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铃响了,我夹着课本,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了教室。
教室里特别安静,我习惯地把教室扫视了一圈后,笑了笑,说:“孩子们,这次作业许多同学都全对,我非常高兴。老师现在重点说说每课一练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请大家翻开……”边说着,我边打开投影仪。
“老师,林xx没有每课一练。”一位小女生高声嚷着。
“怎么回事?”我走进林xx的身边,“你的每课一练呢?”
“我……我放在家里了。”
“做了吗?”
“做了。”
“肯定?”我加重语气问。
“肯定。”林xx边咬着指甲边说。
“好吧,我相信你!”
“老师,他已经好几次没有交每课一练了!”语文大组长高举着小手,说道。
“那……打个电话叫妈妈送来,好吗?”我边说边把手机递给他。
“我妈不在家。”男孩涨红了小脸辩解。
“好吧,我们先讲评,你先跟同桌一起看看。”其实到这儿,久经“生场”的我们已经明白了,我也不再追问了。
下课了,我立刻把林xx叫到跟前,询问每课一练完成的真实性。无论我怎样追问,他都是给我肯定的答案。哪怕我用了“脉搏测谎”技术,已经知道他在说谎了,他还能“坚贞不屈”的回答。
无奈,我拨打了他妈妈的手机,请她来校一趟。与此同时,他的同桌也在他的书包找到了那“久违”的每课一练。
看到此景,他也愣住了。我随手一翻,不用说,这结果,你懂得。
他妈妈一到场,我就跟她叙述了事情的原由。妈妈批评了他,并想通过带他回家的方式威胁他,哪知不说还好,一说这孩子就抱着我们教室的门框不走了,嘴里嚷嚷着:“我不走,我死也不走。”
奈何他妈妈软硬兼施,他就像“钉子”一样死抱着门框。他妈妈无计,我只好先请她回去。
他妈妈走后,我近身向前,他立刻转身就逃。还好我眼疾手快逮住,并把他逼到门后三角区的位置(为防止他跑出教室),只见他打起了“降龙十八掌”,双掌在空中不停的挥舞着,我无法近身。此时我心想:应采取学生“过激行为”事件中的处理方式----在事件发生时,宜冷不宜热。现在,我跟他说什么,都没有任何的教育效果。我静静地看着这架势好一会儿,他的“掌风”终于有些减弱。我想:此时,可以好好跟他谈谈了。哪知我才一开口,“我不想听你废话!”就被他这一句硬生生的顶回来了,他紧紧地捂住自己的耳朵。
这时,身边聚集的学生越来越多,他这一行为明白着就是向“我们的师道尊严”挑衅啦,其他学生嘘声一片。我深吸一口气,先把周围的学生请走。
“你是不是觉得你这样的行为很勇敢,很了不起了。”“你是不是觉得你这样的行为可以配得上语文组长的职位?”“你知不知道你今天的表现令老师和喜欢你的朋友很失望!”接连几句的反问,也许触到了他的敏感点,他蹲下身子哭了。(平常这孩子很在乎他的朋友,是个十足爱面子的人。)此时,我也蹲下身子,摸摸他的头说:“其实,留在邱老师的心目中你依然是一个乐于助人,聪明懂事的孩子,我喜欢你!我喜欢平常的你!”
孩子抽搐着。
“敢作敢当,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任,这样的行为才是勇敢的,这样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男子汉。这样的孩子大家才会喜欢与他交朋友。”
孩子嚎啕大哭。
我知道,我的教育起效果了。
上课了,在课堂上,我让他的朋友们说说,你想对林xx说什么,在孩子们的劝告下。他再一次失声痛哭。
一场风波终于过去了,我松了一口气。同时我不得不庆幸自己及时的处理了这一次事件。(事后得知,这孩子在家里经常用死相胁他母亲,家人都很害怕、担心他。)
是呀,正如李秀娟老师在她论文中谈到师爱是包容———“一个也不能少”。师爱是责任———“一点也不放松”。师爱是艺术———“心与心的沟通”。
师爱不同于父母的慈爱,它肩负着社会、家庭的重托,应该是理智的、严格的,因此决不能为了“爱”而去“纵容”、“溺爱”。 师爱不只是付出,不只是关怀,更不是“施舍”。师爱应该是心与心的碰撞,是彼此的尊重。只有讲究策略和艺术,走进学生心灵的爱才能了解他们真正需要什么。把爱在不经意间传递给他们,润物细无声。师爱无边促成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