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诗句,完成下面小题。
①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②所谓依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等你随船从海深处回来,当潮汐卷走我的心事和无奈,我把信封好邮进大海
1.诗句描述的是湿地景观的是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诗句描述的地理事物具有调蓄洪水功能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目前,诗句①描述的景观在不断减少,这将造成周围区域
①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增加 ②旱涝灾害加剧 ③生活质量下降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下图示意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海平面变化,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4.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变化的特点有
①面积不断增大 ②坡度逐渐趋缓 ③向东南方向扩展 ④增速先慢后快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5.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6.若在该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将导致河口及附近水域
A.三角洲面积缩小B.河口盐碱化加剧C.水位季节变化增大D.生物多样性增加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课题。下面两图是我国西部内陆某河流流域的区域划分及其土地类型面积长时期的变化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上图中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正确的是( )
A.高草地减少,旱地增加B.灌木林增加,旱地减少
C.高草地增加,旱地增加D.灌木林减少,旱地减少
8.Ⅰ区域土地类型的变化对Ⅱ地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河流径流量增加B.土地荒漠化加剧
C.水土流失严重D.洪涝灾害多发
阿图什天门(39°39'N,75°31'E)位于新疆阿图什市与乌恰县交界处,这个由灰黄色的砾岩形成的天然石拱门呈“∩”型,宽约100米,高457米,是地球上最高的天然石拱门,干燥的空气在狭窄的山脊间快速流动,侵蚀着岩壁,形成了风的通道,下图为某游客在五一假期拍摄的阿图什天门的落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10.下列地貌成因与阿图什天门类似的是
A.喀斯特地貌B.丹霞地貌
C.断块山D.雅丹地貌
11.12.拍摄者位于阿图什天门的
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正东方
13.14.在图示所示时刻,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该地与北京昼长大致相当B.我国“北极村”漠河夜幕沉沉
C.天山牧民已转移到夏季牧场D.游客发现附近的小河流量大增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5.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B.补充气源
C.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16.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C.油气消费西多东少D.油气消费东西平衡
17.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
A.欧洲B.俄罗斯C.新加坡D.日本
18.18.精准农业是由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读下图,回答问题。精准农业系统
A.依据植物生长模型,利用数字地球技术实施监测
B.依据产量分布图,利用RS技术控制收割机转向
C.依据施肥处方图,利用GPS技术进行精准施肥
D.利用GIS识别田间杂草、害虫,控制农药喷洒量
左图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右图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据左图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0.据右图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
A.中心商务区B.住宅区C.工业区D.文化区
河流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在交通、水源、能源等方面对人类意义重大。下图为某国水系示意图及部分农业用地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22.乙河流发展航运的条件优越,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①经济发达 ②地势平坦 ③水能丰富 ④河流流量大且稳定 ⑤河流无结冰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④⑤
23.24.甲河流从源头到河口,除了上游一座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的高80米的大坝之外,其余18座都为低坝,其优势不包括( )。
A.淹没农田面积小B.移民数量小甚至不用移民
C.不会阻挡鱼类洄游D.溃坝带来的威胁小
25.26.据图中信息可以分析出甲河河口易出现( )。
A.臭氧层空洞B.水土流失C.土壤盐渍化D.酸雨危害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伊犁河谷被誉为“西域湿岛”、“塞外江南”。
材料二:新疆局部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材料三:阿克苏地区位于塔里木河腹地,是新疆重要的绿洲带,在维吾尔语里阿克苏意为“清澈的水”。阿克苏苹果果香浓郁、甘甜味厚、汁多无渣,冰糖心含量高达70%以上,其采摘时间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之后,而内地苹果由于气温过高而采摘时间都在8-9月。目前阿克苏市全面推广“互联网+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农村电商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伊犁河谷被誉为“西域湿岛”、“塞外江南”的主要原因。
(2)分析阿克苏地区苹果品质优良的原因,并说明“互联网+特色农产品”模式在营销中的作用。
28.28.材料一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境内,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下图为扎龙湿地位置图。
材料二 扎龙湿地因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溢而成,它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典型的内陆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湿地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
(1)简析扎龙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
(2)湿地的环境效益非常显著。目前,许多城市都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
(3)近年来,由于湿地退化,珍禽减少,齐齐哈尔市的魅力大减,为此该地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1.D
2.C
3.A
【来源】广西省桂梧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湿地的判断及湿地生态功能。
1.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诗句描写的依次是河流、河流、湖泊和深海,海洋中只有浅海区才是湿地。①为河流,属于湿地;②为河流,属于湿地;③为湖泊,属于湿地;④为深海,不属于湿地,故④错。故D①②③对,ABC错。
2.湖泊具有调蓄洪水的功能,河流是洪水通道,大海是洪水的归宿。①描述的是河流,河流是洪水通道,故A错;②描述的是河流,河流是洪水通道,故B错;③描述的是湖泊,湖泊具有调蓄洪水的功能,故C对;④描述的是深海,大海是洪水的归宿,故D错。
3.①描述的景观是河流,属于湿地的一种。湿地减少将造成自然灾害加剧、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导致耕地的质量下降,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等。河流减少,会导致自然灾害加剧,从而使耕地的质量下降,单位面积产量降低,①错;河流减少,会导致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从而使自然灾害加剧,②对;河流减少,环境恶化,从而使生活质量下降,故③对;河流减少,使赖以生存的生物减少,④对。所以A②③④正确。
4.C
5.B
6.B
【来源】【全国百强校首发】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河流地貌,仔细阅读地图是做题的关键,熟悉建造水库的调节作用。
4.从图中可以看出,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主要是向东南方向扩展;从临海海平面的变化情况看,坡度总体趋向陡峭;三角洲面积先变快后变慢,选择C。
5.总理海平面图可以看出,2000年海平面介于920-1940年之间,所以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沿位置可能位于乙处。
6.若在该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河口泥沙来源变少,但是入湖水量减少,湖面下降,三角洲面积总体变大,A错;入湖水量减少河口盐碱度会增加,B对;水库具有调节作用,水位季节变化变小,C错;湖水的盐度增大,生物多样性减小,D错。
7.A
8.B
【来源】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
7.本题可根据土地类型面积较长时期的变化统计图中数据变化直接读出即可。图中Ⅰ区域灌木林、高草地、水浇地,农居地不同程度的都在减少,在Ⅰ区域,旱地增加明显。所以选A项。
8.由祁连山的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干旱地区,图示Ⅰ位于Ⅱ的河流上游地区,结合上题分析,河流上游植被破坏,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故使中下游的水量较少,则土地荒漠化扩展。故选B项。
9.10.D
11.12.C
13.14.A
【来源】【全国百强校首发】湖北省沙市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试题通过阿图什天门图,考查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球运动意义、河流补给类型。
9.10.由材料“干燥的空气在狭窄的山脊间快速流动,侵蚀着岩壁,形成了风的通道”可知,阿图什天门地貌成因是风力侵蚀,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成因是流水侵蚀;断块山的成因是内力作用; 雅丹地貌的成因是风力侵蚀,D正确。
11.12.五一假期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该地西北日落,拍摄者位于阿图什天门的东南方向,C正确。
13.14.从材料中可知,该地与北京纬度相当,该地与北京昼长大致相当,A正确;图示时该,北京时间21点18分,我国“北极村”纬度高昼长,此时不会夜幕沉沉; 天山牧民正在向夏季牧场转移;该地河流主要补给类型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或午后气温最高时,水量较大。
【点睛】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南日出、西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时,全球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15.B
16.A
17.B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八县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5.绕道宁夏、陕西北和山西,管道线路增长,会加大建设成本,A错误;与东部生态环境无关,D错误,从图中可见宁夏、陕西北部和山西也是我国的天然气区,所以为了保证气源的充足,绕道此地,B正确。
16.从图中可以直接得出油气资源分布特征为西多东少,而东部经济发达,消费特征为西少东多。
17.从图中可知①线路来自于我国北部,所以为俄罗斯。
考点: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及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8.C
【来源】2015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精准农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作物生长、土壤肥力、水肥供应的状况和环境、气候等影响因素的时空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进行农田作业和优化管理。可以依据施肥处方图,利用GPS技术进行精准施肥,故答案选C项。
【考点定位】“精准农业”和传统农业投入要素的差异,影响“精准农业”推广的主要因素。
【名师点睛】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一种新颖农业生产管理思想的诞生,从而产生了对农作物实施定位管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量投入等农业生产的精准管理思想,进而提出了精准农业的概念。精准农业是一种基于空间信息管理和变异分析的现代农业管理策略和农业操作技术体系。它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状况的空间差异,调节对作物的投入,在对耕地和作物长势进行定量的实时诊断,充分了解大田生产力的空间变异的基础上,以平衡地力、提高产量为目标,实施定位、定量的精准田间管理,实现高效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和改善环境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显然,实施精准农业不但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农业现实生产力,而且是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和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有效途径。
19.A
20.B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等校高一下期中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9.从图中可看出甲地位于地铁网的中心,应该是市中心位置而地租最高。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可以判断,甲地位于市中心,属于中心商务区所在地,乙丙丁交通通达度低,不适宜布局中心商务区,故选A。
20.读图乙可知,该地铁站人流进站时间集中在6-9点,出站时间集中在18-21点,与人们上下班的时间一致,应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工业区、文化区人流方向与住宅区相反,故选B。
考点: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影响因素,不同功能区人口流动方向的时间特点
21.22.D
23.24.C
25.26.C
【来源】2016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期末检测一(带解析)
【解析】
21.22.经济发达不属于自然条件,水能资源丰富与航运无明显关系。
23.24.低坝同样会阻挡鱼类的洄游。
25.26.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河注入地中海,河口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发展葡萄种植而大量灌溉水源,因此河口处极易出现土壤盐渍化。
27.(1)伊犁河谷地势东高西低,向西敞开,使其处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另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故河流水量较丰富,成为西域湿岛,北部山脉阻挡冷空气,提高冬季气温,良好的气候和水文条件使其植被覆盖率高,生物资源丰富,被誉为塞外江南。
(2)深居内陆,晴朗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高山冰雪融水无污染,水质好;苹果生长周期长;
作用:扩大市场,减少营销环节,树立农产品特色品牌。
【来源】【全国百强校首发】湖南省浏阳一中、醴陵一中、南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整体分析:伊犁河谷位于天山山脉西部,地势东高西低,山谷向西敞开,有利于西风携带水汽进入。高大山脉的强烈抬升作用,迎风坡多地形雨。北侧山脉阻挡冬季风,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大,水质好,生长周期长,作物养分、糖分积累多,品质好。
(1)根据图示等高线,伊犁河谷位于天山山脉西部南北两个分支之间,地势东高西低,山谷向西敞开,有利于西风进入。处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夏季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故河流水量较丰富,成为西域湿岛。北部山脉阻挡北方的冷空气影响,冬季气温较高。水、热条件较好,所以植被覆盖率高,生物资源丰富,被誉为塞外江南。
(2)阿克苏地区深居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糖分积累。绿洲的灌溉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无污染,水质好。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苹果生长周期长,积累养分多。“互联网+特色农产品”模式的作用是扩大产品销售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减少营销环节,树立农产品特色品牌。
28.(1)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
(2)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城市气候;降解有毒有害物质,净化水质等。
(3)采取人工措施补充湿地水量;禁止大规模采伐芦苇;迁移湿地核心区的人口;人工繁殖和自然繁殖相结合,增加丹顶鹤等珍禽的数量等。
【来源】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湿地的形成条件、湿地的生态效益和保护措施。
(1)湿地的形成条件可从该地的从气候、地势、冻土、河道状况来分析。扎龙湿地位于东北平原,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温度较低,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
(2)本题主要考查城市湿地的价值。城市人工湿地具有美化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城市气候、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等功能。
(3)主要从恢复湿地和保护丹顶鹤等珍禽两个方面来采取措施。一方面可以采取人工措施补充湿地水量;禁止大规模采伐芦苇;迁移湿地核心区的人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人工繁殖和自然繁殖相结合,增加丹顶鹤等珍禽的数量等。
点睛:湿地的成因:
湿地的成因: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浅水覆盖的土地。其类型多样。因而成因也多样。一般来说,是因蒸发量小于降水量,且地势较低平,排水不畅。除此之外,热带地区还因降水丰富,排水不畅形成湿地,(如印尼)。高原地区还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冰川融水较多,而地表水较丰富、且冻土广布而水难以下渗。于易积水的低洼处,易形成湿地,(如青藏高原)。高纬度地区还因气温较低,冻土广布,而水难以下渗,并且气温低蒸发弱,地势地平排水不畅,也易形成湿地,(如东北三江湿地)。
本文标题: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407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4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