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851年改道入江时期
黄河河槽日渐增高的结果,其下游入海出路已完全为泥沙所淤塞,不得不另找出路,这就造成了清咸丰五年(1855年)的大改道。这一年黄河从兰封铜瓦厢决口,重新回到北方,由山东利津入海。从此,淮河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黄河改道后,在淮河流域留下了一条“淤黄河”,好像一道高冈由西北向东南,隆起在淮北平原上,俨然成了一道分水岭。“淤黄河”中淮阴以下的入海故道,因为淤塞太高,淮河已不能再用它泄水,在黄河改道北上之前,咸丰元年(185年),淮水已在洪泽湖大堤南端冲开决口,自蒋坝由三河经高宝湖,再横过运河,向南流至三江营注入长江。从此,淮河即由入海改道入江,变成长江的支流。
淮河改道入江以后,并没有改变它的厄运。首先,长江虽然是条大河,但它本身的最大流量有八万多秒立米,再加淮水的流量也不小,最大时也有近二万秒立米,而且淮河和长江相距很近,一到汛期,往往同时发水,长江就无法兼收并蓄;其次,淮河唯一的出口
由三江营入江的水道比较浅窄,遇到较大洪水也排泄不及。再加上几百年来淮河受到黄河的摧残,已是满身疮夷,下游河槽淤浅特甚。洪泽湖水位又高于里下河地面好几米,因高宝湖与运河相通,运河东堤就成为重要屏障。历代统治者不是积极地扩大下游洪水的出路,而是在运河堤上设置了五道所谓“归海坝”。为了保证漕运的正常通行,每当运河超过一定水位时,就开坝放水,使苏北低洼的里下河地区尽成汪洋。
多少年来,淮河成了河南、皖北和苏北人民的一大忧患。据统计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的五百年中,全流域共发生了三百五十次较大水灾,二百八十多次较严重的旱灾,往往旱涝交错,连续发生。1929年,国民党政府成立了一个“导淮委员会”。“导淮”空气喧嚣一时,实际上都是以导淮为名,敲诈勒索,使人民遭受到更大苦难。1931年,淮水冲破运河东堤,淹没了里下河地区,受灾面积达七千八百万亩,灾民二千万,估计损失银元达五亿六千多万元。1938年,国民党政府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逼使黄河改道入淮,又一次造成淮河流域的严重灾难。花园口扒开后,黄河在中牟、开封以下的原道,很快断流。居高临下的滔滔黄水,沿着贾鲁河、颍河泛滥南流,到正阳关汇入淮河,贾鲁河、颍河河槽容纳不了,便在平地泛流,豫东的中牟、尉氏、通许、太康、淮阳、沈邱等十六个县份尽成泽国,劳动人民被淹死的达五十万人,被迫外出流亡的达五百万人。以后,黄泛的水顺着颍河河漕流到安徽,泛滥于颍河和涡河之间,遍及太和、阜阳、颍上以及亳县、涡阳、蒙城、怀远之间,并泛滥于睢水下游以至江苏境内洪泽湖、高宝湖一带,遍及豫、皖、苏三省六十六个县(市)。一千二百五十万人流离失所,死亡人数达八十九万之多。直到1946年花园口重新合龙,黄河又回到开封旧道,仍从山东利津入海为止,黄河泛滥了九年,黄水把近一百亿吨泥沙带到淮河流域,在地面上留下了三至五公尺不等的黄沙,填塞了淮河干支各流,造成五万四千平方公里的黄泛区,更破坏了淮河的水系,加重了淮河的创伤。
解放前夕,淮河已是百孔千疮,破败不堪,千里淮河,两岸“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成了人间地狱。1950年7月,淮河流域普降大雨,从河南新蔡、息县等地东下的洪水,在洪河口相遇,水头高达三公尺多,从三河尖到正阳关,东西八十公里,南北十五到三十公里内,一片汪洋,即是由于黄泛淤垫,水流不容易下泄,造成淮河上、中游特别严重的灾情。豫、皖两省受灾田地四千三百五十万亩,受灾人口一千三百四十万人。由于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对运河东堤大力抢救,才使里下河地区幸免于难。
四、解放后江、海并流时期
解放后,在治淮工作中贯彻了“蓄泄并举”的方针,在上游修建了中、小型水库四千九百多座,总库容量达三百七十多亿立米;在中游,利用城西湖等湖泊洼地修建了十多处蓄洪滞洪工程,可滞蓄洪水二百八十多亿立方米;在下游开挖了苏北灌溉总渠、新沭河、新沂河,使淮水分道东注黄海。完成了淮河入长江通道的扩大工程和分准入沂工程,使下游总泄水量达二万二千个流量。
此外,在全流域的干流和支流普遍地进行疏浚和加固河堤工程,开挖以排涝为主的骨干河道,兴建了大量沟洫配套工程和机电排水设备,开辟新的灌区。截至1976年,灌溉面积已从解放初的一千二百万亩增加到一亿亩。航运、水电、水产事业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从此,淮河旧貌换新颜,又成为造福于人的“利河”了。
本文标题:【地理高考】认识全国卷2中河道变迁频繁的淮河(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gaokao/7117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gaokao/71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