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
A. ①
2. 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 计划生育
C. 采取移民政策
【答案】1. C
【解析】试题分析:
1. 读图可知①②③④65岁以上人口比重大约分别是15%、10%、20%、7%,其中老年人口比重最高的是③。故选C。
2. 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②国O一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为60%,人口增长速度快,所以要采取控制人口的政策,故选A。
【考点定位】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对策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出生l00个女孩所对应的男孩数,正常情况下保持在103-107之间。下图为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 影响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差异因素有(
①教育程度②自然环境③人口政策 ④经济水平
A. ①②
4.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对未来发展影响较小的是(
A. 国防
【答案】3. D
【解析】试题分析:
3. 影响我国城乡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差异因素有教育程度,因为教育程度影响生育观念,①对。自然环境没有影响,②错。人口政策有影响,③对。经济水平影响社会福利保障,影响生育观念,④对。所以C对。
4.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男性比重大,国防兵源充足,对未来发展影响较小的是国防, B对。影响人口再生产,造成劳动力不足,进而影响城市化发展,男女比例失衡,影响社会治安,对社会稳定影响较大,A、C、D错。
考点:人口性别比差异的原因,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影响。
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回答下列各题
5. 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的时期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图,中国“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为(
A. 1970年前后
6. 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
A. 20年左右
7. “人口机会窗口”期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A. 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B. 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C. 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D. 劳动人口过多,失业率下降
【答案】5. C
【解析】考查人口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5. 由材料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就是人口负担系数≤50%的时期。读图可知,中国人口负担系数≤50%的时期是1990-2030年。人口负担系数越小,“人口机会窗口”越大。由图中的中国人口负担系数曲线可以判断,最低值出现在2010年前后,此时的人口负担系数约为40%,中国“人口机会窗口”最大。故选C。
6. 从图中可以读出,中国“人口机会窗口”时间是1990~2030年;日本“人口机会窗口”时间是1965~2005年;韩国“人口机会窗口”时间是1985~2025年。因此“人口机会窗口”期大约是40年左右。故选B。
读“我国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a>b>c),回答下列各题。
8. 该市重工业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城区地价上涨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 ①②
9. 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
A. 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 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10. 美国西部城市旧金山的唐人街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历史因素
【答案】8. A
【解析】考查工业区区位特点,高级住宅区的区位条件,城市功能分区成因。
8. 工业向城市外围迁移的原因有:城区地价上涨,降低生产成本,①正确;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②正确。故选A。
9. 甲地交通便利,处在城市外围,环境好,高级住宅区区位特点是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高,基础设施齐全,故甲地适宜发展成为高级住宅区。故选B。
10. 唐人街大多是在当地华人分布集中的地区,是由于种族、宗教、文化等因素的趋同性而形成的。故选D。
读某大城市零售业区位决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仅考虑利润因素,零售业的最佳区位是( )
A. M
12. 近一二十年来,在一些特大城市边缘形成了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其主要原因有( )
①市区边缘地租低 ②市区边缘人流量大 ③市中心停车困难 ④市中心交通拥堵
A. ①②③
【答案】11. B
【解析】试题分析:
11. 若仅考虑利润因素,零售业的最佳区位在利润最高处。图中的曲线是付租前利润和地租,用付租前利润减去地租,两者之间的差值越大,则利润最高。由图中可知N处的利润最高,故选B。
12.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一些特大城市的市中心交通拥堵严重,停车较困难,且地租越来越高,导致一些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布局在城市边缘,因为城市边缘地租较低,可设置较多的停车位,且避开了交通拥堵路段,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边缘的环城公路为这些大型商场提供便利的交通。故C正确。
【考点定位】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下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聚落分布进行模式化处理得出的图像,其中有省政府驻地、地级市政府驻地、县政府驻地、县级市政府驻地,甲区域分布着若干乡村聚落。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图示地区,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
A. a
14. 甲区域的居民可以沿图示箭头到达附近城市寻求服务,通常情况下,到达频率最高和最低的城市分别是( )
A. u和s
【答案】13. D
【解析】试题分析:
13. 根据一定区域范围内,城市的级别越高,城市数量越少的原理,从图中各种城市聚落的数量分析不难看出, d类城市的数量最少,说明城市等级最高,该是省政府驻地,D对。其它类型城市数量较多,说明等级较低,B、C、D错。
14. 对于甲区域的居民来说,沿图示箭头在到达附近城市寻求服务时,去s的频率绝对不是最低的,因为s城市的级别最高,能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A 、C错。根据接受服务就近的原则,到达频率最高的只能是距离最近的u,距离v较远,频率较低。T距离远,数量多说明等级低,到达频率最低。B对,D错。
【考点定位】城市等级,服务范围,到达频率的影响因素。
【名师点睛】一定区域内,城市等级越低,数量越多。从图中各种城市聚落的数量分析不难看出,a c类城市聚落都是六个,b类城市只有三个,在这三类城市中,只有地级市政府驻地略高一级,而县政府驻地、县级市政府驻地是同一级别的城市, a c可以分别代表县政府驻地、县级市政府驻地,b代表的是地级市政府驻地。
从人多力量大到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政策,2013年启动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我国的生育政策经历了三次转变。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5. 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时间相隔不到三年,影响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老龄化严重
C. 育龄妇女人数少
16. 制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 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C. 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数量平衡
17.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十年内,我国(
A. 总抚养比不断增长
C. 劳动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答案】15. D
【解析】考查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原因,我国的人口问题。
15. 此题注意审题,问题是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原因,不是实施单独二孩或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原因,人口老龄化严重是我国单独二孩或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原因,A错误;目前我国劳动力还没有出现严重不足,B错误;我国人口基数大,育龄妇女人数也庞大,C错误;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不到三年,就调整全面二孩政策,就是因为符合单独二孩条件的夫妇很多不愿意生二孩,即生育观的改变,从而导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提前,D正确。故选D。
16. 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缓解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主要原因,B正确;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同样是实行计划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生育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会改变,A错误;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与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数量平衡无关,C错误;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能拉动房地产和母婴产品消费,但不是主要目的,D错误。故选B。
17.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十年内,每年新出生的小孩人数会明显增加,在十年内,新出生的小孩还不会成为劳动力,我国新增人口抚养比增大,老龄人口抚养比下降,总抚养比不一定增长,A错。劳动人口比重在下降,B错。劳动人口的抚养压力不一定会减轻,C错。老龄人口占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抚养比在下降,D对。故选D。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化进程曲线的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8. 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A. ①
19. 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A. 甲
20. 冬季牡丹催花需要从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进行精确控制。影响催花牡丹“花随人意应时开”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气候
【答案】18. D
【解析】考查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
18. 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为正,人口数量就会不断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人口数量开始减少。图示④之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为正,故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而④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则人口数量达到顶峰,而④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说明人口数量开始减少,故④时期人口数量达到顶峰。故选D。
19. 图示该国目前的人口增长率约为0或负增长,故判断为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应处于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对应图中丙阶段。故选C。
20. 题干中提到“牡丹花催花需要从问题、湿度、光照等方面精确控制”,由此可见,影响牡丹花催花的最主要因素是技术条件,故C正确,ABD错误。
21. 读“某地农业布局图”,在A、B、C、D四地发展水果、棉花、蔬菜和乳牛业.蔬菜和乳牛业应分别布局在( )
A. A地和B地
C. C地和A地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A处地形平坦,远离城镇,宜种植棉花;B处靠近水源,接近市场(城镇)宜发展蔬菜生产;C处既靠近公路,交通便捷,又靠近消费市场(城镇),宜发展乳牛生产,能为市民提供新鲜农产品;D处为丘陵地形,宜栽培水果。故B正确。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判断该题时应从以下几点来考虑:①距离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的成本越高。②不同类型的农业,单位面积的产值有很大的区别。③还应考虑这几种农业所需土地面积的大小、生产所需水量的大小、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等。
22. 下图为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农业生产X、Y、Z分别对应的是(
A. 水果、蔬菜、养鱼场
C. 花卉、乳畜业、粮食
【答案】C
【解析】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23. 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购买农产品的农业地域类型
B.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
C. 种植的作物主要是水稻和小麦
D.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答案】B
【解析】考查商品谷物农业特点。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A错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B正确;其种植的主要作物是玉米和小麦,C错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为美国,D错误。故选B。
24. 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分别集中在(
A. 低纬度季风区、中纬度沿海地区
B.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温带沿海地区
C.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及温带季风区
D. 低纬度大陆东岸地区、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区
【答案】C
【解析】考查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以夏季高温多雨的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主,商品谷物农业为旱地为主,多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区。故选C。
II卷
25.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图。
材料二 2017年“五一”劳动节山东某中学生小明调查“家族人口迁移”情况时,了解到他的爷爷在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1990年又从东北迁回山东。
材料三 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可到了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
(1)由材料一可知1980年前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_______。
(2)结合材料二、三,小明的爷爷20世纪70年代从山东迁往东北的原因是什么?1990年又迁回山东的原因是什么?
(3)1985年后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又称“雁南飞”现象,该现象给山东城市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答案】(1)东北 (2)两次迁移的影响因素都是经济因素;20世纪70年代东北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山东,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农民收入高于东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方向与原因,以及人口迁移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1)读图分析可知,在1980年前人口迁入地区主要是我国的东北地区。
(2)由材料二和三可知20世纪70年代小明的爷爷迁往东北时,东北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山东,20世纪90年代由东北迁回山东时,山东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东北,因此迁移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因素。
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尤其是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来讲,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对更好地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有积极作用。有时也遏制迁出地的经济发展
对迁入地:
26.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C城市中商业区的区位优势是
(2)在C城市的四处,布局工业区最合理的是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
(3) C城市的盛行风是______,C城市今后的城市形态可能向_____或______方向延伸。
(4)城市A与B相比形成较早的是,理由为。
【答案】(1)位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交会,交通便利;能够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
【解析】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成因,交通运输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城市区位因素。
(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商业区位于市中心,这里交通便利,交通线路多,更好的接近消费人群。
(2)工业区位的选择应注意盛行风向、河流等问题,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居民的影响。工业区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位于交通便利的地区。故③合适。
(3)读右图,右图是C城市的放大图,图中左上角有盛行风向,C城市的盛行风是西南风;由于C城市南部修建了铁路,今后的城市形态可能向东或南方向延伸。
(4)由于B位于两河交汇处,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交通便利,最容易形成城市,故城市B形成较早。
27. 材料一 内蒙古近年来通过内部结构调整、控制牧区草场载畜量等措施,使内蒙古畜牧业传统养畜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全区牧畜总增数、良种和改良种牲畜比重均创历史最高水平,牲畜存栏连续4年超过1亿头。
材料二 世界部分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
(1)我国畜牧业可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有人说我国牧区畜牧业属于大牧场放牧业,你认为合理吗?请简要分析。
(2)世界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这些国家为发展畜牧业采取了哪些措施?
(3)A、B、C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分别________,C农业发展的优势是什么?
【答案】(1)不合理。我国牧区畜牧业一般以游牧业为主,规模小,商品率低 (2)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南非,①培育良种牛;②改善交通运输条件;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3)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混合农业,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是一种良性农业系统,实行休耕轮作;种麦和牧羊交替进行,合理安排时间;根据国际市场调节种麦和牧羊比例
【解析】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分布、发展措施,混合农业的优点。
(1)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特点是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我国牧区畜牧业一般以游牧业为主,规模小,商品率低,故我国牧区畜牧业属于大牧场放牧业。
(2)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主要分布气候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草场广阔,适用于放牧牲畜,因而形成了这种农业地域类型。阿根廷为发展牧牛业采取的措施:
①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②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使肉牛方便地通过布宜诺斯艾利斯等港外运)。③开辟水源(大打机井)。④种植饲料等。
(3)读图可知,A、B、C区域分别是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其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分别是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混合农业。混合农业发展的优势有:混合农业实行休耕轮作,是一种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种麦和牧羊忙闲季节错开,可以合理地进行农事安排;根据国际市场调节种麦和牧羊比例,具有灵活的市场适应性等。
本文标题: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一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683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6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