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医学地理图的编制
医学地理图的编制在医学地理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表现有关研究成果不可缺少的手段,而且它本身也是构成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地理情报资料系统的完善,使医学地理图的编制有了长足的进展。以下仅从医学地理图的编制意义、发展特点和编制情况作简要的介绍。
(一)编制医学地理图的意义
在医学地理图的编制中,最主要的是疾病分布图及其有关环境要素图的编制,它们是人类对疾病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医学地理图编制的重要意义,首先是能一目了然地阐明许多疾病现象和它们的地理分布规律。如疾病空间分布的范围、疾病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模式、疾病死亡率在空间分布中的特点等。其次,医学地理图的编制能为病因探讨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依据。因为用制图方式进行地理比较,往往是进行病因分析的重要基础之一,它能为进一步进行病因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假设。如早期在美国流行的黄热病,医学地理分布图的编制为其病因的突破起过重要作用。近期世界各国对癌症和心血管病的研究,也是通过医学地理图的编制才提出了各种病因的假说和线索,尽管对它们的证实并不是十分简单容易的事,但其价值已为人们所公认。例如我国食道癌、肝癌等癌症已清楚地看到,它们的地理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亚洲食道癌的高发区呈带状分布,它从中东延伸到阿富汗、原苏联中亚、西伯利亚部分地区,蒙古和我国北部,都是降水量较少的地区。而肝癌却相反,它主要分布于气候湿热的赤道和暖温带附近,而寒温带和寒带地区较少见。我国肝癌分布的总的特点是:南方高于北方,东部高于西部,东南部沿海高于内地,温暖、潮湿、多雨、低洼、江河三角洲或沿海岛屿地区,肝癌发病率较高。这就导致人们考虑到霉变食物,尤其是黄曲霉毒素与肝癌发病的关系。动物试验也已证实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诱发动物肝癌的毒素。此外,我国的克山病、大骨节病、甲状腺肿瘤等地方病的医学地理图的编制,也证明了这一点。第三,医学地理图的编制能为因地制宜预防疾病和保护健康提供科学依据。例如根据医学制图所阐明的疾病和地区差异,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此外并能为地区的健康规划的制订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二)医学地理图的发展
医学地理图最早主要是用以表现疾病的分布的,据研究,1778年美国萨门(Seaman)是最早编制疾病地图的学者,他首先编制了纽约的黄热病分布图。以后,C.昆维尔(Quviere)于1820年用同样的方法编绘了纽约黄热病图,两者不谋而合地证明了黄热病与特殊的环境因素有关,从而为病因探讨提供了线索。18世纪末,在地理学、医学、统计学、地图学等多方面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医学地理图的编制有了很大的发展,其特点为:①早期制图以传染性疾病为主,以后转向慢性-变性疾病。早期医学地理图绘制的内容大多属于鼠疫、霍乱、黄热病、伤寒、天花、登革热等一类烈性传染病以及某些生物病因的地方病。由于医学对控制这些疾病所取得的进展,医学制图的兴趣又转移到癌症和心血管等疾病,这与一些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环境污染等原因有一定的联系。②从研究的范围来看,最早的制图以局部地区为主,随着资料的积累,范围逐渐扩大到国家,以致全世界。全球性制图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不少图空白极多。近年来,由于探索发病原因和发病规律的需要,医学制图也同时有向小规范、小单元深入发展的趋势,如对一个城市或一个乡镇,甚至街区的医学地理图的编制。③从制图的技术来看,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虽然萨门的点值法在某些情况下仍不失去其使用价值,但在资料充实的情况下就远不能充分和准确地表现其丰富的内容。因此需要对病情资料做科学的处理。1852年德国傅德曼(Patarmaun)首先用自然死亡率来绘制英伦三岛的霍乱病地图,但由于自然死亡率未考虑到不同地区年龄组不同所引起的误差,为纠正这种误差,采取了标准化死亡率(SMR)制图。英国医学地理学家豪(Howe)曾为此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后来,为了进一步考虑人口地区差异过大所造成的影响,又采用了人口学的基础地图。1959年波兰的高诺斯基(Cho-ynowski)以泊松分布为基础,开创用概率方法编制脑瘤地理分布图。以后华德(White)应用此法编制白血病地图,麦克格拉逊(McGlashan)编制了塔斯马尼亚的慢性局部缺血性心脏病概率分布图,南非特兰斯卡地区食管癌概率分布图(1978),与此同时,还编制了澳大利亚五种特殊死亡原因的等值区域线图和人口统计基础地图。1975年美国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自动化制图,表明医学地理制图技术手段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④从制图的规模而言,比较大而有系统的医学地理图集主要在战后编制而成。而医学地理图集的出版,标志着医学地理学的研究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⑤医学地理图的研究,在全球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总的来看,英、德、美等国研究比较充分;其次为日、前苏联、法、澳等;中国在最近十多年来也有长足的发展。另外,由于西方国家的参与,对部分非洲国家和南亚国家的某些疾病制图也取得一定的成绩,其中热带病的制图受到了各国的重视。
(三)医学地理图集的编制
医学地理图集根据其内容来看,可分为世界图集、国家图集和区域或地方性图集三类。图集的特点是具有系统性和多样性,给人以连贯的图像,用以说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1.世界范围的医学地图集
主要的有二种:
(1)“世界流行病图集”(1952,1956,1961)。由袭茨(Jusatz)及其汉德堡科学院地理医学研究所的同事们编制的。该图集有120幅图,其中有许多图包括好几种图型。如鼠疫图既有用箭头表示的流行路线图,用荫影表示的不同分布区图,又有表示季节性死亡率的柱状图。
该图集所涉及的疾病有:伤寒、副伤寒、霍乱、布鲁氏杆菌病、猩红热、鼠疫、白喉、回归热、脊髓灰质炎、天花、登革热、恐水病、沙眼、阿米巴痢疾、钩虫病、丝虫病、麻风病、疟疾、黄热病、昏睡病、血吸虫病、营养缺乏病等。
(2)“世界疾病图集”。由美国医学地理学家J.梅(May)编制,于1950~1955年间分幅由“地理评论”杂志出版。
从学术和制图水平而言,该图可与上述图像相比美,而由于该图集采用折叠图,适于流通,又在杂志上发表过,因此为世界广泛采用,声誉较高。该图像不少图采用线网法和符号法表示。主要涉及的病有脊髓灰质炎、霍乱、疟疾、登革热、鼠疫、麻风、克立次体病、螺旋体病等。
2.国家范围的医学地图集
(1)“联合王国疾病死亡率国家地图集”,主要由豪(Howe)编制。
(2)“澳大利亚1959~1963年标准化死亡率图集”。
(3)“澳大利亚1964~1968年标准化死亡率图集”,以上两图集均由列孟斯(Learmoth)等编制。
(4)“乌干达疾病图集”,于 1968年由 Langlands, B.W.编制。
(5)“中非疾病地图集”,由Mcglashan编制。
(6)“美国国家癌症图集”,1975年编制。
(7)“比利时癌症分布图集”, 1975年编制。
(8)“日本癌症死亡率图集”,1977年由成年人疾病流行分布研究委员会编制。
(9)“西德癌症图集”,由弗里采尔(Frentzel)等于 1979年编制。
(10)“印度保健地图集”。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恶性肿瘤地图集”,李冰主编,1980年出版。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血吸虫病地图集”,钱信忠主编,1985年出版。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口地图集”,何慧德主编,1986年出版。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病与环境图集”(中、英文对照),谭见安主编,1989年出版。
(15)“中国人口主要死因地图集”(中、英对照),周有尚主编,1990年出版。
3.区域或地方性范围的医学地图集
我国各省区在70年代后期曾出版过不少肿瘤地图册,作者手头就收集有“江苏省肿瘤地理图册”、“云南省恶性肿瘤分布图”、“浙江省肿瘤地图册”以及“舟山地区恶性肿瘤死亡回顾调查图集”等。作者本人则于1980年编制了“上海市郊癌症地理分布图”,共有彩色图七幅,包括9胃癌、肺癌、肝癌、食道癌、子宫癌、肠癌及所有部位地理分布图等,曾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在国际上,原苏联编制的“外贝加尔地图集”内容较为丰富,其中包括有如下的内容:(1)疗养地、疗养所、矿泉分布;(2)地球化学病;(3)医学地理区划综合图;(4)媒介螨分布图;(5)医务人员、病床分布图,相对人口密度图;(6)病原宿主、疾病载体图;(7)节枝动物图、动物地方病图。其他如东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等地也编制了类似的医学地图集。
总之,开展医学地理学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项保护环境,控制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因为通过医学地理的广泛研究,可确定或发现危及人体健康的主要疾病的分布规律及其致病原因,这就为我们找到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途径,而这些是需要有一支相应的医学地理科技队伍才能完成的。
本文标题:医学地理图的编制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yi/2372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yi/23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