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农业
1.农业区位
2.农业区位的选择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其次,根据等高线图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生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农业类型或作物 | 自然条件 | 农业类型或作物 | 自然条件 |
种植业 | 湿润、半湿润平原地区 | 林业 | 山地或丘陵 |
畜牧业 | 干旱、半干旱地区 | 渔业 | 湖泊或水库 |
甘蔗 |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 甜菜 |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
棉花 |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 水稻 | 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
柑橘 |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地区 | 苹果 | 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
[典型案例]
举例 | 主导因素 | 推论 |
古巴的甘蔗 | 热量 | 其他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国家 |
河西走廊的粮、棉 | 灌溉水源 | 其他内陆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 |
上海郊区的乳牛场、蛋鸡场 | 城市发展 | 其他城市郊区的副食品基地 |
美国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和农场经营专业化 | 科技进步 | 其他发达国家 |
丹麦乳畜业 | 城市及市场需求 | 西欧其他各国 |
美国东南部蔬菜、花卉基地,我国南方蔬菜基地 | 交通运输条件、保鲜冷藏技术 | 世界范围内的区域专业化生产 |
(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选择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4.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 | 分布地区 | 气候类型 | 区位条件 | 生产特点 | 解决措施 | |
自然条件 | 社会经济条件 | |||||
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 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 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气候 |
①气候高温多雨 ②地形平坦、土层深厚 |
①劳动力丰富 ②种植历史悠久 ③人口众多粮食需求大 |
①小农经营 ②单产高,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 ⑤科技水平低 |
①加大科技投入 ②适度规模经营 ③建设水利工程 |
商品谷物农业 |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地 | 主要是温带大陆气候 |
①气候温和、降水较多 ②平原辽阔、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 |
①交通便利 ②人口较少、人均土地数量多 ③科技发达 |
①种植小麦和玉米;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③家庭经营 ④商品率高 |
降低能耗 |
大牧场放牧业 |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地 | 干旱、半干旱气候 |
①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 ②天然草场面积辽阔 |
①交通便利②地广人稀 |
①商品率高 ②生产规模大 ③经济效益好 |
①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②培育良种牛 ③开辟水源 ④种植饲料作物 |
混合 农业 |
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 温带大陆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
①气候温和湿润,既利于谷物生长又可种植牧草 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③灌溉便利 |
①交通便利 ②人口稀少 |
①小麦、牧羊混合经营;②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③家庭经营 ④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发展;⑤灵活的安排农事;⑥较强的市场适应性 |
①修建水利工程,跨地区调水 ②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
乳畜业 | 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大城市周围地区 |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平原为主、土壤肥沃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生长 |
①西欧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 ②人们的饮食结构中乳畜产品比重大 |
①商品率高 ②集约化程度高 ③机械化水平高 |
①培育良种乳牛 ②注重动物疫病的防治 |
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比较 | 内蒙牧区畜牧业&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比较 |
相似之处: | 区位比较: |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有灌溉水源,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 我国内蒙有着和阿根廷相似的自然条件,如草类茂盛,有优良的天然牧场、地广人稀等 |
不同之处: | 现状比较: |
美国为家庭经营,美国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农工商一体化是其特殊区位条件;我国为国营农场。 | 阿通过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开辟水源、种植饲料,畜产品加工现代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经济效益高。我国则靠天养畜、超载放牧,草场退化沙化、生态环境恶化,畜产品商品率低、经济效益差 |
可鉴之处: | 可鉴之处: |
美国大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先进的科技;增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都是我国应学习的 | 我国应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然草场压力;改善牧区生态环境、交通运输条件;完善畜产品加工体系,积极推进牧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公司+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向商品畜牧业发展 |
我国大中城市周围的乳畜业&美国五大湖周围乳畜带 | 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农业多样化发展&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比较 |
区位比较: | 优势比较: |
美国:分布区气温较低,生长期短,不宜于种植业。但雨量较多,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我国:为满足城镇、工矿企业的需求而建立起来。自然条件较好,但零星分布,范围较小,生产机械化程度低。 | 1.澳混合农业是一种良性生态系统;2.农业可有效进行农事安排;3.还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牧羊,即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我国南方农业资源具有多样化,但市场结构具有单一性,潜力巨大 |
可鉴之处: | 可鉴之处: |
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商品市场竞争力;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生产结构,加速产品更新换代。 | 生态农业体系:我国南方山区应建设良性的林地-农田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多样化经营:南方应充分利用土地优势,发展林-草-田-塘多种经营。市场灵活性和适应性:应根据国际国内市场变化,有侧重的发展山区特色经济,提高经济效益 |
5.【知识拓展】美国本土农业专业化地区分布示意图
服
第四章 工业
1.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2.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及其判断:
工业部门类型 | 主导区位因素 | 特点 | 部门举例 | 区位选择原则 | 区位选择理由 |
原料导 向型 工业 |
原料 |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 |
接近 原料产地 |
(原料>产品)节省运费,减少损失和废弃物 |
市场导 向型 工业 |
市场 |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 | 瓶装饮料厂、家具厂、印刷厂、炼油厂等 |
接近 消费市场 |
(产品≥原料,体积增大)节省运费,减少损失 |
动力导 向型 工业 |
能源 |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 钢铁、冶金(如炼铝厂)、化学等重工业 |
接近 能源供应地 |
降低能源支出费用,保证能源充足供应 |
劳动力 导向型 工业 |
廉价 劳动力 |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制伞、制鞋等工业 | 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区 | 减少工人工资支出,降低生产成本 |
技术导 向型 工业 |
知识和技术 |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 |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 及时获取新技术,便于技术交流,利于开发新产品 |
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社会生产力发展 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科技水平提高 区位因素发展变化 市场、劳动力素质、交通运输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
市场需求变化 信息的通达度、环境标准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2)科技进步的影响
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 → 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科学技术的进步→ 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 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 → 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
(3)环境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区位选择要求 | 举例 | |
环境要求 | 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的工厂 |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
污染 程度 |
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 服装厂、玩具厂 |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 机械厂、仓储 | |
严重污染的企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 钢铁厂、水泥厂 | |
污染 类型 |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考虑风向:主导风向的下风处,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已知当地最小风频的地区,宜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处 | 水泥厂、酿造厂 |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区及河流上游,尽量布置在下游 | 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 | |
固体废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民区 | 钢铁厂、发电厂 |
4.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的形成
5.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 新工业区 | ||
典型 工业区 |
德国鲁尔区 |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 | 美国“硅谷” |
工业部门 | 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 | 瓷砖、自动化设备、食品等 | 微电子工业 |
形成时期 |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 20世纪50年代之后 | 20世纪50年代以来 |
区位特征及优势 |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较近; 充沛的水源; 便捷的水陆交通; 广阔的市场 |
无传统工业基础;大批廉价劳动力;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支持 | 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有高等院校(技术支撑);便捷的交通(机场和高速公路);稳定的军事订货 |
工业区 特点 |
一般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工业集聚而成 | 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农村 | 从业人员知识技术水平高;增长速度快;研发费用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
存在问题 |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环境污染严重;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 早期企业之间很少联系 | 土地紧缺,劳动力价格高 |
整治措施 |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调整工业布局,降低成本;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减轻污染,美化环境 | 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协作,形成一个机构完整、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 新工厂建到美国内地或东南亚、墨西哥等地 |
与我国 相似地区 |
东北工业区 | 温州地区 | 北京中关村 |
本文标题:2020年高考地理考前回归教材必备知识口袋书-人文地理(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gaokao/8803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gaokao/88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