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6年7月5日,在太空中飞行了近5年的美国“朱诺”号木星探测器进入绕木星运行的极地轨道。完成下面小题。
1. 木星的“左邻右舍”是
A. 地球和水星
2. 下列关于木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木星表面的平均温度高于地球
C. 木星上有大量液态水存在
【答案】1. B
【解析】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分布及特征。
1. 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木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火星和土星。故选B。
2. 木星轨道距太阳远于地球,表面温度低于地球;木星体积和质量都大于地球,引力大于地球,有大气层存在;木星的表面温度很低,如果有水,也呈同态存在;木星具有强大的引力,可以把一些小天体吸引过去,减少小天体碰撞地球的机会。D正确。
若有超级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届时太阳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强磁暴,有的地区会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有些地区电网出现电流急冲现象。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太阳黑子和耀斑(
A. 都发生在①层
C. 都发生在②层
4. 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 到极光的一组是(
A. 英国、墨西哥
【答案】3. B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大气分层和太阳活动类型,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3. 太阳大气的分层从里向外依次为①光球层、②色球层和③日冕层。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在色球层。故选B。
4. 极光是太阳风轰击高纬度地区的大气发生摩擦发光的现象,即高纬度地区的夜空可见,选项中加拿大、挪威纬度较高,最可能欣赏到极光。故选B。
读汶川地震参数,回答下列各题。
5. 汶川大地震的地震波传到古登堡面时
A. 横波速度突然增加
C. 横波突然消失
6. 汶川大地震的震源位于
A. 地壳
【答案】5. C
【解析】考查地震波特点及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5. 地震波传到古登堡面时,纵波的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C正确。
6. 汶川大地震震源33KM,大陆部分地壳平均厚度为33KM,震中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汶川县,海拔较高,该处地壳厚度一定大于平均值33KM,所以震源位于地壳,A正确。
丹霞地貌: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节理:指岩石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裂纹或裂缝)发育。2010年8月,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莨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组成的丹霞地貌组合以“中国丹霞”名称共同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并获批。“中国丹霞”拥有包括方山(顶部平齐、四壁陡峭)、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天然柱、塔、溪谷、峡谷和瀑布在内的一系列地貌组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构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岩石是
A. 侵入岩
8. 丹霞地貌形成过程中,受到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①沉积作用 ②变质作用 ③地壳隆起抬升 ④流水侵蚀、溶蚀
A. ①②③④
【答案】7.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的物质循环,熟悉主要的岩石可以判断岩石类型,通过材料的分析可以判断地区的地壳运动变化。
7. 根椐材料可知,丹霞地貌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而砂砾岩形成的物质主要是沙子和砾石等,这些物质都是流水作用形成的堆积物,后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选择B。
8. 丹霞地貌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属于沉积岩,首先是沉积作用;后来四壁陡峭说明后经地壳抬升,外力不断侵蚀、重力崩塌而成。选择C。
在渭河的支流赤水河上,有一处独特的景观——桥上桥。桥上桥的下桥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道光十二年(1832)在原桥上叠建一桥为上桥。下图是桥上桥所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在该区域海拔400~800米的山地与平原之间,分布着山麓洪积扇和黄土台塬。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 桥上桥所在地形区的自然带为(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0. 叠建桥上桥的主要原因是(
A. 水位上涨
【答案】9. C
【解析】
9. 根据桥上桥所处的经纬度位置可知,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相应该地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选C。
10. 通过地形图以及材料提示桥上桥所在地区“分布着山麓洪积扇和黄土台塬“可以推断,赤水河流经南面山区后,含沙量增大,到达桥上桥所在的地区,地形相对平坦,泥沙淤积,堵塞下层桥洞,洪水排水不畅,因此才在下层桥上在修一层桥,方便通行。故选C。
读下面“循环运动模式图”,回答下面小题。
11. 若该模式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则图中四地气压值相比较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
C. 乙>丙>甲>丁
12. 若该模式图表示“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则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 ①
【答案】11. B
【解析】
11. 若该模式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则受热处气流上升,气压低,遇冷处气流下沉,气压高。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图中四地气压值相比较正确的是乙>甲>丙>丁,B对。A、C、D错。
12. 若该模式图表示“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则①是水汽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径流。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④地表径流,D对。A、B、C错。
点睛:热力环流原理是受热处气流上升,气压低,遇冷处气流下沉,气压高。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E为变质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而且该地没有发生过地层倒置现象。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3. 据图判断该地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
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变质作用④外力作用
A. ①②③
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2地地下
B. B中有可能找到化石
C. 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1处向下打井开采
D. 假如C为松散砂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答案】13. D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3. 图中岩层弯曲是地壳运动;A岩层侵入其他岩层体内,为岩浆活动;高温岩浆与其它岩体接触可使其发生变质作用;地表沉积是外力作用。D正确。
14. 隧道应建在背斜处,2地地下为向斜,A错误。B处岩层具有层理构造,为沉积岩,可能找到化石;1处地下为背斜构造,适合储油;松散砂质沉积物的迎风坡为缓坡,C处北坡为缓坡,因此可能常年盛行北风。B、C、D项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选项,故A正确。
【点睛】第(1)题为组合选项,容易漏选。第(2)题注意背斜和向斜的应用,沙丘缓坡为迎风坡,图的右上方有指向标。
下图为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力,气压单位为百帕,回答下面小题。
15. 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代表字母依次是
A. a、b、c、d
16. 上图示反映的大气运动位于
A. 南半球近地面
【答案】15. C
【解析】
15. 主要考查了风的受力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并垂直于等压线;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摩擦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读图可知,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并垂直于等压线,对应的是a;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存在一定的夹角,对应的是c,而且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说明该半球为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对应的是b;摩擦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对应的是d。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代表字母依次是a、 b、 d、 c。故答案选C项。
16. 由上题分析可知,a是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并垂直于等压线,C为风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形成一定夹角,说明该半球为北半球的近地面,故答案选B项。
点睛:空气所受力的特点:
17. 读下图,完成下题。
甲图所示时期,地中海沿岸气候的特点是
A. 温暖湿润
【答案】A
【解析】甲图示地中海沿岸此时西风影响大,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南,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季,西风带带来丰富的降水,温暖湿润。选A正确。
下图图中箭头为不同地区的风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①②④⑤风向中,主要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是( )
A. ①
19. 下列关于风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②无关
B. 乙地区受③影响,降水较同纬度其他地区偏多
C. 丙地在④盛行的季节,草木茂盛
D. 丁地全年受⑤的控制,温和湿润
【答案】18. A
【解析】
18. 据图可知,①地位于亚州南部,冬季盛行东北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另外三地均位于信风带。故选A。
19. 据图可知,甲岛东侧为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A错误。乙地盛行东南信风,降水少,B错误。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受信风控制时干燥少雨,草木枯萎,C错误。丁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终年受西风带影响,温和湿润,D正确。故选D。
2015年4月5日,台风“美莎克”登陆菲律宾,给当地造成了巨大损失。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0. 图中可能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A. ①
21. 形成台风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 )
A. ①
【答案】20. C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20. 可能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是锋面和气旋(低压),图中①为冷锋,②为暖锋,③为气旋(低压),④为反气旋(高压)。故C正确。
21. 台风是发展于热带海洋的强热带低压,③为低压,故C正确。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2. 甲地和乙地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受冷锋影响
C. 乙地雨急风骤
23. 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城市P未来的天气变化过程是( )
A. 阴雨—晴朗—阴雨—晴朗
C. 晴朗—阴雨—晴朗—阴雨
【答案】22. A
【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22. 与乙相比,甲锋面的倾角大,降水位于锋后,为冷锋,同理乙为暖锋,A正确。连续性降水多为暖锋降水;冷锋降水往往雨急风骤;乙处位于锋面下方,受冷气团控制下。故B、C、D错误。
【点睛】注意冷暖锋雨区和锋面倾角的区别。
23. 城市P此时位于暖锋前,阴雨天气。暖锋过境后,雨过天晴。随后冷锋到达,再次进入阴雨天气,冷锋过境后,天气转好。故A正确。
【点睛】城市P先经历暖锋、后经历冷锋两种锋面的影响。
下图为2015年1月7日水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有关甲海域洋流性质及其流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寒流,流向西北
25. 甲海域
A. 较同纬度其他海域水循环更活跃
C. 分布有寒、暖流交汇成的大渔场
【答案】24. A
【解析】试题分析:
24. 从图中轮廓判断,甲海域位于南太平洋东岸,南美洲西岸,该海域有秘鲁寒流流经,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所以选A项。
25. 该海域为寒流,对沿岸起降温减湿作用,加之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沿岸降水少,水循环弱,A错;因甲海域降水少,景观以荒漠为主,B正确;该处受东南信风离岸风影响,表层海水被吹走,底层海水上升补充,盛行上升流,底层营养物质被带到表层,饵料丰富,形成大渔场,C错;水温比同纬度温度低,受寒流影响,D错。
考点:洋流分布;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6. 关于图中A地叙述正确的是(
A. 为地中海气候
27. 上图中洋流对沿岸地区可起到(
A. 增温增湿作用
【答案】26. B
【解析】试题分析:
26. 由图中洋流的流向及其纬度位置分析得知,图中应为40°N纬线,A地在40°N以北的大陆西岸,而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所以A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27. 图中的洋流在中低纬度大陆的西岸,应为寒流,故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考点:根据海陆位置及经纬度等资料判断气候类型,洋流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点评:要熟悉世界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本题先结合洋流的流向及其可能的纬度位置来确定图中的纬线为40°N,从而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确定出 具体的气候类型,再确定出图中洋流为寒流,寒流对沿岸的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下图中箭头示意某海域洋流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28. 若该洋流性质为暖流,则
A. 属于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C. 位于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29. 若该洋流位于北半球,该洋流对流经地区的影响是
A. 沿岸地区一定降温减湿
C. 流经海域鱼类资源丰富
【答案】28. A
【解析】
28. 若该洋流性质为暖流,则根据洋流模式图,该洋流属于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仅据流向不能判断洋流的半球位置,选A。
30. 读下图“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
A. 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答案】A
31. 影响图中四座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主要因素(
A. 海陆位置
【答案】B
【解析】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类型的主要是纬度、海拔、相对高度等因素。图中四座山地的海拔高度相同,地势高低不是主要因素,C错。海陆位置、山脉走向不是主要因素,A、D错。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主要因素纬度位置,纬度低,自然带类型多,B对。
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示意图”,回答问题。
32. 上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和陆地自然带的名称分别是
A. G和H常绿阔叶林带
C. A和B 冰原带
33. 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的陆地自然带字母和名称为
A. G 热带草原带
C.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32. D
【解析】
32.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自然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根据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可知,C和H均表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D项正确。
33.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的西岸,故D表示的是地中海气候;其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项符合题意。
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下图所示对应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4. 据图计算,水平方向的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
A.52°N—58°N
C.
35. 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A. 逐渐升高
【答案】34. A
【解析】
34. 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平方向针叶林带分布在距北纬42度1100km到1800km之间,根据纬度相差1度,距离相差110km的规律可知,水平方向针叶林带分布的纬度范围约为北纬52度到58度之间。
35.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北纬42度向北,随着纬度升高,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逐渐降低。
二、综合题(3题,共30分)
36. 读“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图甲,图右侧箭头表示盛行风向)和“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的海域位于
(2)图乙中能正确表示图甲中④洋流的是
(3)②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4)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图中n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
(5)若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环流与甲图环流方向相同,则此时属于
【答案】(1)南
【解析】本题以“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和“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为背景,考查时间诶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图示有30°纬线,两侧的盛行风向由高压流向低压,并且向左偏,说明该半球为南半球,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该洋流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海域为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2)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④自北向南流,为南半球的暖流,南半球越向南水温越低,A、B错。暖流是自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C正确,D错误。
(3)②洋流自南向北是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4)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n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秘鲁渔场,其形成原因是由于该处冷水上泛,饵料丰富形成渔场。
(5)北印度洋的洋流受季风影响,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图中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属于北半球的冬季。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主要影响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由于洋流的性质不同,因此对流经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也不同,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要高,叫暖流,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叫寒流。寒流对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降温减湿作用。
(2)洋流对生物分布的影响。教材中只提到洋流与渔场的关系,洋流和渔场分布有密切的关系。鱼类经常性的饵料是浮游动物,浮游动物依靠浮游植物生活,而浮游植物的分布又由营养盐类的多寡来决定。海底营养盐类一般较丰富,怎样才能把海底营养盐类上升到表层呢?寒暖流交汇和上升流都能把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寒、暖流相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引起上下翻腾,于是把下层丰富的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各种鱼类都集中到这里来觅食,这就形成了渔场。世界著名的三大渔场都分布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黑潮和亲潮(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的海区形成西北太平洋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以及挪威暖流与北极寒流的交汇处形成东北大西洋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的交汇处的海区形成西北大西洋纽芬兰渔场;我国著名的舟山渔场则分布在台湾暖流与大陆沿岸交汇的海区;秘鲁渔场则是上升流把下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而形成的。
(3)洋流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表现在陆地上的污染物进入海洋以后,洋流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携带到其他海区,这样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净化速度,但是别的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围扩大。
(4)此外,洋流对航海事业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海轮顺着洋流航行可提高速度,省时间、省燃料;逆着洋流航行的速度慢,多耗费时间和燃料。
37. 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完成下列各题。
(1)按气压状况,①地为________中心,③地为________中心。
(2)图中②地吹________风,②与④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原因是_____。
(3)图中④地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试简述其原因。
(4)简述图中⑤地的天气变化过程。
(5)③地周围形成的锋面,会不会在①地周围存在?为什么?
【答案】(1)高压 低压
【解析】(1)读图可知,①地气压自四周向中间逐渐升高,为高压中心,③地气压自四周向中间逐渐降低,为低压中心。
(2)在近地面大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影响,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图中②地盛行西北风。读图可知,②处等压线密集,风力比④地大。
(3)图中④地位于冷锋锋后,冷锋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低,天气晴朗。
(4)读图可知,⑤地位于冷锋锋面的前面,将经历冷锋过境天气过程,冷锋过境会出现大风、雨雪、降温等天气过程。
(5)锋面往往与地面的气旋联系在一起,而图中①地为高压控制,气流下沉,不会有冷暖气团相遇,不会形成锋面。
38.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主席于2015年11月29日至30日赴法国巴黎出席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幕活动,12月1日至3日对津巴布韦和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于12月4日至5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峰会。
材料二下左图和下右图分别为非洲和中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
(1)自然带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自然带⑤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
(2)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属于_______分异规律,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条件的差异。
(3)图中③和⑦自然带的景观均以荒漠为主,其中③自然带所处地区由于终年受____控制,而降水少。⑦荒漠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热带雨林带
【解析】(1)自然带①是在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带;自然带⑤是温带季风气候下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是由于热量变化而形成的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3)图中③是热带沙漠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热带荒漠带,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北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⑦自然带在亚欧大陆内部,它的形成是因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形成的干旱气候,出现的荒漠景观。
本题主要考查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由赤道向两极方向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而变化。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是由于热量变化而形成的纬度地域分异规律。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的成因不同,热带荒漠是大气环流因素引起的,即终年受副高压控制,终年干旱少雨形成的荒漠景观。而温带荒漠是地理位置因素,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形成的荒漠景观。
本文标题:河北省邢台二中高一2017-2018学年12月月考地理测试卷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399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3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