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都是露天生产的,依靠太阳的辐射热,使海水在大面积的盐田内,通过自然蒸发,逐步浓缩析盐。按产品计算,每生产1t盐需要蒸发水量100 m3以上,占进滩海水体积的90%以上;海盐生产中的蒸发面积,一般占盐田总面积的92%~95%。影响海盐生产的气象因素有蒸发、降雨、气温、湿度,以及风速及风向等。
我国海盐场多,海盐生产工艺按照生产时期可分为3个类型:
(1)一年两季旺产型淮河以北各海盐场大都属于这一类型。当地冬季气温低,为淡产季节;春、夏、秋三季气温升高,本应为连续旺产期,但由于七、八月雨量大而集中,因此生产期被分割为两段:上半年的“春晒”和下半年的“秋晒”。
(2)半年旺产期东南沿海的海盐场大都属于这一类型。当地春季回暖后,随即进入“黄梅雨季”,1~6月份降雨频繁,蒸发量低,甚至出现较大的负值。旺产期基本上在下半年。
(3)跨年度旺产型我国南海及北部湾地区的海盐场属此类型。当地冬季气温较高,雨量少,6~10月份降雨量较大,从而生产旺季成为跨年度的冬春联晒季节。
海水制盐工艺流程:
海水→纳潮→盐田蒸发制卤→盐田蒸发结晶→采盐→原盐集运→制成品盐(剩余母液送化工厂综合利用)→成品外运
海水制盐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太阳能蒸发法(亦称盐田法)、电渗析法和冷冻法。太阳能蒸发法是很古老的制盐方法,也是目前仍沿用的普遍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岸边修建很多像稻田一样的池子,用来晒盐。制盐的过程包括纳潮,制卤、结晶、采盐、贮运等步骤。纳潮,就是把含盐量高的海水积存于修好的盐田中。制卤就是通过利用太阳能让海水蒸发,浓度逐渐加大,当水分蒸发到海水中的氯化钠达到饱和时,要及时将卤水转移到结晶池中。卤水在结晶池中继续蒸,原盐就会渐渐地沉积在池底,形成结晶,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采集了。盐田制盐受环境影响很大,海水的盐度、地理位置、降雨量、蒸发量等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盐的产量。这种方法占用的土地和人力资源也比较大,需要加以改进。冷冻法制盐,是地处高纬度国家采用的一种生产海盐的技术,像俄罗斯、瑞典等国家,多用此法制盐。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当海水冷却到海水冰点(-1.8℃)时海水就结冰。海水结成的冰里很少有盐,基本上是纯水。去掉水分,就等于晒盐法中的水分蒸发,剩下浓缩了的卤水就可以制盐了。电渗析法是随着海水淡化工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制盐方法。它是充分利用海水淡化所产生的大量含盐量高的“母液”为原料来生产食盐的。与盐田法相比,电渗析法节省了大量的土地,而且不受季节影响,投资少,节省人力。例如,生产15万吨食盐,盐田法占地近500公顷,电渗析法仅需20公顷。电渗析法所需人员只有盐田法的1/10~1/20,生产每吨盐的基本投资,电渗析法仅为盐田法的1/5,卤水的纯度和浓度均比盐田法高。日本目前是世界上惟一用电渗析法完全取代盐田法制盐的国家。电渗析法制盐的工艺流程是:海水→过滤→电渗析制浓缩咸水→咸水蒸发结晶→干燥→包装成品。其中蒸发后的卤可以生产其他产品。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会采用更新更高的技术制盐,制盐业会不断地跨上一个一个新的台阶。
盐是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重要物质,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人的血清中含盐0.9%,所以浓度为0.9%的食盐溶液叫生理盐水。
一般来说,海水中的盐度变化很小,但是海水的盐度在各个不同的海域、海区是不同的,变化着的,即使在同一海区,不同深度的海水盐度也会出现差异。总的看,盐度的变化主要与海水蒸发、降雨、海流和海水混合等因素有关。人们经过研究测量,在赤道附近海域盐度低,在南北纬20°左右盐度最高,在高纬度地区盐度最低,整个世界海盐的分布呈双驼峰状分布。在地中海东部海域的盐度达39.58,红海海水的盐度达41,黑海的卡拉嗄兹-哥罗湾的海水盐度为200,而盐度最高的水域是死海,其海水表面盐度227~275;在40米水深处能达到281,为大洋海水平均盐度值的8倍。低于大洋海水盐度平均值的海域多为浅水海域,如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等,盐度最低的海域要算波罗的海了,由于降雨较多,大量陆地河流的淡水输入,以及海水交换较少等原因,致使波罗的海海水盐度多小于10,特别是在北部的波的尼亚湾,海水的盐度只有1~2,已接近淡水,这恐怕是世界海水中含盐最低的海域。
本文标题:海水制盐的方法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5524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55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