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图中①、②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因素分别是
A. 纬度、地形
2.图中河流流向为
A. 自西北流向东南
3.若该大洋为太平洋,则该区域的7月份盛行风向可能为
A. 东南
下图是北半球极昼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图示日期判断正确的是
A. 甲-春分
5.当图示日期中北半球极昼面积即将变为0的时候,江苏各地
A. 昼短夜长
C. 昼长夜短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表为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该水库储水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 12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C. 6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7.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
A. 刚果盆地
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可表示渭河平原形成过程的地质作用是
A. 地壳抬升—断裂陷落—流水侵蚀
C. 地壳抬升—断裂陷落—流水沉积
9.下列地区与渭河平原地质构造相同的是
A. 汾河谷地
(题文)下图为太平洋板块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相邻板块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0.(小题1)图中
A. 甲处地壳运动最活跃
C. 丙处地震多,火山活动少
11.(小题2)下面关于上图中各点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森林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2.判断下图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 ①③②④
13.大面积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
A. ①②③
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14.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地形
15.有关图中一些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D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是农业发展的首要限制性因素
②E地区农业生产潜力不大,粮食产量低
③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是E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④春旱是影响F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
A. ①②
下图中①—④是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略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6.北回归线从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 ①③②④
17.与①省接壤的邻国有
A. 越南、缅甸、尼泊尔
C. 越南、缅甸、印度
读我国某区域河、湖水位变化示意图(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回答下面小题。
18.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 华北地区
19.关于该区域河、湖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
B.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同步变化
C. 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
D. 时间点③比时间点①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0.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 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 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 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21.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010年约为50%
B. 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 2030年超过80%
D. 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题文)读下列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小题1)两图所显示的含义有
①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A. ①②
23.(小题2)如上图所示,影响零售商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 交通、市场
(题文)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地实测的海拔高度数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4.(小题1)测量图中各地海拔高度,所用最精准、便捷的技术是( )
A. 遥感
25.(小题2)对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海拔:甲>丙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6.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结合图中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上海、哈尔滨秋季(9—11月)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上海与成都纬度位置相近,但成都的冬季气温高于上海,分析原因。
(3)夏季到拉萨旅游,游客必备防晒用品和较厚衣物。请分析其原因。
27.(题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据材料一,说出图中粮食作物分布的主要地形区,并简述其自然原因。
(2)估算图中①、②两地≥10℃积温的差值范围,并与②地比较,分析①地≥10℃积温高或低的原因。
(3)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联系材料,请你为东北地区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提几条建议。
三、填空题
28.下图为我国四条河流径流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河流在4月份出现小汛期主要是
(2)B河流主要是靠
(3)C、D两河流中,靠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的是
(4)四条河流中,水量最大的是 河,最小的是 河,流量最平稳的是 河。
参考答案
1.B
2.D
3.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等温线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的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1.①处有河流流经,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气温比同纬度高,地形为河谷,故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地形;②为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侧,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该处有寒流经过,故影响因素主要是洋流,故答案选B。
2.根据海陆分界线可以判断,该河注入东部海洋,所以河流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D正确。
3.若该大洋为太平洋,则该区域的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季风的影响。东亚地区夏季主要受东南季风影响,冬季主要受西北季风影响,故7月份盛行风向可能是东南风,答案选A。
4.A
5.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和节气的判读。
4.结合所学知识可之,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极昼面积为0;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极昼面积最大;读图可知,丙对应夏至日,那么甲对应春分日,戊对应秋分,答案选A。冬至北半球极圈内出现极夜,没有极昼现象,故BCD错。
5.当图示日期北半球极昼面积趋近于0的时候,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接近赤道,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江苏各地昼长夜短,A错。答案选B。江苏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减小,冬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而夏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CD错。
6.B
7.C
【解析】
6.根据材料中的公式可知,水量盈余率大于1时,说明流入水库的水量大于流出量,因此水量盈余率大于1时,水库储水量持续增大。由表可知9月份至次年3月份,水量盈余率大于等于1,说明此时期水库储水量一直增大,3月份达到最大值,故AD错,B正确;4-8月份,水量盈余率小于1,水库储水量一直减小,8月份储水量最小,故C错。
7.该水库位于南半球,4-8月份为其冬半年,此时流入水库的水量较小,说明该季节的降水暈小;而夏半年时,流入水库的量较大,说明该季节降水较丰富;由此可判断该地雨热同期,可能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季风气侯区。答案选C。刚果盆地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河流水量变化小,故A错;新西南南岛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河流水量变化小,故B错;南美洲西南沿海的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可排除;还有部分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水量变化小,故D排除。
8.C
9.A
【解析】
【分析】
渭河平原形成过程的地质作用先是地壳抬升,秦岭北侧岩层有明显错动位移,说明后来发生断裂陷落,形成谷地,再经流水沉积,形成渭河平原。地质构造相同的是汾河谷地。
8.渭河平原形成过程的地质作用先是地壳抬升,秦岭北侧岩层有明显错动位移,说明后来发生断裂陷落,形成谷地,再经流水沉积,形成渭河平原,C对。A、B、D错。
9.与渭河平原地质构造相同的是汾河谷地,A对。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东北平原都是沉积形成的,没有断裂陷落环节,B、C、D错。
10.11.B
【小题2】【小题2】D
【解析】
【分析】
图示为太平洋板块,甲处位于地壳内部,地壳运动最弱。乙处是板块生长边界,岩石形成的年代最晚。丙处是板块消亡边界,地震、火山活动多。生长边界,大洋中应形成海岭,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
10.11.读图,甲处位于地壳内部,地壳运动最弱,结构稳定,A错。乙处是板块生长边界,岩石形成的年代最晚,B对。丙处是板块消亡边界,地震多,火山活动多,C错。丁处箭头碰撞在一起,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错。
【小题2】【小题2】读图,甲位于板块内部,不是消亡边界,A错。乙处是生长边界,位于太平洋底部,应形成海岭,B错。丙是消亡边界,形成海岸山脉,不是海岭,C错。丁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D对。
12.C
13.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2.注意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修建水库影响蒸发和土壤水;而Ⅲ使水库周围降水增多,说明Ⅲ表示库区蒸发量增大;则Ⅰ表示土壤水增多,引起植被覆盖率增大,则蒸腾作用增多,也导致了水库周围降水增多。故选C项。
13.图示反映了自然环境的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则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环境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属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大面积砍伐森林会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故会使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动植物失去了栖息地,许多物种灭绝,故D正确。臭氧层的空洞是由于大量使用含氟利昂的制冷设备,与森林的砍伐无关,故②错误。
14.A
15.B
【解析】
14.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潜力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这与我国水热资源的分布规律相近,说明气候是影响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其它说法均不对。
15.图中D地区位于新疆的干早地区,水源是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①错;E地区位于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农业生产实现了大规模的机械化,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生产潜力大,②错③对;F地区位于华北平原,春旱是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④对,故本题选B。
16.A
17.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6.读图,根据省区轮廓,①是云南,② 广东,③是广西,④是台湾。北回归线从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①③②④,A对。
17.④省西侧的海峡是台湾海峡,属于东海,C对。东海和南海的分界线是广东的南澳岛和台湾南部的鹅鸾鼻一线。
【小题3】与①省接壤的邻国有越南、老挝、缅甸,D对。缅甸不是中国邻国,A、B、C错。
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区分布,重要地理纬线,陆上邻国,我国主要海洋、内海。
18.C
19.D
【解析】
18.图中河流水位在6月和8月有两次高峰,而7月出现低谷,与江淮地区的梅雨、伏旱天气特征一致,故最可能位于江淮地区。
19.从图中可看出河、湖水位落差在时间③比①大,则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
20.A
21.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20.由图可知,乡村人口比例持续稳定下降,但并非都转移到了郊区A错误;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B正确;2050年乡村人口约占20%C错误,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百分比与2000年基本相等,但人口基数不一样,所以人口数不会相等D错误。
21.认真读图,再结合选项,运用排除法,即得出正确选项。另外,本题还可考查该区域的城市化水平。由图可知: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而城市人口=中心城区人口+郊区人口,读图可知,2010年该区域城市化水平约为50%(40%+10%=50%)A正确;2030年不到80%C错误;且2000~2050年一直持续上升B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
22.23.D
【小题2】【小题2】A
【解析】
22.23.根据题中左图折线的走向可知,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既存在正相关,也存在负相关;根据题中右图可知,在同等距离的情况下,道路交叉口的零售商业面积远大于公交站点处,即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要大于公交站点的吸引力。
【小题2】【小题2】零售商业在布局时主要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
24.25.B
【小题2】【小题2】D
【解析】
24.25.全球定位系统能够提供准确的三维坐标,及经度、纬度、海拔。选择B项。
【小题2】【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夏季风的影响下,乙处于迎风坡,丁处于背风坡。选择D项。
26.(1)差异:9—11月上海为260mm左右,哈尔滨为70mm左右,上海秋季降水量大于哈尔滨。
原因:秋季时,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锋面雨带南移,所以上海秋季降水较哈尔滨多。
(2)成都地处盆地,北部山地的阻挡减弱了冬季风的影响,气温较高;上海地处平原,北部没有山地的阻挡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气温较低。
(3)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较强,因此需防晒(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少,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需准备较厚衣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影响气温的因素、以及区域气候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从图中可以看出,秋季时上海的降雨量多雨哈尔滨的降雨量,根据各月降雨量可分别计算出两地秋季降水总量。上海纬度较低,秋季锋面雨带南移,使该地再次形成雨季,降雨多。而北方的哈尔滨,一般7、8月份为雨季,秋季时锋面雨带南移,该地雨季结束。
(2)纬度、地形、海陆分布是影响温度的主要因素。成都和上海纬度大致相同,造成其冬季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差异。成都地处盆地,北部山地的阻挡减弱了冬季风对其影响,气温较高;而上海地处平原,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较低。
(3)必备防晒用品说明该地光照强,影响光照(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有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天气状况、海拔高低等,拉萨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较强,因此需防晒。必备较厚衣物说明该地寒冷(或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影响因素主要有纬度、地形等,拉萨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少,因此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需准备较厚衣物。
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
1、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大气:锋面活动、天气状况
3、地形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植被:植被覆盖率高,温差较小(对太阳辐射的屏蔽作用和蒸发量的影响)。
6、水文:湖区、库区、沼泽、湿地等温差较小(热容量大,对太阳的反射率低)。
7、人类活动:城市热岛效应、大气温室效应、人类营林与毁林、兴修水库、围湖造田等活动对气温的影响。
27.(1)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自然原因:地处东北平原,平坦开阔;夏季热量丰富,雨热同期;松花江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2)差值范围:500—1 500℃。原因:①地位于平原,海拔低,热量条件好;①地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小,所以①地≥10℃积温高于②地。
(3)(发展生物技术,)培育优质、高产品种;(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治理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涝、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推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等。
【解析】
(1) 从图中可以看出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分析自然原因主要联系这一地区的地形条件、气候条件、水源条件、土壤条件等相差知识回答。
(3)发展粮食主要从粮食的品质,科学的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处长产业链进行回答。①(发展生物技术)培育优质、高产品种;②(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治理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③(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涝、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⑤推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28.(1)季节性积雪融水 东北
(2)地下水 流量比较稳定且很小。
(3)C河。河流冬季断流;流量较小;流量与气温变化一致。
(4)D B 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河流径流量图为知识载体,考查学生对河流水不同补给形式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1)纵、横坐标轴——反映图中曲线的内容:不同月份径流量的变化;刻度数值大小反映流量的大小。(2)曲线的起伏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大小:B河流量最小、最平缓,表明其以地下水补给为主;A河与D河夏季流量很大,起伏较大,表明其受夏季雨水补给明显,流量季节变化大,应位于季风气候区。
【详解】
(1)A河流在4月份形成小汛期,此时气温回升,积雪融化,补给量大增,该河流主要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
(2)B河流量最小、最平缓,表明其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3)C河流冬季断流,河流冻结,夏季形成明显汛期,但流量较小,应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4)要仔细看纵坐标的数值,四条河流中,水量最大的是D河,最小的是B河,流量最平稳的是 B河。
【点睛】
纵、横坐标轴——反映图中曲线的内容:不同月份径流量的变化;刻度数值大小反映流量的大小。本题组的小题4易错,要仔细看纵坐标的数值。
本文标题: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19届高三暑期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897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8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