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的土壤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的土壤 > 青藏高山草甸-草原土壤区域

青藏高山草甸-草原土壤区域

时间:2010-01-29 01:15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本区域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其主要特征是高、大、新。高,即高原面海拔高达3000~5000米。耸立在高原边缘的巨大山系,海拔在6000~7000米以上,横亘于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为世界最高峰。大,就是面积巨大,近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20.39%。新,就是形成的年代新,最近300~500万年才隆起而形成的。

  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气候变冷,影响土壤的形成和植被演变,也为第四纪冰川的发育提供了条件。现在广泛分布着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原土、高山草原土和高山漠土等。

  由于地势高,大部分地方热量不足,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上(占总面积2/3),没有绝对无霜期,谷类作物难以成熟,只宜放牧。东部和南部海拔4000米以下地区,≥10℃的积温可达1000~2000℃,可种耐寒喜凉作物,如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等,一年一熟。但应指出,这里空气稀薄清新,太阳辐射强烈,白天增温快,晚上降温也快,气温日较差大(20℃上下),而年较差却不很大,这均有利于作物的生长,所以小麦和青稞能种到海拔4000米以上,亩产达500公斤以上。春小麦最高亩产曾达850公斤,种植高度达海拔4260米;青稞最高亩产曾达520公斤,种植高度达4750米。

  本区域牧场广阔,天然草场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0%。在高原的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土壤主要为亚高山草甸土和高山草甸土,草甸植物覆盖度大,产草量高,为优良牧场。在西北部地区,土壤主要为亚高山草原土和高山草原土,草原植物覆盖度小,耐牧性也较差。区内牲畜以耐高寒的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为主。在东南部低于高原面的峡谷,有大片天然森林,是中国仅次于东北的第二大林区。

  青藏高原地广人稀,绝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半开发或未开发状态,今后土壤的利用方向应是以牧为主,农林牧结合,应防止草场退化,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大力建设全国性的牧业和林业基地,发展自给性农业。

  青藏高原地域辽阔,区内土壤类型组合及利用状况仍有甚大差异,现分3个土壤区略加说明。

  1.青藏东南部亚高山-高山草甸土区

  本区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广大的“切割高原”,以及雅鲁藏布江河谷与藏南高原。“切割高原”有许多自北向南的河流,将高原面切割成许多峡谷,其高差达1000~3000米以上。区内比较湿润,年降水量500~800毫米,自南向北递减。高原面上分布着具有草皮层的亚高山草甸土和高山草甸土,草甸植物较密,是良好的牧区。峡谷分布着山地褐土、山地棕壤和山地暗棕壤,保存有较好的天然林。主干河流的谷底才有农业。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海拔3500~4100米,土壤为山地灌丛草原上,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年日照2900~3200小时),无霜期120~150天,年降水量虽只400毫米左右,但能引水灌溉,很适合耐寒喜凉作物的生长,小麦亩产多在200公斤以上,而且亩产有超千斤的。河谷南部的藏南高原,地势较高,海拔4400~4600米,气温偏低,无霜期只有60天,土壤以亚高山草原土为主,多用于放牧。但河谷气温稍高,局部引水灌溉,从事农业生产。农区小而多,呈条状或块状分布在牧区内,形成农牧交错。

  总之,本区除以牧业为主外,峡谷林业亦占有重要位置。今后应防止草场退化,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发展自给性农业。

  2.藏北亚高山-高山草原土区

  本区属于藏北内陆湖区,通称羌塘(“北部旷地”之意)高原,东西长约2000公里,南北宽约700公里,平均海拔4500~5000米,高原形态完整,除了边缘地区几条东西向的高大山系外,高原内部主要是连绵起伏的低山丘陵,其间分布着连片的宽坦盆地与谷地。盆地中有众多的盐湖。由于地势高亢,气候寒冷而干旱,最热月平均气温仅6~10℃。年降水量在200~400毫米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生长稀疏的草原植物。
  本文标题:青藏高山草甸-草原土壤区域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turang/499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turang/4995.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青藏高山草甸-草原土壤区域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青藏高山草甸-草原土壤区域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
推荐中国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