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们发现在2012年12月21日冬至日某个时刻,从地球上看过去,太阳的背后正好是银河系中心的方向,这属于一种很特别的天象。据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图中没有提到的天体系统是
A. 地月系
2. 图中天体具有的共同特性是
A. 质量巨大
【答案】1. D
【解析】试题分析:
1. 读图,图中显示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没有显示出河外星系,D对。
2. 图中天体具有的共同特性是不断运动,C对。地球、月球质量较小,不发光,A、B错。已知天体中,只有地球上有生命,D错。
考点:天体系统等级,天体的特征。
约在1.3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在杭州西湖一带出现了强烈的火山喷发,至今在西湖边的宝石山上,还存在着一条古代遗留下来的火山通道。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 图中能正确表示宝石山最初形成过程的是
A. ①
4. 据图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丙一定是大理岩
C. 甲类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答案】3. A
【解析】试题分析:
3. 根据材料,宝石山最初形成过程是火山喷发,属于岩浆岩。读图,有三个箭头指向丁,丁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甲,说明三类岩石都可以形成丁,丁是岩浆。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甲是岩浆岩,A对。
4. 结合前面分析,甲是岩浆岩,丁是岩浆。丙可能是变质岩或沉积岩,不一定是大理岩,A错。 ③可能是外力作用,或是变质作用,B错。甲类岩石没有层理构造 ,C错。乙可能是变质岩,所以②环节可能是变质作用,D对。
考点:地貌的形成过程,地壳物质循环,三类岩石的转化关系。
2016年11月26日5时26分,图中甲地发生6.3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甲地地震产生的原因是
A. 板块内部挤压造成
C. 位于板块内部的断裂带
6. 乙、丙两地间距离未来的变化趋势是
A. 越来越近
【答案】5. B
【解析】试题分析:
5. 读图,甲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是消亡边界,两大板块的碰撞地带,B对。A、C、D错。
6. 读图,乙、丙两地间是红海,是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向两侧张裂开,两地距离未来的变化趋势是越来越远,B对。
考点:板块构造理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
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7. 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 a代表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B. 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C. 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D. c代表的辐射对地表起到保温作用
8. 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 增强a辐射
C. 增强c辐射
【答案】7. D
【解析】
7. 读图,
8. 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增强c辐射,大气逆辐射,C对。不能增强a辐射,太阳辐射,也不能增强b辐射,地面辐射,A、B错。不能改变b的辐射方向,D错。
点睛:图中a是太阳辐射,b是地面辐射,c是大气逆辐射。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很少,大气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有保温作用。大气中的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能量。
9. 2016年12月以来京津冀等地连续出现严重雾霾天气,北京市8日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各中小学、幼儿园被要求临时停课。下图四个地区气温垂直分布图。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地区是
A. ①
【答案】A
【解析】雾霾天气是有害气体与雾混合在一起形成,雾的形成条件是静风、逆温天气。对流层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当气流随着海拔升高而升高时,或某一高度的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时,出现逆温现象。图示②、③、 ④都有逆温现象,不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B、C、D错。只有①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没有逆温现象,利于污染物质扩散,A对。
读大陆西岸四地气压带和风带影响时长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0. 四地中气候类型可能相同的是
A. ①②
11. 四地纬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最可能是
A. ①﹥②﹥③﹥④
C. ④﹥①﹥②﹥③
【答案】10. B
【解析】试题分析:
10. 读图,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时长分析,①地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地、③ 地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属于地中海气候。④地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是热带沙漠气候。四地中气候类型可能相同的是②③,B对。
11. 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①地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纬度最高。②比③受西风带控制时间长,②纬度比③高,④受信风带控制时间长,纬度最低。四地纬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最可能是①﹥②﹥③﹥④,A对。
【考点定位】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成因。
【名师点睛】读图能力,就是要利用图文信息,分析问题。根据图中的气压带、风带影响时间,可以判断区域的气候类型及特征。将影响时间结合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也可以判断某地的纬度高低。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为了验证某个知识,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
A. 热力环流
13. 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
【答案】12. B
【解析】试题分析:
12. 实验反映白天沙石升温较海水高;而晚上沙石降温较海水低。这些现象表明不同的下垫面同样受冷受热表现有差异,砂石代表陆地,水表示海洋,所以,本实验意在验证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13. A项图反映海陆间水循环,错误;B项图表示暖锋,错误;C项③图反映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这是由于海洋与陆地同样受热,海洋升温幅度小于陆地,即海洋气温低于陆地,即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了图中的风,与该实验原理相同。D项④图反映迎风坡多雨;错误。
考点:本题组考查大气运动、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常见的天气系统、水循环。
美国一家天气预报网站拿奥巴马当招牌,用户只要输入城市或地区的英文名称,“奥巴马”就会向其预报天气并给出着装建议(下图为12月某日的信息,数字表示当日最高气温,单位为℃)。回答下面小题。
14. “奥巴马”的不同着装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 整体性
15. 当日昼夜温差最小(仅考虑天气状况)和日均温最低的城市分别是
A. 新加坡
C. 新加坡
16. 某网友在该日后连续多日查阅发现,北京的“奥巴马”手中都没有雨伞,主要是因为该季节北京
A. 纬度高,光照和紫外线强
C. 受高压控制,多雨雪天气
【答案】14. D
【解析】试题分析:
14. 读图,图中“奥巴马”的不同着装反映了不同地区气温和天气不同的特点,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错。整体性反映的是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特点,A、B错。与有序性无关,D错。
15. 根据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仅考虑天气状况,阴天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夜晚气温不会太低,图中当日昼夜温差最小的是新加坡。根据图中气温低,和服装判断,日均温最低的城市是北京,A对。
16. 根据图中服装判断,该季节北京是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多晴冷天气,B对。光照和紫外线强,应有伞遮挡,与手中无伞无关,A错。此季节受冷高压控制,雨雪天气少,C错。受锋面系统控制时,多阴雨天气。D错。
【考点定位】地球环境的差异性,大气的热力作用,区域地理特征及成因。
【名师点睛】1.昼夜温差大小分析三要素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地表性质:地表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幅度小→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读甲、乙两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7. 甲山地位于
A. 北半球暖温带
C. 南半球亚热带
18. 关于甲、乙两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山地区做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向右偏转
B. 甲山雪线比乙山雪线海拔低
C. 乙山比甲山自然带复杂
D. 相对高度相同时甲山自然带比乙山复杂
【答案】17. A
【解析】试题分析:
17. 读图,甲山同一自然带在南坡分布的海拔较高,说明南坡是阳坡,位于北半球,C、D错。山麓地带是落叶阔叶林,说明位于暖温带地区,A对,B错。
18. 结合前面分析,甲山位于北半球,同理分析乙山位于南半球,甲山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乙山向左偏转,A错。根据山麓植被类型,甲山纬度较低,雪线比乙山雪线海拔高,B错。乙山比甲山自然带简单,C错。相对高度相同时甲山自然带比乙山复杂,D对。
考点: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影响自然带数量的因素。
19.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规划图。
从⑤村镇到③村镇间修建一条公路,在①、②两条线路中最终选择了线路②,主要原因是线路②比线路①
A. 路程更短
【答案】D
【解析】从⑤村镇到③村镇间修建一条公路,在①、②两条线路中最终选择了线路②,主要原因是线路②比线路①沿线地形较平坦,没有穿越山峰,D对。线路②比线路①路程更长,A错。与离甲河距离无关,B错。亚热带地区,沿线浓雾情况少,C错。
读我国锋面雨带推移图,回答下面小题。
20. 在我国,干旱与洪涝常相伴而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季风环流
21. 6月份,若雨带移到华北、东北地区并长时间停留,将导致我国
A. 南涝北旱
【答案】20. A
【解析】试题分析:
20. 在我国,最主要的气候为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由于季风具有不稳定性,所以会出现旱涝频繁甚至旱涝伴生现象。
21. 中国降水的分布受西太平洋副高的影响,雨带的推移呈现一定的规律。6月份,若雨带移到华北、东北地区并长时间停留,将导致华北、东北地区降水丰富,而南方地区降水少,干旱,即出现北涝南旱现象。
考点:本题组考查中国区域地理、中国的气候(中国的降水)。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22. 该国人口总数最多的时候是图中的时间:
A. ②
23. 图中所示③到⑤期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④时期人口问题最不突出
C. 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答案】22. B
【解析】试题分析:
22. 据图可知,①时期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且到②时期不断增加,②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零,所以①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至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③时期人口总数最多,③以后人口为负增长,至⑤时期为零,⑤时期人口总数最少。
23. 图中所示③到⑤期间,人口由零增长到负增长,又到零增长。④时期达到人口负增长的最大值,人口数量一直下降,至⑤时达到最低。在本段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一直比较低,所以,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总人口数增长为负增长至零增长。
考点:本题组考查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问题。
下图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24. 我国城市化水平最接近50%的是
A. 1980年
25.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 产业结构改变
C. 社会经济发展
【答案】24. D
【解析】试题分析:
24. 城市化水平是用城市人口比重来体现的。城市化水平最接近50%即农村人口比重也为50%,所以应为两条线相交的年份。可以直接从图中直接读出。
25. 从图中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农村人口比重明显下降,社会经济发展使农村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城市工业化又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所以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考点:考查城市化的进程。
2015年1月5日上午,杭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萧山区、余杭区与杭州主城区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的相关问题,涉及户籍、教育、交通、市民卡、就业和社保等9大领域,均与广大市民群众密切相关。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26. 萧山区、余杭区与杭州主城区公共服务一体化,反映出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是
A. 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B. 治理环境问题,根治各种“城市病”
C. 城市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D. 运用信息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27. 萧山区、余杭区相对于杭州市主城区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城市等级低
A. ①②③④
【答案】26. A
【解析】试题分析:
26. 根据材料,主城区公共服务一体化,项目涉及户籍、教育、交通、市民卡、就业和社保等9大领域,均与广大市民群众密切相关。这种改进很明显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选A。
27. 萧山区、余杭区为杭州市下辖下的区镇,等级较低,服务范围小,人口数量少,选B。
考点:本题组考查城市化、城市的空间结构。
28. 最终决定城市市郊区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
A. 气候
【答案】D
【解析】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市场需求量。选择D项。
29. 以下关于工业集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③与获得利润的多少无关
A. ①②
【答案】A
【解析】工业集聚的优势: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应;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省投资成本。选择A项。
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0. 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地形平坦
31. 阶段Ⅱ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A. 甲地全部城市化
C. 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32. 若甲是北京,乙为广州,则阶段Ⅱ运量最大的季节是
A. 春季
【答案】30. C
【解析】试题分析:
30. 市场区位及其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非常大。由于大城市的人口集中,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因而在城市和工矿区周围形成了以生产蔬菜、鲜花等为主的生产基地。读图可知: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位于城市周围,这表明是受城市市场的影响。故选C。
31. 阶段Ⅱ甲地的所需的蔬菜和鲜花需从较远的乙地输入,交通条件的改善是外因,但根本的原因是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比甲地当地生产竞争力大。故选D。
32. 北京冬季气温低,鲜花和蔬菜的生长的自然条件差,广东纬度低,冬季依然可以生产新鲜蔬菜,因此冬季大量的蔬菜和鲜花从广州运往北京,答案选D项。
【考点定位】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
【名师点睛】本题组结合图示考查蔬菜和鲜花的主要区位因素,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会根据图示判断影响蔬菜和鲜花的区位。
(一)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下图是产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回答下面小题:
33. 下列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产业是
A. 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C. 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34. 以下地区与甲、乙、丙、丁四图的匹配正确的是
A. 甲—宁夏的毛纺织
C. 丙—北京中关村的“硅谷
【答案】33. B
【解析】试题分析:
33. 根据影响图示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判断:甲为原料指向型工业,乙表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丙表示市场指向型工业,丁表示技术指向型工业。甘蔗制糖属于原料指向型,制鞋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啤酒属于市场指向型,微电子属于技术指向型,故选C。
35. 扬州历史上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是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后来逐渐萧条的原因是
A. 水源供应不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发展。扬州位于京杭大运河沿岸,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而兴起,但后来由于运河淤塞、海运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开通,使运河沿岸城市衰落了,说明影响因素是交通条件的变化。
36. 有“中国电器之都”的浙江温州柳市镇,拥有近2000家企业,85%以上的企业都生产着工业电器,每天都有价值5000多万元的电器产品发往全国各地,成为长江三峡等几十个国家重点工程的配套产品。柳市工业电器已占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拓展市场的脚步已遍布全球五大洲。众多电器工业企业聚集于柳市,主要是因为该地:
①资源丰富
A. ①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众多电器工业企业聚集于柳市,主要是因为该地劳动力丰富,专业化协作好。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浙江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群岛,岛屿众多,鱼类资源丰富。但近年来,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为此,我国政府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7. 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导致气候异常
C. 修筑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
38. 对此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A. 对部分海域实行季节性“休渔”
C. 推进海洋农牧化生产
39. 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
B. 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 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 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40. 当前,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大多是从哪项措施着手
A. 控制城市规模
【答案】37. D
【解析】
37. 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过量捕捞,影响鱼类繁殖,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D对。与厄尔尼诺现象无关,A错。石油污染、修筑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
38. 对此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对策是对部分海域实行季节性“休渔”,禁止在鱼类产卵季节捕捞,A对。
39. “可持续发展”观认为,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D对。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直接影响当代经济发展,A错。合理开采利用各类可再生资源,不是盲目加大开采力度,B错。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人口合理容量的水平,C错。
40. 当前,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大多是从控制人口规模着手,B对。人口增长过快,是人地矛盾存在的根本原因。控制城市规模、控制经济规模、控制污染排放量的基础是控制人口规模,A、C、D错。
第Ⅱ卷(综合题,四大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第41题10分,第42题10分,第44题8分,第44题12分,将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卷上)
41. 阅读材料结合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为
(2)处于北半球的甲锋面与乙锋面特征差异明显,甲锋面是
(3)B、C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
(4)如图所示季节,我国杭州地区主要盛行风向为
【答案】(1)高气压
(2)冷锋
(3)C
(4)西北风
【解析】整体分析:北半球高气压,在地近地面水平方向上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锋面气旋左侧是冷锋,右侧是暖锋。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1)根据等压线数值,图中A为高气压,地近地面水平方向上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散,在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是晴朗。
(2)处于北半球的甲锋面与乙锋面特征差异明显,甲锋面位于锋面气旋左侧,甲是冷锋,乙锋面位于锋面气旋右侧,是暖锋。
(3)B、C两地中,C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风力较大的是C地。
(4)图示季节,亚欧大陆东部海洋上是低压中心控制,亚欧大陆上是高压中心控制。我国杭州地区受亚洲高压的影响,主要盛行风向为西北,此时是冬季,气候特点是低温少雨。
42. 阅读材料结合世界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材料二: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
(1)“陆上丝绸之路”地带性植被的变化体现地理环境的
(2)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马六甲海峡常年受
(3)欧洲鳗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所借助的洋流属于
(4)西欧地区常年盛行
【答案】(1)干湿度(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2)赤道低气压
(3)暖流
(4)盛行西风
【解析】试题分析:
(1)“陆上丝绸之路”地带性植被由沿海到内陆发生规律性变化,体现了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随着离海远近的变化,水分条件的差异引起的;西安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2)马六甲海峡纬度较低,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远离风带,风浪小。
(3)欧洲鳗幼体跨越大西洋到达欧洲西部沿海,沿线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
(4)西欧处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为西风带控制,风常年从海洋吹来,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
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43.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资料比较A、B、C三地地租最高的是
(2)在A、B、C、D四地中,说出化工厂的最佳建造地址是
(3)该市60年代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总人口不断增加的原因是(
A政治因素导致的有组织的移民
B经济因素引起人口自发流动
C自愿进城打工经商
【答案】(1)A
(2)C
(3)A
(4)1.加强城市管理进行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2.发展城市交通;3.分散城市职能建立新城或卫星城;4.加大宣传和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 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是中心商务区,地租最高。B地位于城市外缘交通干线的汇合处,地租较高。C地远离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地租较低。 所以三地的地租是)A>B>C。
(2) 化工厂有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读图,A地位于市中心,不适宜。B地距城区近,距水源较远,不适宜。根据河道宽度变化,判断C地位于城区河流下游, 根据风频图判断,C地位于最小风频上风向地带,对城市水源和空气污染较小,所以C地适宜。D点位于盛行风上风向,靠近河流上游,不适宜。
(3) 60年代我国的人口迁移是有组织的人口迁移。所以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总人口不断增加的原因是政治因素导致的有组织的移民,A对。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没有人口自发流动,商业归国营国有,B、C错。知识青年是下乡锻炼,D错。
(4)治理城市环境要加强城市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积极发展城市交通。可以建立新城或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加大宣传,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
考点:城市地租理论,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的原因,环境治理措施。
44. 读下图,回答:
若想在甲、乙、丙三地发展副业、渔业、林果业,你会做出何种选择?并简述选择的理由。
计划在①~⑥处分别建立化肥厂、制碱厂、罐头加工厂、石油输出港、自来水厂、疗养院。请选择建厂地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读图,图示甲地是丘陵,适宜发展林果业,有利于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居民收入。乙地是平原,有城市形成,居民生活需求多样化,市场广大。为满足城市市场需求,适宜发展副业,促进经济增长。丙是湖泊,发展渔业等,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对环境影响较小。
本文标题:陕西西北中学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444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4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