明了,线索清晰,纲举目张。
活读:是指在教师的策划下,让学生有目的、灵活地读书、读图,较准确地勾画、标注出课文中的知识要 点和图像中的重要界线、范围及注记等。
勤动: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动脑、动口、动手的各种活动,它包括上述读书、读图,勾书、勾图,教材中 的“想一想”、“读一读”、“做一做”,课堂上的问答、讨论、填图、作业训练等。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 、有组织地恰当安排,将活动内容有机地穿插在整个课堂教学的45分钟之内,使学生积极、充实、愉快、有兴 趣。
精讲:是指教师对重点难点、易混易错知识的讲解,对地理规律性的概括总结,对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教 师讲的着力点应在于“画龙点睛”,在于释疑解惑,在于精讲讲活,而面面俱到、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 不感兴趣、不欢迎,教学效果也不好。
巧练:是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巩固强化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启发训练思维、形成各种能力的训练包括答 问、填图、读图、“做一做”、完成作业等口头的和书面的练习。教师应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练”的材料、 “练”的时间,把“练”贯穿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讲、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细评:是指学生或教师对学生口答、笔答、训练、操作等练习答案和结果所作的认真、仔细地评析、评价 、评讲。教师应抓住一切学生练习训练的机会,引导学生对同学的答案进行评讲或由教师对学生所答进行评析 ,以便及时弥补知识缺陷,顺利达到学习目标。
课堂上的“读、动、练、评”等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是随意的、自发的和盲目的。无准备、不安排课堂 学生活动不行,自流放任让其活动也不行。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新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本身就有不少学生 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如“想一想”、“读一读”、读图、选作复习题等,教师一方面应当充分加以利用,同时 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时安排其他形式的学习活动。如果在每节地理课中,学生学习活动时间一般平均能达 到1/3以上,那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将得以体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智能的培养将会落 到实处。
关于在课堂进行地理品德教育的问题,教师首先应分清哪些是属于显性的教育内容,哪些属于隐性的教育 内容。显性的品德教育,一般可随着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完成而完成,如国情教育、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等 一些思想、观念等的教学。对于隐性的品德教育,如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等政治教育 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分析、抽象、挖掘、发现和强化教材中的相关因素,并且使教学活动能 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将其充分生动、灵活巧妙地具体渗透、融合到知识和能力的教学中,即“寓德育于智育之 中”。总之,实施地理品德教育是一项经常性的、细致而又富有艺术性的教育职能,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实际 教学情况,注意三点:一是要有很强的品德教育的教育观念和意识,将这一教育落实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 于教学的始终;二是教育方式上,应循序渐进、运用自如、潜移默化,以使学生乐于接受、心服口服;三是不 要搞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和形式主义,以避免教而无效或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本文标题:初中地理素质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lunwen/122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lunwen/1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