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图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A. 地球由西向东自转
【答案】B
【解析】
【详解】观察图示可知,在海边看到有轮船从远处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故B项正确。
2.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的产生是:
A. 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C. 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中国地处亚欧板块,美国地处美洲板块,两大板块挤压运动,使得太平洋的面积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有可能会拼合在一起,美国和中国就会成为陆上邻国,故C项正确。
3.我国北方有些居民没有后窗,这反映出当地:
A. 光照较强
【答案】C
【解析】
我国北方民居为了采光,一般朝南,没有后窗说明北墙没有窗户,我国北方冬季盛行西北风,没有后窗可减少寒冷西北风的影响,说明当地冬季寒冷,C正确。
4.“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从地理角度看,是由于:
A. 风力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从地理角度看,是由于光照强度不同,南枝向阳,光照较强,温度较高;南枝、北枝的差异,与风力、降水量、海拔无关,故C项正确。
5.来自欧洲的天文学家宣称,他们在距离地球20.5光年以外的太空发现了一颗与地球颇为相似的行星,并认为这颗行星可能适合孕育生命。该行星适合孕育生命的条件应该主要包括:
①温度适宜
A.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该行星适合孕育生命的条件可类比地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较厚的大气层和液态水”;地球的宇宙环境:由于大小行星各行其道,故地球形成了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光照条件,③错,故B项正确。
6.地球上的大气层适合生物的呼吸,大气层的存在主要取决于:
A. 日照条件稳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影响了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地球上的液态水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导致了地球内部水汽的释放;地球上适宜的大气是由于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故引力适中,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大气层的形成条件。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球上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分析,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注意因果关系,明确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对地球大气层的作用。
2016年9月7日晚,中科院旧金山天文台首次观测到小行星2009ES。这颗小行星被国际天文学界列为对地球具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之一。9日郑州日报发表《小行星又来“骚扰”地球?科学家称重视勿慌张》的文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7. 该小行星最可能来自:
A. 火星和木星之间
8. 科学家称“勿慌张”主要源于:
A. 小行星距离地球远
【答案】7. A
【解析】
【7题详解】
从材料“为对地球具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之一”可判断该小行星距离地球近,
【8题详解】
天体的质量和体积足够大才能由适宜的引力将大气吸引在其周围,故D正确。天体引力大小与温度高低、自转速度快慢、
【点睛】太阳系是由太阳以及在其引力作用下围绕它运转的天体构成的天体系统。它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以及行星际物质。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就是太阳系中的一员。
双星伴月又称“金木合月”,是指金星、木星和月球同时出现在夜空中。下图为双星伴月奇观图,金星、木星与月球组成了一张笑脸。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组成这张笑脸的天体类型包括:
A. 恒星和卫星
10. 金星和木星分别属于:
A. 类地行星和巨行星
【答案】9. B
【解析】
【9题详解】
金星和木星是太阳系中的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组成该笑脸的天体类型包括行星和卫星,D项正确。
【10题详解】
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属于类地行星;木星和土星属于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属于远日行星。
考点:天体的类型和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类。
读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1. 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A. 由南向北递减
C. 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递减
12. 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③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量
A.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答案】11. D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赤道及其附近曲线数值较大,两极偏小,基本规律为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选D。
【12题详解】
太阳辐射能属于外部能源,火山喷发是地球内能释放的表现,选B。
1971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在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这部著作中,也有“日中有踆(cūn)乌”的记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今天看来,日中“乌鸦”其实是:
A. 耀斑
14. 该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A. 提供光热资源
C. 我国南方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15. 在太阳剧烈活动的时期,人们可以采取的防护措施有:
①尽量减少室外的活动
③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
A. ①②
【答案】13. B
【解析】
【13题详解】
材料中提到的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黑色的乌鸦就是黑子,故B项正确。
【14题详解】
当黑子增多时,太阳活动增强,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我国南方地区位于中低纬度,不会出现极光现象;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和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辐射的影响,故B项正确。
【15题详解】
太阳剧烈活动时,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影响电离层,从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故应适当调整人造卫星的运行;此外,为了减小影响,应适当减少室外活动;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和所有大型发电设施显然是不现实的,故D项正确。
下图为某道路红绿灯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太阳能是该红绿灯的主要电源,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
A. 核聚变反应
C. 化学反应
17. 下列城市中使用此类红绿灯效果最好的是
A. 拉萨
【答案】16. A
【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辐射能量来源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了光热,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
【16题详解】
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由氢原子聚变成氦原子放出能量,选择A。
【17题详解】
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多,拉萨被称为日光城,拉萨使用此类红绿灯效果最好。选择A。
18.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北极点俯视是逆时针,南极点俯视是顺时针,故ABD错,C正确。
19.长春(44°N)与广州(23.5°N)两城市地球自转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 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C. 长春线速度比广州快
【答案】B
【解析】
【详解】地球自转的速度除南北极点外,角速度各处都是15°/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长春与广州相比,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小于广州,故B项正确。
20.当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
A. 长春冰雪路面行走困难
C. 大连海滨冬泳者络绎不绝
【答案】D
【解析】
【详解】远日点在7月初,为我国的夏季,公转速度慢,故D项正确。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
A. 43º08′
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黄赤交角的大小影响地球自转速度
C. 黄赤交角始终不变
【答案】21. C
【解析】
【21题详解】
目前黄赤交角约为23°26',C项正确。黄赤交角是指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与黄道面呈66°34"的交角,故黄赤交角始终为23°26",C项正确。
【22题详解】
黄赤交角的大小并不影响地球的自转速度;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决定南北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并非不变的,它一直有微小的变化,但由于变化较小,所以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β是黄赤交角,故B项正确。
23.某地地方时12点时,北京时间为11点44分,该地的经度是:
A. 124°E
【答案】A
【解析】
【详解】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该地地方时与北京相差16分钟,即该地经度与东经120°相差4°。两地同在东时区,越往东时间数值越大,可知该地区位于东经120°的东边,该地经度为124°E,故A项正确。
24.北京时间2016年9月4日晚21点15分,在我国杭州主办的G20峰会文艺晚会正式开始。远在英国伦敦(零时区)的华人想通过互联网收看直播,请问华人收看的时间是:
A. 当地时间3日15点15分
C. 当地时间4日13点15分
【答案】C
【解析】
【详解】北京时间是东八区区时,和伦敦(零时区)时间相差8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区时计算方法,伦敦在西,北京时间减8个小时,伦敦华人收看直播的时间应为当地时间4日13点15分,故C项正确。
25.地球上全年都昼夜平分的地方是:
A. 北极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球上全年都昼夜平分的地方在赤道上,赤道上终年6时日出,18时日落,昼夜等长,故C项正确。
26.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确的是: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在地球上做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故B正确。
【点睛】“左”、“右”的判断:北半球伸出右手,大拇指与四指垂直,手心向外,四指指向初始运动方向,大拇指所指方向即为“右”。同理,南半球用左手,大拇指所指方向即为“左”。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16年02月06日03时57分在台湾高雄(北纬22.94°,东经120.54°)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地震发生时,高雄市的居民会感到:
A. 左右摇晃
C.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28.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A. 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C. 地球内部组成物质的变化
29.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 地核
【答案】27. C
【解析】
地震波分横波和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先到达地面。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地震波速度的变化。地壳的平均厚度是17千米,陆壳的平均厚度33千米,洋壳只有几千米。
【27题详解】
地震波分横波和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地震发生时,高雄市的居民会感到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C对。A、B、D错。
【28题详解】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地震波速度的变化,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会发生突然变化,这个波速突然变化的面,称不连续界面,即莫霍面和古登堡面,A对。地球内部温度的变化、地球内部组成物质的变化、地球内部压力的变化不是划分依据,B、C、D错。
【29题详解】
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15千米,地壳的平均厚度是17千米,陆壳的平均厚度33千米,台湾岛属于大陆岛,地壳厚度较大,震源位于地壳部分,D对。A、B、C错。
30.为了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下面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接收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A. 青藏高原
【答案】A
【解析】
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
点睛:本题以接收地震波时间早晚为切入点来考查地壳厚度,海拔高的地区为什么地壳厚度就厚,这就就像冰山浮在水面上,出露得越高,水下部分就越深.
31.“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1060平方公里,14座新老时期火山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课书”。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称为“五大连池”。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图,回答下题。
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 ①圈层
【答案】B
【解析】
【详解】岩浆来自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读图可知,①圈层是地壳,②圈层是地幔,③圈层是外核,④圈层是内核,故B项正确。
32.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一集想设计喜羊羊“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它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在它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A. 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B. 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
C. 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
D. 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答案】D
【解析】
【详解】地球内部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面,自地表到地心依次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圈层,故从地表钻入地下到达地心将依次经过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和地核,D项正确。
33.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
A.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各圈层结构的位置关系。
【详解】C层位于最下层,为岩石圈;B层介于大气圈和岩石圈之间,为水圈;A层渗透于岩石圈顶部、整个水圈和大气圈底层,为生物圈,故D正确。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4.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 地面辐射
35. 图中A B 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 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 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 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36.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辐射形式是:
A. 大气逆辐射
37. “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A. 气压低
C. 到达的太阳辐射少
38. 深秋到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主要是因为:
A. 晴天,地面辐射增强
C. 晴天,地面辐射减弱
39. 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经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防止大面积冻伤,原因是:
A. 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强大气温度
B. 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 浓烟可阻挡冷锋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伤
D. 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40. 形成我国新疆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③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
A. ①②
【答案】34. A
【解析】
【34题详解】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辐射,故A项正确。
【35题详解】
图中A由太阳放射出,是太阳辐射;B由地面放射出,是地面辐射;C由大气指向地面,是大气逆辐射,故B项正确。
【36题详解】
大气增温的同时形成大气辐射,小部分射向太空,大部分射向地面,形成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散失的热量,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故A项正确。
【37题详解】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同一经纬度(即同一地点),海拔越高,离热源越远,得到的地面辐射就越少,故D项正确。
【38题详解】
霜冻是指夜间气温下降到0℃以下,近地面空气中水汽附着在地面、土块、石块、树叶、草木、低房的瓦片上,凝结成白色冰晶的一种现象。深秋到第二年早春是一年中气温相对较低的季节,晴朗的夜晚,因为无云,大气逆辐射很弱,地面获得大气逆辐射补偿的热量很少,气温常常降到0℃以下,故D项正确。
【39题详解】
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经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防止大面积冻伤作物,其主要原因是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外,绝大部分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大气又通过大气逆辐射将能量返给地面,从而起到保温的作用,故D项正确。
【40题详解】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的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故昼夜温差大,出现了“早穿皮袄午穿纱”这一现象,②③对,故B项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40分)
41.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是太阳系模式的一部分,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天体中,表示地球的是______。
(2)按照图中所示的顺序,图中④是____星,⑤是______星,在它们之间存在一个______带。
(3)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_,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_________,地球的天然卫星是_________。
(4)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将对应的关系填写在横线上。
①地球温度适宜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太阳系模式图为材料背景,考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据图可知,图中序号③所代表的天体表示地球。
(2)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分布位置可知,图中④是火星,⑤是木星,二者之间存在一个小行星带。
(3)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地球的天然卫星是月球。
(4)日地距离适中,公转自转周期适当,地球温度适宜;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能够吸附大气形成大气层。
42.根据所给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太阳大气层结构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2)黑子出现在图中太阳大气的_______层(填字母)。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________________,从图中可知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________年。
(3)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答案】(1)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A;耀斑;11
(3)①扰动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影响甚至中断;
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 ,罗盘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南北两极出现极光
④出现地震、水旱等自然灾害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太阳大气结构图和黑子周期出现图为材料背景,考查太阳大气的分层、太阳活动的主要方式及其周期、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太阳大气层由内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读图可知,图中A为光球层,B为色球层,C为日冕层。
(2)黑子出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上,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耀斑往往与太阳黑子同时出现并且具有同样的周期。根据图中相邻两个峰值所间隔的时间可以判断周期大约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①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②产生“磁暴”现象;③在两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④可以诱发一些自然灾害。
43.读“地球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的是 _________日(节气)的日照情况,该日为___________(日期)。
(2)图中ABC为_____________线(晨/昏)。
(3)A、B、D、E四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速度均为___________________°/小时。
(4)该日,长春昼夜状况是:昼______夜_______,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了_______现象。
(5)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___(南/北)移动。
(6)E点所属的温度带是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地球光照示意图为材料背景,考查光照图的判读、二分二至日的判读、地球自转速度、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以及温度带的划分,综合性较强,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则图示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
(2)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过ABC由夜进入昼,则ABC为晨线。
(3)除极点外,地球各处角速度相同均为15°/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由此可知线速度B>D>E>A。
(4)由(1)可知,图示为北半球夏至日,我国长春此时昼长夜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现象。
(5)夏至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6)E点所属的温度带是北温带。
4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E、F所代表的不连续面名称分别是:E _________F________
(2)图中①②代表的地震波类型分别是:①_______② _______
(3)图中代号代表的地球内部圈层名称③____④ _____⑤_____
(4)从图中可看出地震波的变化特征:地震波通过莫霍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____;通过古登堡界面时横波完全______,纵波速度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图和地球圈层的结构示意图为材料背景,考查地震波的判读、不连续面的判读、地震内部圈层的判读,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E、F所代表的不连续面名称分别是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2)横波在古登堡面附近消失,纵波可以穿过,图中①②代表的地震波类型分别是横波、纵波。
(3)地球内部圈层从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4)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在通过莫霍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增大;通过古登堡界面时,横波消失,纵波下降。
本文标题:吉林长春汽车经济开发区三中高一2018-2019学年10月月考地理试卷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8025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80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