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时间:2018-01-27 08:43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2017年暑假家住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小明途经北京(东八区)到中国甲地看望外婆。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小明于当地时间8月1日上午8:00起飞,飞机途中飞行10小时。小明到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时北京时间应该是:
A. 8月1日10:00    B. 8月1日18:00
C. 8月2日10:00    D. 8月2日18:00
2.当小明到达甲地时当地正值正午,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24分,甲地的经度可能为:
A. 120°E    B. 126°E    C. 116°E    D. 114°E
 
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广西南宁八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地理【解析】
 3.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特征    B. 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
C. 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    D. 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中间的一层
4.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c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    B. e所在的圈层物质状态为固态
C. d圈层是一般认为的岩浆的发源地    D. a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
 
“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十一号”飞船先后于2016年9月29日和10月17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升空。2016年10月19日,“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进行了交会对接,在进行了近一个月的组合体飞行之后“神舟十一号”脱离“天宫二号”,并于11月17日返回地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广西南宁八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地理【解析】
 5.“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点火发射时,地球绕日公转位置最接近下图中的(  )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6.从“天宫二号”发射到“神舟八号”返回地面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昼夜变化是(  )
A. 昼长夜短,昼渐长    B. 昼长夜短,昼渐短
C. 昼短夜长,昼渐长    D. 昼短夜长,昼渐短
 
径流系数,是指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的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广西南宁八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地理【解析】
 7.关于图示区域等值线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处气温年较差超过22℃
B. B处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高,是由于海拔高气温低
C. C处等温线大致东北—西南走向,主要是受海陆因素作用的结果
D. 1月南北温差比7月大
8.调查发现图中的A处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A处径流系数增大,下渗也增大 
②A处径流系数增大,使当地气候将变得更加湿润
③A处径流系数增大,对河流补给变得不够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④A处近些年来,森林植被被破坏,对水源涵养有减弱趋势,不稳定径流增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广西南宁八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地理【解析】
 9.10.图中组成海陆间循环的组合是(    
A. A→B    B. A→C→D→E    C. F→D→G    D. I→D→G
11.12.图中如果表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海陆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13.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发生在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臭氧层    D. 高层大气
14.14.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
A. 陆地循环    B. 海陆间大循环    C. 海上内循环    D. 大洋循环
读地球公转速度随月份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广西南宁八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地理【解析】
 15.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图a中N点时,地球位于图b公转轨道的(  )
A. 甲点附近    B. 乙点附近    C. 丙点附近    D. 丁点附近
16.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图b中甲点时(  )
A. 北京正值高温多雨季节    B. 太阳黑子数达一年中最大值
C.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较其他三地快    D. 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读地球公转的“二分二至”图,回答下列各题。
广西南宁八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地理【解析】
 17.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A. 春分    B. 秋分    C. 冬至    D. 夏至
18.有关国庆节前后太阳直射点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公转到AB之间,速度逐渐减慢
B. 地球公转到BC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 地球公转到CD之间,速度逐渐加快
D. 地球公转到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广西南宁八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地理【解析】
 19.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 ①冷却凝固作用    B. ②重熔再生作用
C. ③外力作用    D. ④变质作用
20.关于示意图的正确说法是(   
A. 甲类岩石是岩浆岩    B. ③作用形成河口三角洲
C. 甲类岩石中可以找到化石    D. 乙类岩石是岩浆岩
 
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内部断裂带上,岩浆易沿断裂处喷发,下图为夏威夷群岛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广西南宁八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地理【解析】
 21.夏威夷群岛的主要岩石类型为链状火山岛屿 夏威夷群岛主岛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22.群岛中最年轻的岛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图为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广西南宁八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地理【解析】
 23.图中表示信风带的代号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4.影响地中海气候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是:(   
A. ①和④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②和④
25.气压带和风带位于图示位置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B. 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差异较大
C.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差异较大    D. 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广西南宁八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地理【解析】
 26.27.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A.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极地高气压带    D. 赤道低气压带
28.29.此时亚洲东部盛行
A. 西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0.根据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广西南宁八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地理【解析】广西南宁八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地理【解析】
 (1)据图判断甲地为        气候;甲气候成因是            ;与此成因类似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根据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上看甲气候主要分布在     。
(2)乙地为        气候。其成因是        
(3)南涧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甲或乙),南涧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形成原因是受          季风影响。
31.读“某月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广西南宁八中高一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地理【解析】(1)A气压带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年受风带D控制的地区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地季风环流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地此季节的风向_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东亚季风最典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来源】【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小明于当地时间8月1日上午8:00起飞,即西8区区时1日8:00起飞,西8区与东8区相差16小时,东边的时间早。可以计算此时北京时间是1日24:00。加上飞机途中飞行10小时。小明到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时北京时间应该是8月2日10:00,C对。A、B、D错。
2.北京时间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当小明到达甲地时当地正值正午,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24分,经度相差1° ,时间相差4分钟。该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应位于北京西侧,甲地的经度可能为114°E,D对。A、B、C错。
 
3.C
4.D
【来源】【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清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
3.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属于地球地球内部圈层,C错误,故选C项。
4.c圈层是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A错误;e所在的圈层因横波不能通过,可知物质状态为液态,B错误;d圈层是下地幔,一般认为的岩浆的发源地在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C错误;a圈层是大气圈,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D正确。
 
5.A
6.D
【来源】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
5.“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点火发射时,是9月29日。在公转轨道上,地轴北极靠近太阳的位置是夏至,顺着公转方向,可以判断a点位于秋季附近。秋分日期是9月23日,此时地球绕日公转位置最接近下图中的a,A对。从秋分到冬至约3个月时间,根据等份,b点约是10月中旬,B错。c点位于冬至-春分之间,C错。d点位于夏至-秋分之间,D错。
6.从“天宫二号”发射到“神舟八号”返回地面期间,日期是9月29日到11月1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运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北半球,昼夜变化是昼短夜长,昼渐短,D对。A、B、C错。
点睛:在公转轨道上,地轴北极靠近太阳的位置是夏至,顺着公转方向,判断二分二至日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运动时,北半球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
 
7.D
8.C
【来源】安徽省郎溪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组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中国的河流。熟悉地形与气温的关系,植被的覆盖率与河流的季节变化有关系。
7.从图中水系特征可以看出A处是分水岭,海拔比周围高,气温比周围低,所以A处气温7月:26℃
8.题干可知,径流系数增大,说明降水量变成径流补给河流的量多了,蒸发和下渗的少了,下渗下渗少,说明该地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少,即植被遭到破坏,不稳定径流增加,水位季节变化也增大,因蒸发和下渗少,气候会变得更干旱,所以C项正确。
 
9.10.B
11.12.B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实验高中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9.10.海陆间水循环包含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图上表现为A→C→D→E,选B。
11.12.若图示表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应该是海陆间循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季风气候,夏季东南风从海上带来丰富的降水,使得水循环更加活跃,故B选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组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13.A
【来源】2014-2015学年云南省腾冲县第六中学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对流层,A正确。
考点:大气的垂直分层
14.B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地理试卷
【解析】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大循环。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5.C
16.C
【来源】2015-2016学年云南省腾冲县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15.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图1中N点时,为7月初,地球位于图2公转轨道的丙点附近,所以C正确。
16.地球公转到甲点时,为北半球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我国东部广大地区盛行偏北风。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7.D
18.D
【来源】【全国百强校首发】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试题分析:
17.C处太阳直射赤道以北,为夏至日。A处太阳直射赤道以南,为冬至日。按照公转方向。B处是春分昌。D处是秋分日。B项正确。故选DB。
B
18.国庆节是10月1日,在DA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D项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地球公转
 
19.A
20.A
【来源】【百强校】2016-2017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
【解析】试题分析:
19.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①表示冷却凝固作用,A正确;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②表示外力作用;在变质作用下形成变质岩,③表示变质作用;重熔再生形成岩浆,④表示重熔再生作用。
20.甲类岩石是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形成的岩浆岩,A正确;③是变质作用,河口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是外力作用;甲类岩石是岩浆岩,没有化石,沉积岩中可以找到化石;乙类岩石是变质岩。
【考点定位】岩石圈物质循环
【方法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各环节的判断,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形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又成为新的岩浆。
 
21.A
22.A
【来源】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21.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内部断裂带上,岩浆易沿断裂处喷发,夏威夷群岛主岛属于喷出岩,所以A正确。
22.由题干信息可知,链状火山岛,是由板块运动岩浆喷发的“热点”上移动而成,所以离岩浆喷发地越近,形成越晚,年龄越轻,所以A正确。
【点睛】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的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在地表外力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形成的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又形成岩浆回到地球内部。
 
23.B
24.C
25.A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23.根据图示的纬度位置判断,①表示赤道附近的赤道低压带;②表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③表示副热带高压带;④表示中纬西风带。
24.结合上题结论,地中海气候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
25.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故判断为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抓住不同纬度位置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结合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即可解题。
 
26.27.A
28.29.B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区县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26.27.图中亚欧大陆上形成热低压,该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可根据图中低压的分布位置来推断,该低压形成于北回归线附近,该位置附近的气压带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28.29.此时为北半球夏季,亚洲东部盛行东南风。
考点:该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
30.(1)地中海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草原   30——40度大陆西岸
(2)亚热带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乙    西南
【来源】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1)据图中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甲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甲气候成因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与此成因类似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根据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上看甲气候主要分布在30°—40°的大陆西岸。
(2)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南涧的气候类型为乙气候,南涧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形成原因是受西南季风影响。
31.(1)赤道低气压带   
(2)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多雨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西南风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5)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1)据图可知,A气压带地处赤道附近,为吃的的低气压带。
(2)据图可知,D为盛行西风带,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3)据图可知,M地处亚洲东部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季风气候。
(4)据气压带风带图可知,气压带风带北移,可判断为北半球的夏季。据图可知,E地处亚洲南部,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西南季风的成因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后右偏形成,即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5)亚洲东部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因此季风最典型。

  本文标题: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434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4348.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高一年级地理试卷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检测高一年级地理试卷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