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美国每7秒钟迎接一个新生命,每31秒钟进入一名新移民。美国人口普查局宣布,在东部时间2006年10月17日7时46分,美国人口总数突破3亿大关,这是美国人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结合甲、乙两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美国的人口增长处在图乙中的第
A. Ⅰ 人口急剧膨胀
C. Ⅱ
2. 下列能正确反映美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
A. 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
C. 人口的自然增长较缓,机械增长较快
3. 人口增长对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 填补了美国劳动力市场空缺,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C. 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答案】1. B
【解析】
1. 美国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所以处在图中Ⅲ阶段,该阶段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极低,所以人口老龄化严重。
2. 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在图甲中人口每增加 l 亿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因此,人口的机械增长较快(外来移民较多)。 D 项国内移民不影响美国的人口机械增长。
3. 人口增长特别是机械增长,填补了美国劳动力市场空缺,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也带来就业压力,环境压力等不利影响。
考点:美国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影响。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2)目前美国的人口增长特征: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故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故主要的人口问题为:劳动力不足,养老压力大等;故适宜采取如鼓励生育、接受国际移民、完善社会养老体制等措施;
(3)美国人口增长除自然增长外,人口机械增长比重也很大。大量人口迁移为美国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利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人口迁移有利于文化的扩散,也有利于文化的多样性。
(4)由于美国人口的人均消费水平较高,故美国人口增长快,将加大资源、环境问题,使环境人口容量减少。
4. 以下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中,位于北半球亚热带的是
A.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图所示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是常绿林,因为山脉的基带与山所在的纬度所属气候带,森林带相同,所以AC答案可能正确,A图中北坡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高,是阳坡,所以是南半球的山脉,而C图中南坡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高,是北半球。故选C。
考点:陆地环境垂直分布规律
下图示意1970年至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 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
A. 1980年
6.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人口一直维持低增长甚至向负增长转变的原因是(
A. 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C. 劳动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升高
7. 2015~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会造成(
A. 人口总数减少
C. 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答案】5. C
【解析】试题分析:
5. 从图示可以劳动力的人口增长率在不断下降,但只要增长率为正值,说明劳动力人口不断增长,当增长率刚好为零时 ,劳动力人口达最大值,图中显示2015年劳动力人口增长率为0,故选C。
6. 从上世纪90年代年以来人口方面的政策基调是控制人口增长,导致出生率降低,进而产生劳动力低增长甚至负增长的状况,选D。
7. 由图可知2015-2025年劳动力人口的增长率一直为负值,会出现劳动短缺等问题,这将会导致企业间争夺劳动力,劳动力价格上涨,企业用工成本上升的现象。
考点:本题组考查人口结构和人口问题(人口年龄、性别结构,人口老龄化问题)。
下图为天山博格达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主导垂直自然带变化的因素是( )
A. 光照
9. 该山北坡出现针叶林带而南坡没有,其主要原因是北坡( )
A. 热量丰富
C. 比较湿润
10. 秦岭南麓所属的自然带是
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温带草原带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8. C
【解析】
8. 一定海拔高度的山区,水热条件随海拔的差异而变化,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导致气候、自然带的垂直变化,故选C。
9. 天山北坡为迎风坡,降水稍多,山腰地带有生长良好的云杉和针叶林;天山南坡深居内陆,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不利于森林生长。故选C。
10. 秦岭南麓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相应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选D。
读“我国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11-12小题。
11. 图中B-C-D-E自然景观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光照
C. 水分
12. 图中A地区所处纬度较低,距海近,水热充足,河流流量大,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这些特征体现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
A. 区域性
C. 周期性
【答案】11. C
【解析】试题分析:
11. 读图,图中B-C-D-E自然景观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是由沿海向内陆的递变规律,属于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对。光照、热量、土壤不是主要因素,A、B、D错。
12. 图中A地区所处纬度较低,距海近,所以水热充足。降水多,河流流量大,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位置、气候、河流、土壤、植被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这些特征体现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B对。反映的不是区域性、周期性、差异性,A、C、D错。
考点:陆地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地理环境的特征。
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13. 长江以北的国土面积较长江以南广,人口却比长江以南少,主要是因为(
A. 长江以北平原面积少
B. 长江以北干旱、半干旱面积广
C. 长江以南地区工业发达
D. 长江以北地区人口迁出量大
14. 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分别是5.5%和63.8%,这主要是因为(
A. 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浪费严重
B. 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少
C. 长江以南地区不存在水资源问题
D. 长江以北地区水污染较轻
15. 长江以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3,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9%,下列关于长江以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
C. 研究推广抗旱作物
【答案】13. B
【解析】
13.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长江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大,但是水资源占全国的总量少于北方地区,干旱、半干旱的面积广,所以人口少。故选B。
14. 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分别是5.5%和63.8%,这主要是因为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少,只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故选B。
15. 长江以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3,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9%,说明长江以北地区适合发展旱地农业,需要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产量降低,粮食问题得不到保障。故选A。
16. 人口呈现负增长的国家是
A. 德国、匈牙利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增长。目前欧洲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人口负增长,以德国、匈牙利和俄罗斯等为代表。
17. 下列区域中,人口较稀疏的是(
A. 华北平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我国内蒙古高原位于西北地区,降水较少,人口稀疏。位于黑河-腾冲线西北地区。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8. 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森林的更替,其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是(
A.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答案】B
【解析】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森林的更替,其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是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对。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是随着纬度变化的,A错。垂直分异规律是随海拔高度变化,C错。地方性分异规律是局地小范围的变化,D错。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
C. 国际环境相对动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环境相对稳定,世界诸多国家取得政治独立,民族解放,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发展水平大大提高,生活条件、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人们健康水平提高,生命保障能力空前增强,使得世界人口迅猛增长。故A、B、D三项说法正确,C项错误,C项是符合题意的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人口迅猛增长的原因。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同学们对世界人口迅猛增长原因的分析能力。
20. 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A. 国际人口迁移
C. 省际人口迁移
【答案】D
21. 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 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 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 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迁往经济发达地区,所以人口是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故选B。
考点:人口的迁移
22.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
A. 多为短期流动人口
B. 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
C. 以人口自发迁移为主
D. 对迁入地的建设发展不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所以安置性移民,是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进行的移民。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3. 英国阿伯丁、我国大庆等城市的兴起,引起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气候条件适宜
B. 政治中心的改变
C. 经济发展较慢
D. 矿产资源的开发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个人动机和需求等。我国大庆、攀枝花等城市的兴起,引起大量人口迁入是因为对矿产资源的开发。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016年1月开始,我国各省陆续启动“二孩”政策。回答下列问题。
24. 此项政策将使我国在今后几年中
A. 入学与就业压力减轻
C. 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
25. 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 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国策
B. 大量国外移民来解决当前人口老龄化
C.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 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答案】24. D
【解析】试题分析:
24. 2016年1月开始,我国各省陆续启动“二孩”政策,此项政策将使我国在今后几年中性别比例失调缓解,而劳动力人口减速放缓需要更长的时间。答案选D。
25. 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要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但不适合大量国外移民来解决当前人口老龄化;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不断提高人口素质。答案选D。
考点:人口政策影响。
如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6. 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B. 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C. 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
D. 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27. 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原因是
A. 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区小
B. 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大
C. 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
D. 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大
【答案】26. D
【解析】
26. 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地形。四面环山,风力难以深入,风力微弱。选择D项。
27. 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是因为甲处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丁处深处内陆,经济落后能源需求小。选择D项。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8. 该图所示地区是
A. 西北地区
C. 青藏地区
29. 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 差异性
C. 层次性
【答案】28. A
【解析】试题分析:
28. 读图可知,该地区气候干旱,河流欠发育,地表以荒漠和草原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少,说明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故选A。
29. 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地形以山地盆地为主,比较闭塞,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降水少,河流欠发育,地表植被稀疏,以荒漠和草原为主,由于生物量少,所以土壤中的有机质少,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故选B。
【考点定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下图是图瓦卢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0. 3~5月,图瓦卢吹的盛行风是
A. 东北风
31. 2001年11月5日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的努力已告失败,2002年举国移民新西兰。为避免第二个图瓦卢的出现,发达国家应该
A. 绿色消费
C.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答案】30. D
【解析】试题分析:
30. 根据经纬度可知图瓦卢位于东南信风带内,3~5月,赤道低气压带向北移动,图瓦卢应位于东南信风控制下,盛行东南风。选项B正确。
31. 图瓦卢举国移民新西兰,主要原因是图瓦卢整体海拔很低,由于海平面上升,导致国土被海水淹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再次出现,应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选项C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行星风带;气候变暖原因。
木子树,又名乌桕,属落叶乔木,是一种常见的乡土树种。木子树也是一种色叶树种,叶色红艳夺目,因此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其根皮、树皮、叶可入药;种子外被之蜡质,供制高级香皂、蜡纸、蜡烛等;种仁榨取的油,供油漆、油墨等用,经济价值极高;其木质较坚硬,是一种优良木材。读上述材料和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32. 木子树所属自然带的类型应该是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温带落叶阔叶林
33. 黄冈市某县一村镇有一大片年代比较古老但结果率较低的木子树。为了发展乡镇经济,该村镇对其最佳的利用方式是
A. 卖给私人个体砍伐掉作为生活能源使用
B. 妥善经营,为相关企业提供制药、香皂、油漆等原料
C. 因木质优良,质地坚硬可作为经济林木培育
D. 因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可发展地方旅游业
34. 木子树是一种色叶树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其最适宜的观赏季节是
A. 春季
【答案】32. C
【解析】
32. 根据材料提示,木子树,又名乌桕,属落叶乔木,所以可知木子树所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3. 一村镇有一大片年代比较古老但结果率较低的木子树,因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可发展地方旅游业,对其最佳的利用方式。
34. 木子树是一种色叶树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根据材料提示木子树也是一种色叶树种,叶色红艳夺目,冬季落叶,所以在秋季其最适宜的观赏季节。
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图中能源是煤炭、石油、天然气、木柴和其他),回答下列各题。
35. 图中④表示的能源是
A. 天然气
C. 煤炭
36. 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的比重超过了生物能源开始于
A. 18世纪80年代
C. 20世纪初
【答案】35. A
【解析】试题分析:
35. 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和天然气所占比重上升,煤炭前期所占比重较大,但所占比重下降,且目前石油所占比重最大,所以可以判断③为石油,④为天然气、②为煤炭、①为木柴。故选A。
36. 化石能源为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能源为木柴,据图分析,在1870年与1890年,煤炭所占比重超过了木柴所占比重。故选B。
【考点定位】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
【名师点睛】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19世纪70年代产业革命后,石化燃料消费量剧增。初期主要以煤炭为主。二战后,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与消费持续上升,石油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超过煤炭,跃居一次能源的主导地位。此后,石油、煤炭所占比例缓慢下降,天然气的比例上升。同时,核能、风能、水能、地热等其他形式的新能源逐渐被开发和利用。形成了目前以化石燃料为主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并存的能源结构格局。2003年底,化石能源仍是世界的主要能源,在世界一次能源供应中约占87.7%。
37. 下图中影响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的基础条件是
A. 热量
【答案】A
【解析】①→②→③→④是从赤道向高纬度方向变化,随着纬度升高,气温降低,热量降低,所以影响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的基础条件是热量。
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8. 关于图示信息叙述正确的是
A. 从甲到丁纬度逐渐降低
C. 图示山地的南坡为背阳坡
39. 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40. 与丙山地相比,甲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较低
【答案】38. B
【解析】
38. 水平方向上自然带由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到苔原,可知由甲到丁纬度升高。同一自然带分布,南坡海拔较北坡高,说明南坡为阳坡,所以是北半球。同种自然带在南坡分布的海拔高,所以南坡为向阳坡。从甲到丁为热量条件为基础的纬度地带性,没有体现距海远近而导致的自然带变化。故选B。
39. 由上题可知水平方向上,从甲到丁纬度升高,自然带由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变化到苔原,符合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故选B。
40. 影响自然带多少的因素有纬度、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高差)。甲和丙的海拔以及相对高度相差不大,纬度差异明显,甲的纬度低,自然带更加复杂。故选A。
【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以下规律:①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②在各森林地带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与随着纬度的增加,植被类型的变化大题一致,垂直带可以看作水平带的缩影。但二者存在差异。如落叶阔叶林带在典型的亚热带以南退出各垂直带,寒温带针叶林也只限于亚热带以北的山地。另一方面,一些山地植被带,如高山灌丛带和高山草甸带是水平带中所没有的。③植被带中每个植被带的下限海拔高度向两极逐渐降低,森林带的上限海拔高度也有类似规律。④垂直带中每个植被带的宽度互不相同,且随气候差异而变化。⑤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
二.非选择题(,共20空,每空1分)
41. 下图为浙江省沿海某地的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地形以________
(2)①处河流流向是____。该河流汛期在
(3)两位同学分别在某山地的A、B两处测量当地的温度,测得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_
(4)如果全球气候变暖,对图中丙村落的影响是
【答案】(1)山地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该地的海拔多在200米以上,且闭合等高线比较多,由此判定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村落的空间分布呈现分散特点。且聚落基本沿河和沿海分布。甲丙相比,甲距离山区太近,地势较高,区域发展空间受限。交通条件相对较差;丙地则地势平坦开阔,沿海,运输方便,更有可能发展为大城市。
(2)河流发育于山谷中,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延伸方向相反,所以,①处河流流向是西北向东南。该地位于浙江沿海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季。
(3)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0.6°C,根据图示,A、B两处海拔差距600米,所以,两地之间的温差3.6°。
(4)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极冰融化,从而使得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地区的丙村有受淹的危险。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城市区位因素、全球变暖。
42. 中国和印度既是两个发展中的大国,又是两个人口大国。读以下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计算,中、印两国中2004年新增人口较多的是_______,中国和印度两国新增人口占世界的_____%。
(2)若将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类型,根据中、印两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判断,目前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型,印度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型。
【答案】(1)印度
(2)我国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因此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印度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为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点睛】人口增长模式有三种:
(1)“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又可分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和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2) “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发生在产业革命以后。
(3)“低低低”模式(现代型),基本特点:人口出生率开始明显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随着两者的差距逐渐减小,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有些国家甚至开始出现负增长或零增长。目前,主要的发达国家已进入。
43. 读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图,回答问题。
(1)图示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2)图示省、市、自治区中,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
(3)对比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的关系是
【答案】(1)上海、宁夏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
(1)图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净增加人口;
(3)图示反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都较低,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都较高。
本文标题:浙江省安吉县上墅私立高中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学考模拟地理试卷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453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4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