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救救我们的城市

救救我们的城市

时间:2011-05-21 18:56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北京,地铁五号线的首站天通苑北,乌压压的人群排着长队正在限流栏内一步一步地挪动,列车开过来时,队伍的前端一阵骚动,车门像漩涡的中心,将人群裹挟进去,旋即关闭,此后每经过一站,都有早已排好的长队翘首期盼,被塞满的车厢只能再容纳少数幸运冲在前面的人,然后飞速驰过,留下一双双无奈和焦急的眼神,等待下一趟车的到来。

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上班前的半小时,到了晚高峰,同样的场景会再次上演,只不过以相反的方向进行。地下的公共交通重负与地上的私人汽车拥堵叠加,成为“首堵”最鲜明的特征。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正在形成中心效应,向二三线城市蔓延,杭州、合肥、兰州等地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交通顽疾。随着城市外延的不断扩大,拥挤的交通作为显现问题,勾连出环境污染、水资源匮乏、看病难、高房价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共同构成了城市病。

蒙上阴影的城市

根据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06~2010中国城市价值报告》,六大“城市病”正给中国城市的和谐、均衡与可持续发展带来潜在风险:人口无序集聚、能源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交通拥堵严重、房价居高不下、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人口正在以每年1800万的速度增长。人口从内地流向沿海、农村流向城市、中小城市流向大城市,特别是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都市聚集。大量人口向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集中,使城镇住房需求持续增加,高房价问题日益突出。发展失衡令中国城乡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新变化,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阶层流动通道被严重堵塞。

城市中的现代生活方式、职业机遇和发展空间令无数人趋之若鹜,但现在这种文明和便利所产生的价值却正在被各种问题缠绕的病态所侵蚀,从而渐渐失去魅力和光彩,人们生活在城市之中,却不得不跳出“围城”,寻找新的幸福所在。田园成为都市人的精神依归,乡村生活变得更有感召力,抛离都市的喧嚣、驱车郊外亲近自然已经开始成为城市生活的补充和疏导。当城市只是一个住所,而不是家园时,城市病的治理已经不容缓解。

刚刚结束的“两会”上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将公共交通单独成节,并制定了城市病的治理方向。纲要提出要“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强化规划约束力,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预防和治理‘城市病’”。毫无疑问,城市病已经成为解决社会问题不可逾越的一道障碍,将是未来5年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

病灶尤为严重的特大城市也早已使出各自的招数,办法不外乎两种,一方面是“疏”,即改变城市形态和产业格局,将城市中心的功能分散,转移到周边区域。另一方面是“堵”,调控手段直指人多和车多两大问题。2010年12月,北京宣布实施交通治堵新政。上海则采用拍卖车牌的方法。2011年2月,上海车牌拍卖均价和最低价双双突破了4.4万元。一块不足半平方米的铁牌却价值四五万元,被戏称为世界上“最贵的铁皮”。

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中,北京、上海和广州分别借助奥运会、世博会和亚运会改变城市形象,使公共交通等问题有所缓解。“举办大型盛会对城市设施的改进作用是很明显的,以上海为例,上海世博会组织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地铁、轨道建设,上海地铁现在已经建成了400多公里的运营网络,比原计划提前了10~15年,已经位居世界大城市的前端,北京的环境整治也是因为奥运会而改观的。”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说。然而国际盛事并不能一揽子解决所有的问题,人口扩张的速度和日益严重的交通压力使城市功能的改造显得力不从心。
  本文标题:救救我们的城市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2896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28961.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地理备课资料:救救(1)我们的城市(1)
欢迎你对救救我们的城市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救救我们的城市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