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土壤地理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土壤地理学 > 土壤发生学分类

土壤发生学分类

时间:2010-01-29 03:30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二节 土壤发生学分类 

一、引 言

土壤发生学分类的理论基础是道库恰耶夫的土壤形成因素学说。道库恰耶夫认为,土壤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历史的发展紧密联系着的。成土因素的发展和变化制约着土壤的形成和演化,土壤是随着成土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由于成土因素,特别是气候和植被,具有地理分布的规律性,因而土壤的分布也表现出地理分布的规律性。基于这一思想,土壤划分是以土壤形成和演化的地理环境作为主要依据之一,这就形成了地理发生学分类。伊万诺娃(Иванова)继承和发展了地理发生学分类。随后许多学者虽然基本接受了道库恰耶夫的上述见解,但感到其中有不完善的地方,他们作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补充,侧重点不同,又派生出许多不同的发生学分类体系。

威廉斯认为,土类是统一土壤形成过程中的阶段环节,并以这种思想指导分类,这就形成了进化发生学分类。格林卡(Глинка)、扎哈罗夫(Захаров)的土壤分类是以土壤形成因素为依据的,而成为因子发生学分类。柯索维奇(Косович)、盖德罗伊茨(Гедройд)的土壤分类是以土壤内在特性为依据的,成为特质发生学分类。波雷诺夫(Полынов)的土壤分类是以土壤由碱到酸的阶段发育为依据的,成为阶段发生学分类。柯夫达(Ковда)的土壤分类是以土壤生物地理化学过程为依据的,成为历史发生学分类。

现代土壤发生学分类强调坚持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三结合的分类原则。下面以前苏联土壤分类为例来阐述土壤发生学分类制的观点和分类方法。

二、前苏联土壤分类

 

前苏联土壤分类中影响最大的是地理发生学派,又称生态发生学派。伊万诺娃在1976年出版了《苏联土壤分类》一书,该书中所拟的分类系统代表了前苏联地理发生学派的思想,并已逐步成为全苏统一的土壤分类系统,以下对这一分类系统作初步介绍。

(一)分类的基本原则

伊万诺娃的分类系统以土壤发生学为理论基础,以土壤形成条件、过程和属性(包括土壤形态和微形态特征、土壤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矿物以及生物特征等等)相结合作为土壤分类的依据。

(二)分类单元及其划分原则

伊万诺娃的分类系统中共分土类、亚类、土属、土种、亚种、变种、土系、土相等8级,各分类单元的划分原则如下:

1.土类 大的土壤组合。同一土类是发育在相同类型生物、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下,具有明显一致的土壤形成过程。同一土类具有以下的共同特征:①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及其转化与分解过程同属一种类型;②矿物质的分解和合成以及有机-无机复合体有相同的特征;③具有同一类型的物质移动和聚积的特征;④具有同一类型的土壤剖面构型;⑤在土壤肥力培育方向和农业利用上是相同的。

2.亚类 土类范围内的土壤组合,是土类间的过渡级别。不同亚类在土壤形成的主要和附加过程上有质的区别,在每亚类中提高与保持土壤肥力的措施更为一致。亚类划分主要是考虑成土过程以及与亚地带或自然条件过渡相关的情况。

3.土属 亚类范围内的土壤组合。其形成特点取决于地方因素的综合影响,如基岩和成土母质的化学特性、地下水的化学特性等,同时也包括土壤形成的继承性,这些特性是在过去自然历史时期的风化和土壤形成过程中造成的,故与现代的土壤形成不一致,如某些残留的层次(腐殖质层、灰化层、片状层等)。

4.土种 土属范围内的土壤组合。它是按主要成土过程发展的程度(如灰化过程、腐殖化的深度和过程等)划分的。

5.亚种 土种范围内的土壤组合。根据土种发育的数量程度划分,如弱碱化、中碱化、强碱化;弱盐化、中盐化、强盐化等。

6.变种 按土壤机械组成划分。

7.土系 根据母质特性、盐分积累特性或泥炭积累特性等划分。

8.土相 根据水蚀、风蚀和残积、冲积等划分的土壤组合。

(三)分类系统的编排

《苏联土壤分类》书中所拟分类系统的安排,首先是按水热条件、风化作用和生物循环特征,把前苏联的土壤类型归入9个主要的生物气候(带)省,在每个生物气候省中又按自成土、半水成土、水成土和冲积土的顺序分别排列各有关的土类,如表3-2,在每一土类内都作了直至土相的各级划分;第二,耕作土壤和自然土壤的分类同置于统一分类系统中,其中受耕作影响大的都列为独立的土类,受耕作影响小的则在土种的划分中反映出来;第三,为了便于今后土壤分类逐步走向定量化、标准化,在分类表之后,附有12个附表,在这些附表中,对土壤的水热条件、形态特征、机械组成、盐基状况等,都提出了数量指标和划分标准。该分类系统在9个生物气候省之下,共分出 118土类, 424亚类, 478土层, 460土种等。

(四)土壤命名

伊万诺娃分类系统的命名原则,仍然采用道库恰耶夫建议的连续命名法,即在土类名称的前面加上亚类的形容词,亚类名称之前冠以土属或土种的形容词,依次逐级连续拼接。

由上述可见,前苏联土壤分类贯彻发生学原则,各级分类单元,特别是高级的分类单元,按土壤的发生演变规律来划分,采用演绎法,逐级细分,其间的关系清楚,系统明确。但本分类制虽是以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三方面为依据,然而侧重于成土因素,尤其是生物气候因素,而对土壤本身属性注意不够,分类指标不具体。同时侧重研究中心地带的典型土壤类型,而对过渡带土壤类型注意不够。有些土类间的指标界限不很严格,定量化程度不高。因此本分类制只停留在定性描述或半定量阶段,不能适应当前土壤分类向计量化方向发展的要求。而且由于过分强调地带性因素作用的结果,导致非地带性土壤从属于地带性土壤的偏向,造成土壤带与自然带混同的后果。对耕作土壤虽然有所注意,但重点仍放在自然土壤上。土壤命名采用连续命名法,虽然从名称上可以把各级分类单元的基本特征反映出来,但有冗长之弊,不便应用。


  本文标题:土壤发生学分类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turangxue/1090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turangxue/10905.html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土壤发生学分类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土壤发生学分类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
    推荐土壤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