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题赏析
(2005·广东卷·第35题)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以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
【思路点拨】要“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就要知道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要“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就要选择普通常见的实验材料、简洁易操作的实验步骤和清晰明了的实验现象。
因为地转偏向力产生的条件是地球在自转和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方向有速度,所以实验材料中就必须有一物可代表地球并能反映地球自转,如地球仪、雨伞、篮球等球体;另一物就是可代表地面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如墨汁、水滴、粉笔等可显示运动痕迹的物体。
实验结论是非常清楚的,就是地转偏向力产生的现象——当观察者面向运动方向时,在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在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左偏,在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偏转。这样,实验步骤中就该考虑两种情况,一是在南半球的情境,二是在北半球的情境;而南北半球现象的差异就是因为在南北两极所观察到的地球自转方向不同——北极呈逆时针,南极呈顺时针,所以代表地球的物体就要分别做逆时针和顺时针运动。代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如墨汁,要适量地滴在球面上,为了现象清晰,最好滴在球的顶端;然后模拟地球自转,旋转球体,观察球体在逆时针和顺时针两种情况下,墨汁在球面上运动痕迹的方向。
最后,按照题目中的要求,分别写出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最好是列表(如下表);实验步骤也要分步写清楚、写完整。实验材料 排球、墨汁
①在排球顶端滴上适量的墨汁;
②正确模拟地球自转方向,逆时针旋转;
实验步骤 ③观察并描述墨汁运动痕迹的偏转方向;
④再正确模拟地球自转方向,顺时针旋转;
⑤观察并描述墨汁运动痕迹的偏转方向;
通过本实验,可证明地球表面的物体在做水
实验结论 平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
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答案】(1)实验材料:可选用有轴的球状(面)物,如地球仪、塑料球、撑开的雨伞等;墨水、清水等。(2)实验步骤:①将球状(面)物的虚拟北极点向上,在球状(面)物上滴适量的墨滴(或水滴);②正确模拟地球自转方向,进行旋转;③观察并描述墨滴(或水滴)流痕的偏转方向;④再将虚拟南极点向上,重复②、③步骤,但旋转方向与②步骤相反。(3)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证明地球表面的物体在做水平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2.解题思路
通过真题解析,从解题技巧的角度来看,总体上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
第一步:实验目的确定化。实验目的是整个实验设计的灵魂,所有实验步骤的设计都要围绕实验目的这个核心来进行。因此在实验设计前首先要认真审题,准确把握所设计实验的目的,否则整个实验设计就无从谈起。这就要“认真读题审题,领会试题要求,找准实验目的。”
第二步:实验结论唯一化。实验结论是整个实验的结果,但究竟应选用何种设计方案,则要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来确定。所以在把握实验目的之后,要细心地去分析实验原理。否则尽管实验设计得很完美,但若不合题意,还是不能得分。这就要“理解实验目的,分析实验原理,定准实验结论。”
第三步:实验材料常见化。实验材料是实验设计的主体,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若给定材料,就必须充分依据所给的材料用具;若未指定材料,就要注意有何限制性的要求,如最简单的方法。其次要吃透实验结论,根据结论中涉及到的地理事物,本着简单、普通的原则,从生活中寻找既具有典型性又能够替代的材料。这就要“弄清命题意图、吃透实验结论,选准实验材料。”
第四步:实验步骤简易化。实验步骤是实验设计的核心,在解答实验设计题中,对于实验能力的考查主要是通过实验设计的步骤来体现的,试题的分值也大多集中在实验设计的步骤上。最好的实验设计思路也要通过具体的实验步骤来体现。要合理设计好实验的步骤,一方面需要掌握一定的实验理论知识,明确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实验技能和想象能力。这就要“明白实验原理,注意实验细节,写准实验步骤。”
值得强调的是,不管实验题材如何新奇,实验设问如何巧妙,但毕竟是试题设计的载体,其解答的原理、方法、技能落实在课本中。
3.答题流程
答题的流程一般从“实验目的”、“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四个方面依次展开。
(1)实验目的,一般题目中已给出。
(2)实验材料,强调的是如何动“脑”设计实验。关键是选准实验方法,选出简单的实验器具,注意材料的普通化。
(3)实验步骤,强调的是如何动“手”操作实验,关键是写清实验具体操作步骤,注意步骤的序号化。
(4)实验结论,就是题目中要证明的地理原理,关键是要用科学、规范、严谨、简练的地理术语。
本文标题:地理实验题的解答技巧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1507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15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