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现代天气学原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现代天气学原理 > 地形影响

地形影响

时间:2010-01-29 03:26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3.3.4 地形影响

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不仅有热力作用,也有动力作用。如亚洲的青藏高原,北美的落基山这样的巨大地形,对大气环流有明显的动力作用。当气流爬越高原或山脉时,在迎风坡常形成高压脊,在背风坡形成低压槽。

冬季,青藏高原对东亚大槽的动力作用影响如图3.23所示,地形能迫使气流绕行,如冬季,纬向西风带气流流经青藏高原时,由于地形动力作用,气流分为南北两支,北支绕过高原由于地形摩擦作用形成反气旋性切变,故新疆北部和蒙古西部一带,经常有高压脊出现;南支西风在高原南部形成孟加拉湾低压槽。其槽前的偏西南风气流又受地形摩擦作用而减弱,具有气旋性切变,常导致低涡产生。故冬春季节我国西南地区因处于孟加拉湾地形槽前,低涡活动特别多。冬季,高原相对于四周自由大气是个冷源,它加强了高原上空大气南侧向北的温度梯度,使南支西风急流强而稳定。其南侧的地形槽槽前的暖平流,是中国冬半年东部地区主要水汽输送通道,强的暖湿空气向中国东部地区输送,是造成该地区持久连阴雨的重要条件,也是昆明准静止锋和华南准静止锋能长久维持,以及东海气旋生成的重要条件之一。

    夏季,高原对四周的自由大气是个热源,它使高原上空大气的水平温度梯度在高原北侧增大,在高原南侧水平温度梯度由高原指向南,因而改变了方向。根据热成风原理,高原南侧西风减弱,北侧西风加强。当加热到一定程度时,高原成为一个巨大的热源时,由于高原南侧温度梯度作用,高原南侧西风消失而为东风所取代,形成了东风气流中全球最强的强风速中心。高原这个巨大的热源使它上空的大气几乎在整个对流层内都呈对流性不稳定,及高温和高湿。接近高原的近地面层基本上是个热低压,使得对流层中部(50hPa)等压面上的副热带高压带在此断裂。热低压中由于气流辐合产生大规模的对流活动,把地面的感热和高湿、高温空气释放的潜热带到对流层上部,在对流层上部和平流下部形成一个巨大的暖性高压,称为青藏高压。青藏高压在150hPa最强,500hPa等压面属于过渡层,近地面的热低压可延展至600hPa。高压内部为上升气流,这种上升气流,到了高空即向四周辐散并下沉。高原南侧的垂直环流很明显,印度的西南季风沿喜马拉雅山坡向上爬升,在高层辐散,主要部分向南流去下沉,而下沉气流最南可达到南半球,然后随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流去,越过赤道到了北半球,由于受到地转偏向力作用而变为西南气流,再北上构成一个闭合环流,这个垂直环流称为季风环流,它破坏了这个季节里该区域中的Hadley环流。从高原南、北侧辐合的气流约在30°~50°N之间垂直上升,这正是高原上夏季纬向辐合线的平均纬度,是高原上雨季的主要降水系统。由于辐合线上涡度分布的不均匀,还可产生大小不同的低涡,低涡的出现,可使降水强度增大,其向东移动是造成高原东部及邻近地区夏季暴雨天气的重要系统之一。
  本文标题:地形影响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tianqixue/1072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tianqixue/10729.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
欢迎你对地形影响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地形影响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