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选择题解题妙招1(4)
时间:2018-05-28 17:29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近几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工厂逐渐用机器人代替手工生产。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工厂逐渐用机器人代替手工生产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劳动力成本提升 B.科技水平的提高
C.产业结构的调整 D.人口结构的改变
2.“西进运动”的影响有
A.促进西部逆城市化的发展 B.导致东部工业化水平降低
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 D.促进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1.C 2.D
【解析】1、随着人工价格越来越高,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用机器人代替手工生产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趋势;它是伴随着科技基本实现的;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沿海地区劳动力减少,机器人可弥补这一不足。
2、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西进运动”可促使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东部地区产业升级;促进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下表为2011年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五大洲的七种作物种植面积资料(单位:千公顷)。据表回答3—4题。
作物
大洲代号
|
咖啡
|
玉米
|
马铃薯
|
稻米
|
谷子
|
小麦
|
可可豆
|
甲
|
0
|
16451
|
6140
|
725
|
838
|
59566
|
0
|
乙
|
56
|
86
|
43
|
80
|
38
|
13554
|
145
|
丙
|
5474
|
64501
|
1634
|
6880
|
143
|
35976
|
1602
|
丁
|
2376
|
1883
|
1883
|
11169
|
18469
|
8996
|
6487
|
戊
|
2570
|
9548
|
9548
|
145270
|
12442
|
102293
|
1769
|
3.已知丙为美洲,那么甲、乙、丁、戊依次是
A.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B.大洋洲、欧洲、非洲、亚洲
C.欧洲、大洋洲、非洲、亚洲 D.非洲、亚洲、大洋洲、欧洲
4.表格反映丙大洲的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热带种植园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
【答案】3.C 4.C
【解析】3、根据表格,甲大洲热带经济作物咖啡、可可豆的种植面积为0,说明其纬度较高,因此是欧洲;戊大洲农作物种植面积高,尤其是稻米种植面积远超其它大洲,所以为亚洲;乙大洲小麦播种面积高,其余作物种植面积有限,该地区种植以小麦生产为主,所以为大洋洲;丁大洲热带经济作用种植面积突出,所以为非洲,故选C。
4、丙为美洲,农业地域类型多样,商品谷物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均有分布,但最主要的是商品谷物农业,选C。
某商品宅配公司是一家迅速发展起来的创新型的家具企业,客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订购家具,并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获得相关物品和家具,下图为该宅配公司组织结构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丙”代表的流通环节是
A.商务订购平台 B.客户
C.家具宅配中心 D.家具厂
6.许多家具厂纷纷要求加入这一供应链,其目的在于
A.降低地租成本 B.降低运输成本
C.拓展并灵活适应市场 D.企业集聚获取规模效益
【答案】5.C 6.C
【解析】
5、客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订购家具,根据图示分析,甲为客户,乙为商务订购平台,丙为家具宅配中心,丁为家具厂,所以选C正确。
6、由材料和图示可知,该家具企业客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订购家具,并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获得相关物品和家具,许多家具厂纷纷要求加入这一供应链,其目的在于拓展并灵活适应市场,所以选C正确。
不同区域的城市化特点与能源消费特点不同,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也不同。下图1986~2011年我国30个主要省区(不包括藏、台、港、澳)的环境压力指数增长率与城市化指数(表示城市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增长率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北京所属的区域是
A.Ⅰ B.Ⅱ C.Ⅲ D.Ⅳ
8.与北京环境压力呈显著正相关的因素是
A.城市人口比重、数量 B.交通密度
C.第三产业比重 D.能源效率
【答案】7.B 8.A
【解析】7.读图可知,Ⅰ区域为低城市化、高环境压力区,Ⅱ区域为高城市化、高环境压力区,Ⅲ区域为低城市化、低环境压力区,Ⅳ区域为高城市化、低环境压力区。北京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高速发展的城市化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北京所属的区域是Ⅱ区域,B正确。
8.城市人口比重越大,城市人口越多,消耗的能源也就越多,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也就越大。一般来说,交通密度的增加意味着交通需求的增加,对环境的压力也会增大,但是北京公共交通,尤其是快速、大容量的轨道交通比较发达,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交通密度加大所带来的环境压力;第三产业是服务型产业,能源消耗量远低于高能耗工业、制造业,因此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有助于环境压力的减小;能源利用率越高,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越小。综上所述,与北京环境压力呈显著正相关的因素是A。
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西宽约90km)和周边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回答9—10题。

9.影响湖泊东西岸风向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季风环流 D.热力环流
10.在夏季,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
A.0点 B.5点 C.15点 D.20点
【答案】9.D 10.C
【解析】
9、通过题干和图中的信息,将湖泊与湖岸之间的局部环流画出示意图是解题的关键。湖泊与湖岸之间为小范围的局部环流,很容易排除A、B、C三个选项。通过画图分析可知为热力环流,故选择D项。
10、C 在夏季,白天会出现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根据备选项,15时符合题意且热力性质差异较大,更典型,故选C项。
下图为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山峰可能属于
A.秦岭山脉 B.太行山脉 C.武夷山脉 D.祁连山脉
12.北坡1月降水量大于7月降水量的区域大致位于海拔
A.1000米以上 B.1000米以下 C.1400米以上 D.1400米以下
【答案】11.C 12.B
11.如下图找到北坡一月降水量与七月降水量曲线的交点,作横坐标的垂线与山峰剖面线相交的位置就是一、七月降水量相等的地方,过该点作横坐标的平行线与表示海拔的纵坐标的交点就该点的海拔,如下图。海拔约1000米,在该海拔高度以北(也就1000米以下)一月降水大于七月降水(一月降水量曲线在七月降水量曲线上面)。故C正确。
12.该山脉南北两侧山麓地带一月平均气温都在0°C以上,山脉应该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所以是武夷山脉。故选C。
【点睛】本题记忆容易出错,注意图中对应点的转化。
13.2015年10月4日14时10分前后,强台风“彩虹”在广东省湛江坡头区沿海登陆。此时,海口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答案】13.B
【解析】此题缺少区域图,因此弄清湛江和海口的相对位置是准确、快速解答的关键。可以先画出湛江和海口的相对位置,再以湛江为中心画出气旋(台风在湛江登陆,故应把湛江放在气旋中部),海口则在气旋的南部,根据气旋周围区域风向即可判断出海口的风向(如下图所示)。

内流河是指不能注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提供径流的区域称为内流区。无流区是指基本上不产生地表径流的地区,这类区域多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区。读某国家中部某一内流区位置图,完成14—15题。
14.图示无流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为
A.牧场 B.梯田 C.盐沼 D.沙漠
15.图中所示的时令河流程最短时期,有可能出现在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答案】14.D 15.C
【解析】14.本题旨在考查区域定位、气候类型的分布、地表植被与景观的分布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据材料可知,无流区多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区,从图中纬度可以判断该区域地处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最可能的景观为沙漠。
15.本题旨在考查区域定位、气候类型的分布、地表植被与景观的分布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区域位于南半球澳大利亚境内。时令河流程最短时期也就是该河流的枯水期,即降水较少的时期,南半球冬季由于澳大利亚大陆强烈降温,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区受到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较少。所以图中时令河流程最短时期主要出现在南半球的冬季,故答案选C选项7月。
【考点定位】区域定位、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名师点睛】该题某内流区为背景对相关区域自然环境特征进行考查,意在考查区域定位、气候类型的分布、地表植被与景观的分布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图中无流区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高控制,干旱少雨,结合题干对无流区的解释,可判断当地为沙漠景观;河流流程最短的应为降水最少的时候,其不属于地中海气候,所以降水量最少的时候应为该半球冬季时。
凋落物是联系植被与土壤两个系统的纽带,主要包括植被凋落的叶和茎等物质。左图为我国某地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右图为甲树种春季凋落景观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乙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下列地区中的
A.藏北高原 B.东北大兴安岭北部
C.东南丘陵 D.华北平原
17.造成甲树种春季凋落较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A.阴雨天气多,风力较大
B.降水相对较少,气温回升,蒸腾作用增强
C.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D.春季寒潮多发,低温影响明显
【答案】16.D 17.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结合实际从图中的信息分析得出所属自然带是关键。16.乙树种凋落物集中在夏半年,秋季最多,冬季为零,说明秋季树叶落光,为落叶阔叶林,对应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17.甲树种为常绿林,春季气温回升,蒸发增强,树叶水分缺乏,出现落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