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精心设计探究性课题。
选题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是整个探究性学习活动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学生探究学习中,探究性课题的确定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探究活动的成功与否。其实在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中,已经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参考课题,为课题的选择指明了方向,但在实际使用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和补充。例如:我校张老师在706班的一节探讨课,课题是探究《拉丁美洲》。张老师并没有直截了当的说出该主题,而是在黑板上画了两副图,让学生边发现边探究。在两副图的中间,老师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问号就变成了一个感叹号。在这节课中,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且有一组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前面学习七大洲时为什么没有拉丁美洲呢?”这些有创造性的问题的提出离不开老师精心设计的课题,可见老师的精心设计可以为学生指明方向,并激发学生探究的自主性。
3、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
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中,有时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而初中学生知识面较窄,对一些知识的了解并不多,很多学生会觉得无从下手,老师应该及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如:( 1)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2)提供相关的实验场地和设备;(3)提供网络资源等。比如:我上《海陆的分布》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在电脑室上,我先把学生分组,并设计了探究性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在电脑上查找,再小组讨论、分析、整合,最后评出优秀的小组,完成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三、在课堂之中进行探究性活动的实践和操作
1、根据新课的主要内容提出初学思考题(这种思考题一般在课前布置预习时提出,要求学生带着思考题预习)。它的安排顺序与新内容的教学顺序一致。如讲授“中亚”概述一节,可提出以下初学思考题。①中亚的海陆位置有何特点?②中亚的海陆位置特点对本区气候有何影响?③这样的气候特点对植被有何影响?对河湖水文特征有何影响?④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⑤农业生产特点对本区工业部门的形成有何作用?
2、学生带着思考题再学新内容。这要在引入新课后的几分钟内进行(预习时的学叫初学,上课时的学叫再学)。学生再学时,可以边思边划,可以边看边做边议,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学生再学时,教师抽查学生的初学情况,如果新授内容需要板图、板画或准备教具(幻灯、录像、挂图、模型等)的,教师也在此时作好准备。
3、回答思考题,并进行必要的演算,讲解或分析。学生做好准备后,教师就结合图形或模型适当启发学生回答,通过提问,以了解学生的思维程度。学生回答后,即可由教师讲评,也可让其他同学补充评答,教师的讲评要指出学生答题的情况,对于不完整的应帮助学生补充完整,对于有错的就及时纠错,若学生不会回答的,教师就作详细解释,学生回答完思考题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和新课内容决定是否进行讲解。
4、学生议论问题,提出不同见解。通过师生双边的学、问、答、算、讲和分析后,教师再安排一定的时间鼓励学生议论问题提出不同见解,尤其是鼓励中下水平的学生针对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模糊不清的认识,容易忽视的问题,易犯的错误和疑点、难点、重点进行讨论,大胆反问教师,让学生及时消除尚未解决的问题(学习隐患),把新课内容弄透,发展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提出的各个疑问,教师要归类给予回答,对于学生提出的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教师应给予肯定或表扬。
在初中阶段,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发现和发明,而在于通过探究活动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丰富知识,培养其良好的科学素养,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在学生探究实践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制订计划、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作出假设、得出结论,以及如何进行表达和交流等过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本文标题:初中地理学科中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1164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11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