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岛原名刘家岛。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家姓刘的父女迁到该岛,他们经地辛勤劳动,使这座荒岛渐渐出现一片生机。后来,海盗洗劫了该岛,刘家父女奋起抵抗,刘公不幸被海盗活活打死,女儿被海盗拉上船。姑娘不甘受辱,力搏海盗头目,与他一同滚进汪洋大海……。后人为了纪念刘家父女,在岛上修了刘公庙,从此这个岛就称为刘公岛了。
刘公岛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公里,面积约10平方公里。据《威海卫志》记载,刘公岛在元朝时就是海上的重要交通枢纽,为南来运粮船只停泊、避风之处。明初,为防倭寇,魏国公徐辉祖主持山东沿海的防卫,采取消极的防御措施,曾将岛上的居民全部迁至岛外,使倭寇船队一度占领该岛,并以此为据点,对威海沿岸进行骚扰和抢掠。直到万历末年,登州知府陶朗先才又招募居民到岛上开垦耕作,并在岛中高峰处设墩台,派兵防戌。清光绪年间,北洋水师以威海港为停泊舰艇之所,并在刘公岛上建筑炮台多处,修建北洋水师提督衙门、制造局、水师公所、铁码头、船坞、马路等,使刘公岛成为海上的军事重也地。当时,北洋水师拥有大小舰船50艘,最大的“定远”、“镇远”两舰都在7300吨以上。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后,因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尽管北洋水师官兵英勇善战,终于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刘公岛上洒满了斑斑血泪。
刘公岛青松覆盖,群峰连绵。主峰旆顶山,山势峻峭,耸立中央,其他诸峰拱卫其侧。有些山头上,经历甲午风云的炮台遗迹尚存。山后峭壁临海,山岩参差如林,山前平缓。山麓一带,亭台楼阁和一幢幢幽雅别致的建筑物,屹立海边,构成了美丽的岛上街市。
在街市正中,有一座引人注目的古典建筑群,它就是北洋水师提督衙门署。衙门署高居危岩,依山傍海,十分壮观。高大的朱漆大门两边,有两座乐亭屹立东西两侧,为庆祝大典和迎送贵宾而设。署内三进庭院,占地1万平方米,是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和他的副官、参将们坐镇议事之处。提督署第一进院的西厢,设展览室,陈列着甲午海战中英勇抗击强寇的英雄们的一幅幅遗像和历史照片。人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北洋水师“致远”号舰管带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英勇不屈,同全舰士兵一起为国捐躯的动人事迹。
在街市西端,一座飞架海中的铁桥,巍然屹立,它就是北洋水师的铁码头。如今停靠着一艘艘我国自制的崭新军舰,刘公岛真正成了海上的堡垒。
本文标题:刘公岛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zgly/shandong/81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zgly/shandong/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