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时间:2019-01-26 09:15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落成启用。“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A.太阳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

2.科学家们致力于在宇宙中寻找与地球相似的天体,有着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如()

①有固体表面

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③有昼夜更替现象

④有液态水

⑤距恒星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A.①③B.①⑤C.②④D.④⑤

【答案】1. D 2. C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知,“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即为总星系。

【2题详解】

地球上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为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以及液态水,故②④正确。

北京时间2016年11月18日13时59分,在距地约393千米高度的“天宫二号”驻留了30天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搭载“神舟十一号”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天宫二号”作为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意味着中国离建造空间站的目标更进一步。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3.以下属于天体的是()

A.目前状态的“天宫二号 ”B.待发射的“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

C.着陆的“神舟十一号”返回舱D.天空中飞行的飞机

4.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纽约(西五区)观看“神舟十一号”返回直播,着陆时纽约时间为( )

A.11月18日0时B.11月18日0时59分

C.11月19日2时59分D.11月19日2时

【答案】3. A 4. B

【解析】

【3题详解】

天体指存在于宇宙空间中的物质形态,位于地球大气层以内的不属于天体,故排除B、C、D,选项A正确。

【4题详解】

返回舱着陆时间为北京时间即东八区区时11月18日13时59分,东八区与西五区相差13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可求知西五区为11月18日0时59分。

天文学家预测2019年7月2日,日全食将在南美洲的上空掠过。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该次日全食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5.日常观测到的太阳明亮表面所指的外部圈层及其对应的太阳活动是()

A.色球、耀斑B.日冕、太阳风C.色球、太阳风D.光球、黑子

6.照片中未被遮住的太阳外部圈层所产生太阳活动可能导致()

A.流星现象异常增多B.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

C.全球降水异常增加D.乌鲁木齐的夜空出现绚丽极光

【答案】5. D 6. B

【解析】

【5题详解】

日常观测到的太阳明亮表面为光球层,在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为黑子,故D正确。

【6题详解】

太阳大气平时肉眼只能看到光球层,而当日全食时,明亮的光球层被遮挡,则能看到色球层和日冕层。色球层的耀斑活动产生的磁暴会干扰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讯,B正确。流星现象为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所产生,与太阳活动无关。全球降水异常与太阳黑子活动有关。极光出现在极地地区,乌鲁木齐看不到极光。

2018年10月18日,中国地震局监测到在我国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发生4.8级地震,震源深度18千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此次西藏那曲市双湖县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

8.一般认为地震波中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建筑物的抗震系数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答案】7. A 8. D

【解析】

【7题详解】

此次地震震源深度18千米,地壳平均深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 41千米,西藏地区以高原为主,故此次地震仍位于地壳。

【8题详解】

由材料知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地震发生时纵波波速快先到达,横波速度慢后到达,之间的时间差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9.若上图为地球,则甲、乙、丙、丁四人看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描述正确的是()

A.甲>乙B.乙>丙C.甲>丙D.甲=丁

10.若某人在丙处观察,则所见的经纬网分布应为下图中的

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A. B. C. D.

【答案】9. D 10. A

【解析】

【9题详解】

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故图中丙>乙>甲>丁,D正确。

【10题详解】

丙处为以水平于赤道方向观察到的地球侧视图,故选A。

汉字造字中蕴含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下图示意西北地区午间太阳位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11.图中门的朝向最可能是(  )

A.正东B.正西C.正南D.正北

12.关于图中屋内正午地面光照面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天都一样B.冬至日最大C.夏至日最大D.二分日最大

【答案】11. B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材料中汉字造字知识,“间”即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从图片上看,该地正午阳光是斜射,也就是此日该地位于直射点所在纬线的北面或南面,此时该地位于直射点的正北或正南方向,阳光能照射进门,所以门的朝向为正南或正北。材料表明该地为东北,则正午太阳在正南,门应该朝向正南,选B。材料及图片所示,“间”的含义,门口应朝向太阳所在的方向,正午时太阳不可能在正东或正西方向,所以ACD错。

【12题详解】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周期性回归运动,直射点位置不同,正午太阳高度也不同,A错。一天中的变化,学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考虑,从早晨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照射进门内的光照面积的变化情况。上午的太阳高度角小,太阳的高度低,射进门内的光照面积大,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射入门内的光照面积小,C错。春秋分,同纬度的地方可能光照面积一样,但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是不同的,射入门内的光照面积也不同,D错。夏至日,是指当地的节气是夏至的时候,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大值,太阳高度越大,射入门内的光照面积越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小值,射入门内的光照面积最小,选C。

【名师点睛】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周期性回归运动,直射点位置不同,正午太阳高度也不同,太阳的高度低,射进门内的光照面积大,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射入门内的光照面积小。

读“某季节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13.有关四地气压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①>③B.①<②C.③<②D.④<③

14.图中①、②、③、④气温最高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5.下图中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与甲图海陆间热力环流相符的是( )

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A. B. C. D.

16.图乙中哪一时段的环流方向与甲图所示情况相反()

A.16时至次日8时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D.6时至18时

【答案】13. D 14. D 15. B 16. A

【解析】

【13题详解】

地球表面气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故近地面③④气压总体高于高空的①②,A、C错误。根据等值线凸低为高、凸高为低原则,①处为高气压区,②处为低气压区,故①>②。近地面气压格局与高空相反,故③>④,D正确。

【14题详解】

由气压状况可还原图中的热力环流为顺时针环流,④地气压较低,气流以上升为主,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④气温较高。

【15题详解】

由气压状况可还原图中的热力环流为顺时针环流,A正确。

【16题详解】

由热力环流可判断出甲图陆地热、海洋冷,只有海洋温度高于陆地时,热力环流才会相反,结合乙图可知为18时至次日6时。

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17.图中A气压中心名称是( )

A.亚洲高压B.阿留申低压C.夏威夷高压D.印度低压

18.此时,北半球陆地上B气压中心的形成,破坏了以下哪一气压带的连续分布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

19.此季节,北京的盛行风向和气候特点是()

A.东南风高温多雨B.东南风寒冷干燥

C.偏北风寒冷干燥D.偏北风低温少雨

20.半年后,D的盛行风向和主要成因分别是是( )

A.西南风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B.东南风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

C. 西南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位移 D. 东南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位移

21.若图中C、E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位置不同B.经度位置不同

C.大气环流不同D.下垫面状况不同

【答案】17. B 18. D 19. C 20. C 21. C

【解析】

【17题详解】

图中A位于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岛附近,且为低压中心,故为阿留申低压。

【18题详解】

北半球陆地上B气压中心为亚洲高压,它的形成切断了原有的副极地低气压带,故选D。

【19题详解】

此时北半球陆地为高压中心控制,为冬季,风从陆地吹响海洋,东亚地区盛行西北季风,北京以偏北风为主,气候寒冷干燥。

【20题详解】

半年后北半球为夏季,D为南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成因为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形成,故选C。

【21题详解】

E地受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带影响形成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C地受海陆热力性质影响形成季风气候,两地降水量的差异由不同的大气环流造成。

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风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条件下,风向和风速都是不同的。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22.上图中,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的力是( )

A.只有③B.①和④C.②和③D.①和④

23.一架飞机在南半球高空中自东向西飞行,如果飞机是顺风飞行,则高压在飞行员的()

A.南侧B.北侧C.东侧D.西侧

【答案】22. A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其方向与风向垂直。图中①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为水平气压梯度力,③④合力与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③④为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②为实际风向。③与风向垂直为地转偏向力,②与风向相反,为摩擦力。

【23题详解】

南半球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基础上向左偏转直至于等压线平行,如果飞机是顺风飞行,则高压在飞行员的左侧,由于飞机自东向西飞行,故高压位于南侧。

下图为同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24.四个地点中,纬度数最高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25.此日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能是

A.90ºB.72ºC.46ºD.23°26′

【答案】24. C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由四地昼长不相等可知此日并非春秋分,则纬度越高则白昼或黑夜越长,由昼长时数对比可知,丙地白昼最长,故选C。

【25题详解】

乙地昼夜等长,为赤道,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最小为66°34′,故排除C、D。又因四地昼长不相等,故排除春秋分,B正确。

二、综合题(4题,共50分)

26.读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1)在左图中,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位于点附近。DA段,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趋势是。

(3)右图所示节气时,地球公转至A、B、C、D的点附近,福州市的气候特点是。该节气过后一个月,太阳直射点向(南、北)移动,福州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夜变化趋势是。

(4)当地球运行在B C段时,福州某中学操场的旗杆正午的影子一直朝向(南、北)方,且影子逐渐变(长、短),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向(南、北)移动。

【答案】(1)逆时针方向

(2)2点 先变快后变慢

(3)D 低温少雨 北 昼短夜长 昼渐长,夜渐短

(4)北 长 南

【解析】

【详解】(1)公转与自转方向一致,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2)7月初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位于2点附近。DA段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3)右图南极圈以内为极昼,为冬至日,地州位于D点附近。福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低温少雨。一个月后直射点北移,福州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4)BC为从夏至到秋分,此时直射点位于福州以南,福州正午日影朝北,直射点逐渐南移,福州正午太阳高度减小,正午日影逐渐变长,气压带风带向南移。

27.读全球昼夜分布图(图中斜线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1)图中弧AE是_____(晨线或昏线),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纬度)、______(经度)。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最小值的范围是______。

(3)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点,E地的昼长为____小时,日出时间为______点,旧的一天范围是_______。

(4)若黄赤交角变为25 º,出现极昼的范围将_______(变大、变小),图中ABCF四城市中一年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________。

【答案】(1).晨线(2).23°26′N(3).60°E(4).北回归线(5).南半球各纬度(赤道及其以南地区)(6).16(7).8(8).8(9).120°W向西到180°(10).变大(11).C

【解析】

【详解】(1)由图知顺地球自转方向经过AE会由黑夜进入白天,故AE为晨线。北极圈出现极昼,为夏至日则直射点直射23°26′N;直射点所在经线为昼半球中央经线,图中每两条经线之间间隔30°,由图中0°经线可推知,昼半球中央经线为60°E。

(2)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赤道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最小值。

(3)此时60°E为12:00,与120°E相差60°即4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原则可得为16:00。E地目前位于晨线,正值日出,由60°E为12:00可推知E所在0°经线为8:00,即E日出地方时为8:00,日落地方时为16:00,昼长8小时。此时位于0:00的经线为120°W,根据日期划分原则0:00以东到180°经线之间为新一天,以西为旧一天,故旧的一天的范围为120°W向西到180°。

(4)黄赤交角变大,则极昼极夜范围变大;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故C变化幅度最小。

28.京津冀地区的十月份本应秋高气爽,但2017 年 10 月27日至28日上午,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扩散条件较差,有轻度到中度霾,京津冀部分地区有重度霾。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1)图中① 表示______,②表示____,其方向与③ 相反。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____。

(2)图中⑤ 表示_____作用。受其影响强烈时,白天气温_____(高、低)一些。

(3)京津冀地区十月“秋高气爽”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大,其原因是_____。

(4)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2017年10月,华北多地处于雾霾笼罩之下,结合所学知识,雾霾笼罩时大气能见度变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双选)

A.大气垂直对流运动更加旺盛B.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增强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D.昼夜温差变小 E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答案】(1).(到达地面)太阳辐射(2).大气逆辐射(3).地面(或地面辐射)(4).反射(削弱)作用(5).低(6).京津冀地区多晴朗天气,云层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气温较低;故昼夜温差大(7).C、D

【解析】

【详解】(1)图中①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大气逆辐射。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2)图中⑤ 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作用强时白天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更少,气温更低。

(3)京津冀地区多晴朗天气,云层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气温较低;故昼夜温差大。

(4)雾霾出现时空气流动速度较慢,A错误;雾霾会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地面辐射减弱,B错误,C正确,白天气温因此降低,夜晚雾霾会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夜晚气温较高,昼夜温差较小,D正确;雾霾无法改变太阳辐射的波长,E错误。

29.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气候类型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分布图”和“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1)左上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 画出B风带的风向(至少三条) 。

(2)右上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形成该气候类型的气压带、风带是左图A、B、C、D、E、F中的__________,分布规律是南北纬____________大陆_______;图示季节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此季节北半球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3)受气压带E和风带D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气候

(4)下图中用来表示D风带的是________。
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A.1 B.3 C.4 D.5

若全年受E气压带影响,此地区的气候类型是,气候特征是。

【答案】(1)副极地低压带 西南风

(2)地中海气候 B、C 南北纬30°- 40°之间 大陆西岸 夏季 炎热干燥

(3)B

(4)D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解析】

【详解】(1)A位于60°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B位于30°-60°之间,为盛行西风带,北半球为西南风。

(2)右图气候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C和西风带B的交替控制形成,分布于南北纬30°- 40°之间的大陆西岸。图中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3)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4)图中对流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升高而减小,故从6到1纬度逐渐增大,6为赤道低压带,4为副热带高压带,中间的5为信风带。全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


  本文标题: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8085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80855.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福建省福州八县一中高一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