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时间:2017-08-16 15:55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1.有关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
②无控制的人口增长会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③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尽管人们假设的条件不同,但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基本相同
④合理的人口容量一定要控制在环境人口容量以内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下图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和人口密度(b)。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地形    B. 纬度位置    C. 洋流    D. 距海远近
3.读我国某城市等地租线分布图,据此判断沿图中四条线,交通通达度最好的是()
 
A. OA    B. OB    C. OC    D. OD
4.推进城市健康发展,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城乡人口比例示意图”(图中每个单元格代表1万人),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地区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0%
B. 该地区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较大比重
C. 该地区城市化水平高
D. 该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5.下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图”。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    B. 乙图表示发达国家
C. 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    D. 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
6.城市等级的划分标准通常是()
A. 城市占地规模    B. 城市人口规模    C. 城市化水平高低    D. 城区建筑规模
7.下列地区,城市地域形态主要以条带式为主的是()
A. 华北平原    B. 成都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兰新铁路沿线
8.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三种城市地域结构共同的特点是()
A. 都是以中心商务区作为模式核心    B. 高级住宅区都沿着交通线向外延伸
C. 城市结构模式都服从于统治权力的需要    D. 这些模式都充分考虑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
9.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城市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取决于()
A. 各种活动产生的社会效益的高低    B. 各种活动的重要程度
C. 政府对各种活动的支持程度    D. 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的租金高低
10.混合农业中,形式新颖且符合生态原理的类型是()
A. 我国农耕区的家禽、家畜饲养业
B.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C. 谷物与牲畜混合农业
D. 发达国家的混合农业
11.泰国的平原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美国的中部平原、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 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B. 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C. 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
D. 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12.从农业经营方式来看()
A. 墨累达令盆地主要是家庭农场经营
B. 美国的谷物农业主要由集体农庄经营
C. 阿根廷的牧牛业主要由国家经营
D. 亚洲的水稻种植业主要由大农场经营
13.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
A. 河南省    B. 山东省    C. 四川省    D. 吉林省
14.在下面四幅粮食作物产量构成的扇形示意图中,表示东南亚某国情况的是()
 
A. A    B. B    C. C    D. D
15.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购买农产品的农业地域类型
B. 种植的作物主要是水稻和小麦
C.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
D.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16.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分别集中在()
A. 低纬度季风区、中纬度沿海地区
B.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温带沿海地区
C. 低纬度大陆东岸地区、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区
D.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及温带季风区
17.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共同点是()
A. 商品率低    B. 机械化水平低    C. 种植粮食作物    D. 科技含量高
18.“杂交水稻”的开发应用说明了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坚持()
A.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    B. 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
C. 贯彻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    D. 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19.水稻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根本原因是()
A. 水稻地区适应性强    B. 水稻种植技术简单
C. 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D. 水稻种植很适合小农经营
20.下列关于农业地域类型的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A. 农业地域类型是在不同地区,利用当地的优越条件,并不断改造其不利条件,发展基本类同的农业生产的地域单位
B. 农业地域类型是社会制度发展演化的必然结果
C. 农业地域类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D. 现代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具备“小而全”的经营特征
21.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A. 气候    B. 地形    C. 土壤    D. 生物多样性
22.某海外公司欲在某地投资,根据下图中影响工业的主导因素分析,其可能选择的工业部门是
 
A. 鱼罐头加工    B. 生物医药    C. 服装加工    D. 造纸
23.下列关于工业不同发展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资源密集型工业需投入大量廉价劳动力
B. 技术密集型工业是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重点发展的工业类型
C. 劳动密集型工业的产品多数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
D. 钢铁工业属资金密集型工业
24.当前工业生产方式出现了由大批量标准化产品向中小型定制产品的转化,主要体现了工业生产的()
A. 连续性    B. 灵活性    C. 信息化    D. 市场化
25.关于清洁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清洁生产始终是工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B. 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即产品使用后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C. 生产所需的资料和能源都来自于外部环境,同时又把产品废弃物归还给外部环境
D. 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二、综合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41年,与郑和齐名的宦官亦失哈率船队首登黑瞎子岛(位置见下图),并设立了一个驿站“药乞站”,以连接中原、辽东和黑龙江下游地区。历经沧桑,黑瞎子岛西侧于2008年回归,也给抚远地区带来了开发热潮。回归以来,抚远政府围绕黑瞎子岛,做了一系列规划(如下图所示)。
 
(1)试分析抚远工业园区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2)黑瞎子岛成为黑龙江流域最大江心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简述黑龙江的水文特征。
27.在某国三大产业比重图中,A点和B点分别代表该国1975年和1995年的三大产业构成,读图回答:
 
(1)填写该国产业结构变化表(%)
 
(2)说出该国三大产业构成20年来的变化。
(3)分别比较该国与中国、缅甸、美国产业构成状况及工业化程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地所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为________(填序号)。
①混合农业②商品谷物农业③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2)B处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3)与A处相似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在世界上A类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4)A处农业地域类型的地理位置为________,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美国发展A类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包括: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A类农业提供机械、电力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人口密度②先进的科学技术③便利的交通运输④发达的工业
29.读“某区域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该区地形基本以________为界,明显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2)A地区的气温为25.3℃,若只考虑高度变化,B地的气温约为________℃。两类地区气候状况比较,气温____;降水____。判断降水量不同的依据是____。
(3)观察图中的人文地理特征,可以看出聚落分布的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城区成为当地商业中心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一个区域如果对人口的增长不进行调控,人口增长失控,形成图中A曲线的走势,最后将导致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合理的人口增长方式,如图中C曲线走势,形成的人口数量合理,不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2.A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带,L地位于沿海所以“距海远近”选项D被排除,从图中可以比L地更高的纬度人口密集,而英国纬度位于中高纬度,因此B选项也被排除了,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范围更广,L地还比较明显,气候更温和,冬季气温相对也比英国东海岸高一些,C错误,结合地形图,L地地势较高,为山区,故人口稀少,A正确,故答案选A。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强烈制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往 往成为人口密集地区。社会经济条件也必然影响人口的分布。
 1、自然条件:   
(1)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气候的作用可用气温和降水两个指标来说明。除大陆内部的干旱区以及高山区以外的温带地区,水热条件适于作物生长和人民生活,所以成为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   
(2)海拔高度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一般说来,山间盆地,谷地,向阳坡,山麓 地带等部位适宜居住和发展农业生产,人口相对集中。   
(3)水体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一是为人类提供水源,二是为人们提供方便的交通条件。地球上的人口稠密地区差不多都沿河沿海分布。
 (4)土壤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温带地区及三角洲地带,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 洲,恒河,尼罗河以及湄公河三角洲,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
 (5)矿产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采矿中心对人口具有强烈的吸引作用,有时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淘金热引起的大量移民。许多因开发资源而集中了大量人口的地区,也往往因资源枯竭使人口骤减。
2、社会经济条件: 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交通条件、城市、工农业基础、政治因素等.
3.A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试题分析:
图中用地租等值线表示城市地租的变化,是一种特殊的等值线图,图中地租数值由里向外减小,该等值线并不呈规则的同心圆,弯曲的地方主要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读图可知,OA处等地租线凸向低值,说明该处地租高于附近,即交通通达度高。
考点:地租曲线图的判读方法
4.B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该地区总人口有30万人,城市人口占10万,因此城市人口占33%,A错误;城市化水平低,也就没有逆城市化现象,CD错误。乡村人口比重大,反映出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较大比重,B正确。故选B项。
5.D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试题分析:甲类国家城市人口增长缓慢为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目前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乙类国家城市人口增长迅速,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目前水平低,速度快。故选D。
考点: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
6.B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试题分析:城市等级的划分标准通常是城市人口规模。一级城市:人口在500万以上或经济发达、消费水平较高省会城市或大城市。 二级城市:人口在300万以上或经济较发达、消费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或一般省会城市。 三级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或经济较发达、消费水平较高的中小城市。 四级城市:除以上三级以外的其他城市。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等级的划分标准。
7.D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A、B、C三选项地形皆为平原,城市地域形态以集中式为主,D选项受限于黄河谷地,沿兰新铁路向东西延伸,使城市形态呈条带式。
8.A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了解。三种模式是西方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三种模式具有共同点,即都是以中心商务区作为模式的核心,A正确。沿交通线向外延伸的是高租金住宅区,是扇形模式的特点,B错误;服从于统治权力需要的是封建社会形成的模式所具有的特点,C错误;体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的是未来城市发展特点,这些特点也反映了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D错误。故答案选A。
9.D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试题分析: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城市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的租金高低,也就是各种活动的经济效益的该低状况。答案选D。
考点:该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
10.B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我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只作为副业,绝大多数规模较小,产值很小,故不属于混合农业,A错误;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地形和气候的影响下,因地制宜创建的耕作经营管理制度的一种新型农业 ,是我国农业生产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改造自然的突出典型,B正确;谷物与牲畜混合农业属于常规的混合农业形势,并不新颖,C错误;发达国家的混合农业也多以谷物与牲畜相结合的形式发展,也不是新颖形势,D错误。故答案选B。
11.B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泰国的平原位于东南亚的季风区,故为水稻种植业;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美国中央大平原为玉米带和小麦带,即商品谷物农业;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为小麦—牧羊混合农业。故选D项。
12.A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试题分析: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以家庭农场经营,A正确;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也是以家庭农场经营,B错误;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主要以大农场经营,C错误;亚洲的水稻种植业多采用家庭承包的小农经营,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著名的农业地域类型。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著名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生产概况,属于知识性试题。
13.D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知识联系、迁移转化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型环保购物袋的原料---玉米叶的来源地,即玉米这一农作物的广泛种植区,吉林省是我国玉米产量最大的省,玉米叶片最丰富,因此成为该原料导向性工业的最佳布局地。故答案选D项。
14.B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东南亚主要分布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水热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有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因而粮食作物产量中水稻所占比重很大。读图分析可知,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为B,故答案选B项。
15.C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试题分析: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A错误;其种植的主要作物是玉米和小麦,B正确;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故投入的劳动力较少,C错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为美国,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著名的农业地域类型。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概况、生产特征和世界的主要分布地区等基本内容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16.D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试题分析:水稻喜欢高温多雨的环境,水稻生产花费劳动量较大,适宜布局在水热充足、农业劳动力丰富的地区。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符合此特点。商品谷物农业以种植小麦(耐旱,不喜高温)、玉米(喜欢高温多雨的环境)为主,谷物生产要求有较高的机械化水平,地广人稀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适宜小麦、水稻种植。由此可知,A、B、C三项错误,只有D为正确选项。
考点: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分布的认知能力。
17.C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科技含量高;亚洲水稻种植业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含量低。二者的共同点是都种植粮食作物,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亚洲水稻种植业作物以水稻为主。由此判断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共同点是种植粮食作物,故C正确,A、B、D错误。
18.A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杂交水稻”产量高,品质好,对我们这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来说,意义非常大,同时这一事例说明了我国农业发展较快,培育了新的优良品种,增加了粮食产量,这得益于国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政策。故答案选A。
点睛:中国的粮食问题和主要的解决途径:
⑴中国存在的粮食问题:粮食生产是我国种植业的主体,在整个农业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粮食是我国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近13亿人,粮食需求量大;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减少到18亿亩的警戒线;而且自然灾害频繁。所以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⑵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途径:①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②要实施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③在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两高一优”农业。④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9.C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本题考查粮食类型与人口的关系。该地区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大,水稻是单产高的粮食作物,满足因人多对粮食的需求。选择C项。
20.C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农业地域类型是在不同地区,利用当地的优越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A错误;农业地域类型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是农业区位合理选择的结果,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结果,B错误;农业地域类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每个地区除满足区内的需要之外,还能够向区外提供比较多的商品性农产品,C正确;现代农业地域类型主由“小而全”到专业化,从分散到集中,从“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从粗放到集约,故D错误。故C正确。
21.A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云南纬度位置较低,水热充足,适宜种植花卉。故答案选A。
22.C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分析图中影响工业的主导因素可知,最突出的因素是劳动力的数量和优惠政策,可见此地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应为劳动密集型工业,而四项中只有C项为劳动密集型工业,故C项正确。
点睛:工业主导区位分类
23.D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同发展类型工业的划分依据是各种投入要素所占比重的大小,其中投入要素中原料占重要地位的是资源密集型工业,劳动力占重要地位的是劳动密集型工业,这两类工业不需要太复杂的技术,投入的资金量也不大,在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应优先发展,A错误。在投入要素中资金占很大比重的属资金密集型工业,应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发展;投入要素中技术占重要地位的属技术密集型工业,应在科技发达的地区发展,B错误;不同发展类型的工业,其产品特点不同,劳动密集型工业的产品主要处在成熟期和衰退期,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产品多处于增长期和开发期,C错误;钢铁工业需大量的资金投入,且对原材料的依赖也很严重,往往与资源密集型工业分布在一起;钢铁工业也需大量原料,但原料一般易得,且技术难度不大,它具有设备大、管线长,要投入大量资金,不论是经济落后还是发达地区,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即可以生产,因而属资金密集型工业,D正确。
24.D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定制产品是指工厂根据不同顾客在定单中要求的标准和数量来生产产品,使工业生产灵活性增大,也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规律。故答案选D。
25.D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同“可持续发展”一样,“清洁生产”也是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得到认同的一种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全新思维方式,A错误;对于生产过程来说,清洁生产指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淘汰有害原材料,减少污染物和废物的排放及它们的有害性,C错误;清洁生产是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B错误,D正确,故选D项。
26.(1)紧靠江海联运深水港和铁路,交通便捷;(2分)和俄罗斯隔江相望,具有沿边优势;(2分)土地平坦开阔,地价便宜;(2分)水资源丰富;(2分)政策支持。(2分)
(2)地势低平、河道展宽,(2分)水流平缓;(2分)处于干支流交汇处,泥沙沉积作用明显。(2分)
(3)年径流量大,(1分)季节和年际变化大,(1分)具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2分)结冰期长,有凌汛现象;(2分)含沙量较小。(2分)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试题分析:
(1)工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原料、水源、土地)、经济因素(原料地、燃料地、市场、交通)、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环境因素(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熟记此模式,结合试题中信息组织答案。
(2)黑瞎子岛按成因属于沉积岛,这需要我们回顾一下“沉积作用”一词的含义。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沉积地貌。黑瞎子岛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也就是流水搬运作用减弱,泥沙堆积而成。流水搬运作用弱的原因在于地势低平,流速变小。
(3)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下面分析
①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②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③结冰期:有无、长短
④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根据资料,结合区域地理知识,黑龙江主要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我们由此可推测黑龙江的水文特征,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大。东北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故而含沙量小。因为河流在高纬度地区,因而结冰期长,春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凌汛,俗称冰排,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发生条件是:有冰期的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结合上面分析,黑龙江有凌汛现象。
考点:本题考查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27.(1) 35  45  20  20  50  30
(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3)该国与中国同属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缅甸以第一产业为主,比重比该国大,属于生产力水平低、工业化尚未真正开始的发展中国家。美国第一产业比重比该国小,第三产业比重比该国大,属于工业化已实现的发达国家。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本题以某国三大产业的三角坐标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三角坐标图的判读、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查学生利用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
(1)本题以“三角坐标构成图”的形式考查学生利用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懂各坐标含义。根据三轴坐标的读图,首先根据每条横坐标的原点位置确定纵坐标,再根据纵坐标读数。
(2)结合上题,分布描述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变化。由以上数据比较可知,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3)本题要紧扣产业构成和工业化程度两方面比较该国与中国、缅甸、美国的情况。该国与中国同属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缅甸以第一产业为主,比重比该国大,属于生产力水平低、工业化尚未真正开始的发展中国家。美国第一产业比重比该国小,第三产业比重比该国大,属于工业化已实现的发达国家。
28.(1)②③①
(2)地势平坦;人口密集,粮食需求量大;劳动力资源丰富;雨热同期;种植历史悠久。
(3)西北 东北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国。
(4)美国中部平原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5)地势平坦广阔 土壤深厚、肥沃 水源充足 气候温和,降水较多,雨热同期
(6)②④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1)结合A、B、C的图示位置可知,A为商品谷物农业区,B为季风水田农业区,C为混合农业区。
(2)B为季风水田农业区,这里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区位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自然条件优越,人口众多,人们喜食大米等方面。
(3)由于A处为商品谷物农业,所以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同理,发展该种农业生产的国家也应具备地广人稀的条件。
(4)由图示可知A为美国的中央大平原,这里的农业具有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的特点。
(5)美国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表现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雨热同期等。
(6)美国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为农业提供机械和技术支持。
29.(1)200米等高线(或铁路线)平原山地
(2)19(或18~19.3之间)平原高于山地山地多于平原山区水系发达
(3)沿河流、交通线分布平原多、山区少
(4)交通方便,人口集中;有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
【来源】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判读。
(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区域铁路以西,等高线密集,海拔在200米以上,主要以低山丘陵为主,以东地区,等高线稀疏,海拔在200米以下,以平原为主。
 (2)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图中到呢个高举为200米,A地的海拔为0-200米,B地的海拔为1000-1200米,AB高差为 800-1200米, 因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所以B两地的温差为4.8℃-7.2℃,因此B的温度在18.1℃-20.52℃。
(3)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聚落多沿河流、交通线分布,而且平原多、山区少。
(4)居民点多分布在平原且沿河分布,A地居民点规模最大,处于河流交汇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应为该地区的商业中心。
点睛:一、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
1.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便利的水陆交通是商业中心形成的主要条件。
2.发达的商品生产。发达的商品生产是商业中心形成的物质基础。一般地讲,商业中心的形成,多以强大的工业生产实力作为前提条件,也就是说现代化的工业基地和专业化的农业区域,为商业提供了丰富的商品货源,商业中心才有可能组织商品流通。
3.生产力布局的新发展。生产力布局是一个国家经济建设战略决策的重要方面,它对生产发展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促进商品经济向新开发区发展,从而促进新的商业中心的形成。
4.高度集中的人口。人口的数量及密集程度,直接影响着商品消费量和消费构成。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区需要消费大量而品种多样的商品,交换也十分频繁,势必促进商品流通枢纽的形成和发展。
5.政治、历史条件。无论是古今中外,政治因素、行政区域和体制的变更,都会对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存在,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标题: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148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1484.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广西玉林市容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地理试卷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