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地理 > 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自然结构(4)

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自然结构(4)

时间:2010-01-29 03:23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二、几种重要的天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寒潮、梅雨、台风是我国重要的天气气候现象。它们的形成、变化构成了我国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

  (一)寒潮

  寒潮是冬半年危害较大的大规模天气现象。它起源于北极地区的冷空气,当迅速南移时其前缘即为寒潮冷锋,常使沿途剧烈降温、风速猛增、出现霜冻,偶而伴有雨雪天气。我国气象台一般用日均温的过程总降温高于10℃和温度负距平的绝对值高于5℃,或者过程总降温高于7℃和温度负距平的绝对值高于3℃作为标准,根据寒潮影响地区的大小,分别定义全国性寒潮和区域性寒潮。在冬季,平均大约10天左右就有一次冷空气爆发南下的过程。

  侵袭我国的寒潮路径主要有四条(图2.1.11):西方、西北方、北方和东北方。其中以西北方路径为最多,约占60%,其源地为新地岛以西的北冰洋上空,势力较强。其次为北方路径,约占19%,冷高压从泰梅尔半岛附近南下,经蒙古国西部进入我国,势力也较强,再次为西方路径,冷空气首先侵入新疆,然后经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侧南下,影响范围广。东北方路径约占7%。

  我国每年出现寒潮的次数平均约6次,但各年差异很大,寒潮出现最多的年度达10次,出现最少的年度仅2次。11月出现寒潮的次数最多。秋末和初春由于西风带的活动和调整,寒潮出现次数也较多。

  由于地形及海陆分布的影响,冬季在亚欧大陆东岸形成强大的东亚大槽,我国正位于槽后,强盛的西北气流引导低层高纬冷空气由西伯利亚南下入侵中国,而冬季的西伯利亚是北半球最寒冷的陆地,因此入侵我国的冷空气很强,其中不少达到寒潮的强度,使中国成为同纬度最冷的地区。

  寒潮的侵袭,往往在不同地区造成不同程度的灾害,很多地区出现的冻害,低温冷害,对农业常造成巨大损失,当寒潮伴有暴风雪时,还给牧区造成严重灾害;在黄河以南出现的冻雨,也会给交通、通讯、工业带来破坏。

  (二)梅雨

  梅雨是初夏季节在江淮地区经常出现的一种大范围的降水气候特征。主要发生在巫山以东,北纬26°~34°的地区,每年初夏,江淮地区有一段时期降水充沛、相对湿度大、云量多,地面风力弱的连阴雨,称为“梅雨”或“霉雨”。

  初夏,行星风带显著北移,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北移到北纬20°附近。这时大陆低气压已加强,而且青藏热低压形成,西南季风加强,但中纬度的冷空气仍常常南下,锋面发生波动形成江淮气旋,造成江淮流域降雨(图2.1.12)。

  每年大致于6月“入梅”,到7月上旬“出梅”,一般持续一个月。但每年情况不同,入梅早时可在5月中下旬,晚时可迟至7月初,前后相差40天。出梅可早在6月中旬,晚到7月底,甚至8月初,前后相差一个半月。

  梅雨时期的天气形势有几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梅雨形势稳定,雨量集中,易造成内涝和水灾,例如,1931、1954、1969、1980、1991年是江淮流域的多水年份;另一种是梅雨很不稳定,天气系统变化快,雨区范围变动大,旱涝现象不突出;还有一种是降雨锋系很快北移,出现空梅或少梅,例如,1934、1958、1965、1978年即为空梅年份,1978年梅雨期仅7天,降水量仅为梅雨期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3。

  梅雨期间的相对湿度很高,6月中旬至7月上旬都在84%~86%左右。

  由于影响梅雨的因素很多,各年梅雨起迄日期、持续时期、降水强度均有很大差别,梅雨正常年份出现概率仅占24%左右。

  (三)台风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南地区均直接或间接受台风影响而产生暴雨。沿海各省市最大雨量的影响系统是台风。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强烈的气旋性涡旋。中国南海北部、台湾海峡台湾及其东部沿海、东海西部和黄海均为台风通过的高频区。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形成于北太平洋西部加罗林群岛海区,少部分发生在我国南海海面。台风的形成与热带洋面上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侧存在赤道辐合带和东风波,促使大量湿热空气上升而释放潜热有密切关系。

  据1949—1992年统计,北太平洋西部平均每年生成台风28个,但各年变化很大,1967年生成台风40个,1951年仅生成20个。在我国沿海登陆的台风次数平均每年7个,1971年登陆台风12个,1951年仅3个,可见登陆台风数各年间差别很大。

  台风生成集中于夏秋季。在我国登陆的台风主要集中于7~9月,这3个月登陆台风频率各占26%,占全年总数的78%。

  台风登陆的地区几乎遍及我国沿海各省,但主要集中于浙江以南各地,其中在广东登陆占39%,台湾占23%,海南占21%,福建占7%,浙江占5%(图2.1.13)。

  台风在移动过程中,随着环流形势和地形条件往往发生转向。登陆后移动逐渐变慢,强度减弱,登陆时风力一般在20~30m/s左右,但在洋面上风力很大,强台风最大风力速达100m/s,登陆时仍可达50~80m/s。例如,5904号台风,在台湾登陆时风速达80m/s。台风来临时带来的降雨量一般为100~300mm,多时可达500~1000mm以上。1975年8月7503号台风登陆,深入内陆,低压持续时间较长,使台、闽、浙、豫等10省出现暴雨,在河南驻马店地区形成特大暴雨,暴雨中心泌阳3天的降水量为1605mm,林庄12小时雨量竟达954.4mm,郭林24小时雨量达1054mm,成为我国大陆上最高的暴雨记录。又如1967年台湾受6718号台风侵袭,新寮24小时最大雨量达1672mm,3天降水量高达2749mm。

  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严重。例如,7503号台风特大暴雨引起山洪爆发,河南两座水库大坝溃决,淹没农田113×104hm2,京广铁路被冲毁100多km,死亡数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1969年7月28日,6903号强台风在广东惠东登陆,最大风力12级以上,狂风巨浪将50多吨重的船只抛上陆地几十千米,汕头、澄海等地受淹,街道水深1~4m,淹没农田9万多hm2。另方面,台风雨往往可以解除江南伏旱,也有利于农业生产。在我国沿海诸省中,台风雨在年降水量中占有重要地位,大致在温州以南占20%以上,尤其是7~9月台风雨的比重很大,在福建沿海和浙江南部可占50%左右,两广沿海地区占30%以上。

  三、对我国气候的评价

  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气候类型多样,具有适于不同种植制度的气候资源。

   1.从世界范围看,在北纬20°~30°的亚热带光、热资源丰富,但降水稀少,形成著名的回归干旱带。在这一地带只有我国南方、印度恒河流域等地区气候湿润,成为文化起源久远、农业发达的地区。

  在北纬30°以北的温带地区,只有我国东部在作物生长季节温度最高,降水最多,水、热、辐射的高值期重合,使这里的夏季具有亚热带的气候特点,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单季作物的种植线在我国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偏北,例如,水稻生长可以达到黑龙江省的北部,棉花种植可以达到新疆北纬45°,是世界水稻、棉花分布的最北位置。

   2.我国种植制度具有多样性,这与我国气候资源丰富和类型多样密切相关,例如,按积温划分,≥0℃积温4000~4200℃为一熟带和二熟带的分界线,≥0℃积温5900-6100℃为二熟带与三熟带的分界线(图2.1.14)。在我国东南部地区,≥0℃积温4000~4200℃以上(≥10℃积温3600~4800℃地区)是小麦、玉米两熟为主的地区,≥10℃积温5000~5500℃可成为双季稻三熟地区(图2.1.15,见书末插页)。全国种植制度气候区划中按热量条件划分为一熟、二熟、三熟带。但是由于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或地形、土质的影响,在同一热量熟制带中可能出现多种熟制的情况,例如,一熟带中,由于地形、水分供应的差异性,往往出现二年三熟的情况。能种两季或三季作物的地区,仍需灌溉补充水分的不足。

  3.山区面积大,类型多,气候条件复杂,构成了我国气候资源的又一重要优势。全国山地县约占68.7%,山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的40%,占全国林地面积的90%,占全国草场面积的54%。山区由于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了复杂的立体气候。就一个山体说,气候变化受海拔高度、坡向、下垫面状况的影响,一般每升高100m,年平均气温下降0.51℃,≥10℃积温减少170℃,生长期减少4~6天。降水量在一定高度内呈递增趋势。因而山地出现河谷热、丘陵暖、山区凉、高山寒的气候特点,构成了山区立体农业的分层布局。我国西南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尤为明显,云南低纬度山区由低地到高海拔出现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到寒温带等多种农业气候带,这是云南成为“生物王国”的气候原因。

   4.我国气候也有一些明显的不足。冬季我国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区普遍偏低。东北北部1月平均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平均偏低14~18℃,黄河流域偏低10~14℃,冬季气温偏低,不利于多年生作物越冬。

  另外,我国气候年际间变化大、旱涝、低温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是造成农业大幅度减产的重要因素,据估计,每年因气候灾害减产平均达150亿kg以上,重灾年份甚至可达300亿kg左右。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和最大可能地防御减轻气候灾害是重要的任务。
  本文标题: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自然结构(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di/1060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di/10606.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自然结构(4)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自然结构(4)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