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疑虑二:近日巨型云圈、天坑的出现与地震有关?
地震专家回应:地震主要是地球内部作用 与地表现象无明确关联
10日,南京上空出现奇怪巨型云圈,闹市区出现长5米、宽深2米的“天坑”……这些现象也引发网友的联想:“会不会与当天发生的云南盈江地震有关?”
根据南京市气象台气象专家对“巨型云圈”的调查,确认“巨型云圈”是飞机在高空中飞行形成的飞行云迹。央视“气象先生”宋英杰也在微博上证实了这一说法(《扬子晚报》3月10日)。对于“天坑”,南京市地震局科技检测处专业人员认为,此次南京闹市区地表坍塌与地表承重有关系,可能是施工空洞造成的,与地震无关。(中新网3月10日)
“巨型云圈”、“天坑”等自然现象与地震究竟有无关联?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彭克银。他表示,早期确实有一些民间的业余研究者对“地震云”等现象与地震之间的关系做过一些探索,但后来慢慢发现,他们所称的一些对应关系实际上难以成立。首先,“地震云”没有严谨准确的定义,其次,从机理上来讲也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
高孟潭对此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地震孕育发生是地壳内部、壳幔物质变动乃至核幔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否与地球表面的气候过程相互耦合,目前还没有理论和实验研究的成果。因此,现阶段还不能科学地认定某种气象现象与大地震的发生有关,有待更加深入观测、实验与理论研究。“我们也注意到气象学家秦大河院士的说法,在其知识范围内,还没有关于地震发生前气象会出现异常的科学论证或例子。”
从蜻蜓低飞预测天气,到蟾蜍搬JIA预测地震,中国古代民间积累了不少的事例和论证。这些经验经过一代代人口口相传,时至今日,在民间——也包括今天的网络上来看,依旧有不低的信任度。而现代地震研究,强调的则是数据和概率。在古时对于某一地区的准确预报,放在今天信息汇集和横向对比、统计来看,则不再有普遍适用的意义。
彭克银这样表示他对地震预报的复杂心情。因为地震是发生在地底下十几公里到几十公里,无法直接探测。“多年来,地震学家一直希望能找到一种与地震有必然联系的前兆现象,但直到今天仍没有找到。”他说,目前所有已知的地震预测方法准确率都不高,参考意义有限。
网友疑虑三: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
地震专家:统计来看,趋势没有明显变化
自汶川地震之后,玉树地震、智利地震,一个个大地震的发生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也一次次刺激着人类日益脆弱的神经,有网友甚至调侃——“地球已转为振动模式”,以缓解对于未知的恐惧。地球,是否真的进入了活跃期?
对此,高孟潭提供了一些数据来说明。2000年至2010年,世界范围内6级以上地震发生次数分别为161次、137次、140次、157次、183次、151次、153次、196次、180次、161次、173次。从频率上来看,每年地震发生的次数有一定的起伏。总体趋势来看,近年来的6级以上地震次数略有增加,但最高值发生在2007年。
在天天和地震打交道的科学家眼里,“这些担忧其实没有必要”。彭克银认为,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它正常的发展演变过程和规律。他表示,之所以目前大家感觉到地震越来越严重,其实是更多地关注了眼前,是一种直觉。如果将地震活动放在更长的历史长河来看,目前全球地震活动起伏还是正常的。
身处工业信息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21世纪的人类无疑面临一个新课题,重新认识自然灾害。研究地震近30年的高孟潭研究员这样表达自己的看法:“地震灾害,是人类必须面对的自然灾害。”一方面,通过监测、预报、预防和应急救援等综合手段,将地震灾害降低到最低的程度,这已经在很多国家得到了实践。另一方面,对于地震研究的预报研究,也需要人类集思广益,共同在攻克这个世界科学难题。
本文标题:网传“超级月球”引发地震 专家化解网友疑虑(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2582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25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