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0 我国地理分区(46)

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0 我国地理分区(46)

时间:2014-07-16 15:15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106.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36)该图10.回答下列问题。(36分)
中国地理分区,高考地理试题中国地理分区,高考地理试题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6分)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8分)
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3)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7分)
(4)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8分)
(5)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各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7分)
【答案】
(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
(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
(3)方式—管道运输;特点—运输成本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高,占地较少。
(4)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地区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
(5)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小。
【解析】(1)该题考查塔里木盆地气候、植被两要素,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可以从地理位置、地形等方面找原因,思维方式属于发散思维。塔里木盆地气候的形成首先跟地理位置有关,“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其次是地形因素,三面环山,特别是西侧有高峻的帕米尔高原,阻档了西风的进入,加剧了塔里木盆地的干旱。(2)河流的补给类型有雨水、冰川、积雪、湖泊、地下水等,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区)有冰川、积雪融水和地下水,地表湖泊不发育。冰川补给量最大,主要在夏季,气温高,融化量大,其次是积雪,主要在春季;再l欠是地下水,主要在秋季。其实,西北地区的河流,还会受到山地降水的补给。(3)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4)该图中绿洲的分布属于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其描述方式就是集中规律,事实上,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集中分布于山麓冲积扇、发源于高山冰雪融水的河流沿岸,这种分布特点应该说近似于常识。根据36(1)问的分析,本地区环境承载力低,而且其制约因素主要就是水资源。(5)第一问考查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区位因素,可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考虑,不难发现,其优势因素主要集中在地形和水文两个要素。地形属于山前冲积扇,起伏平缓,节省建筑成本,减小建筑难度;水文则主要是优水资源,提供城市用水。第二问考查城市地域结构、城市服务范围,读图可以判断城市规模,并得出服务范围的大小。
  本文标题: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0 我国地理分区(46)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5910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59100.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0 我国地理分区(46)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20 我国地理分区(46)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