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世界名水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世界名水 > 民族魂--黄河(2)

民族魂--黄河(2)

时间:2010-01-28 23:20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无论历史上或现今,对河之源头其说不一,但又有一个共同之点,就是一致认为它是从中国西部地区的青海流出,之后东流入海。黄河源头与入海口之间地势高差4000多米。

  黄河大致可分为三段。

  黄河源头至内蒙古自治区的托克托为上游。细流通过星宿海东行流入黄河流域两个最大的淡水湖——扎陵湖和鄂陵湖,这段水流缓慢,浅水平铺,地表面被轻微的冲刷,河水清澈见底。鄂陵湖以下在青海的东南部、四川和甘肃两省交界之处,河道显示为“S”形大转折。再穿过青海东部共和、贵南两县之间的龙羊峡之后,由高原直泻奔流而下,流入峡谷段,这一段峡谷很多,著名的有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黑山峡和青铜峡等。峡谷与川地相间,河道也随之由窄变宽,途中有湟水、洮河水流入,水量和含沙量大增。河水出青铜峡后折转东北方向,进入银川平原和河套平原两个“塞外江南”的引黄灌区。河段从低纬走向高纬,冬、春两季上下两段结冻,而解冻的时间不是同时期,发生汛期,冰坝壅阻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

  中游,从托克托到河南郑州附近处的桃花峪。在这段,黄河急转南下,奔流穿行在山西省和陕西省交界的山谷中。两岸是黄土高原,河槽深,无定河急流而入,带来大量的泥沙,促成水中含沙再次剧增。而窟野河年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174公斤,则促成汛期河水变成泥流。壶口、龙门以南河谷比较开阔,汾河与渭河先后流入,黄河出潼关穿峡谷激流前行。这里有著名的三门峡。

  从桃花峪东流,进入黄淮海大平原,经过河南省北折向东北入海,这段是黄河的下游,也被称之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黄河每年的16亿吨泥沙有4亿吨堆积于此。近800公里的河道平坦、宽广,水流平缓,泥沙留住沉下后,河床逐年增高,现已高出堤外两岸平原的3~5米,有的达到10米。黄河泛滥、决口也主要是在这段。这段只有大纹河流入。

  黄河三角洲在下游入海处,形成于1855年以后,冲积成三角洲。利津为顶点,北到徒骇河口,南到小清河口,呈扇状三角形,地面平坦,在海拔10米以下,面积有5450平方公里。顶部、中部土壤脱盐好,可耕种。高程4米以下的沿海低地,地下水位高,盐渍化强,为荒地。由于淤泥、汛期时冰塞,黄河入海口约平均8年改道一次。黄河三角洲外延速度是十分惊人的,近年来三角洲入海口的沙嘴平均每年向海里推进3公里左右,最快时能延伸出7~8公里。黄河乃填海造陆的强手,世界上还真没有哪一条江河能赶上它,更不用说超过它!

  中游处,壶口到龙门一段,山崖壁立,有的高达数百米。壶口河床由几百米宽猛地一下收缩成几十米,喧腾的河水从十几米高的地方倾泻而下,跌入狭深的石槽里,水力也猛增,速度迅速加快,水声如雷贯耳,雾气冲天。悬挂在断岩上的水流实在像一把巨大水壶的水正从壶嘴向外倾倒一样,激流澎湃。曾有过这样的神话传说,大禹在制服黄河这条黄龙时,寻找到一深深石谷,两侧高山对峙,其中有一很大的石块阻挡,大禹就用斧子砍出壶嘴式的缝,引黄龙进嘴,黄河就被锁进峡谷之中。瀑布激起水雾充满河谷,阳光映照出道道彩虹,传说彩虹是五彩大道,并有一头通向海中龙王的水晶宫,另一头通向玉皇大帝的天宫,各路神仙通过这条大道驾彩车乘丽马,来来往往,这彩虹称为“红霞瑞马”。

  “壶口南去有龙门”,两处相距只有几十公里,传说远古时有巨大的龙门山挡住黄河的去路,使洪水泛滥成灾,大禹治水来到这举斧,龙门呈二处,开出了一条峡口,导河水流下去。为纪念大禹,龙门也称之为禹门口。黄河似黄龙奔驰破门而过,则称之“龙门”。“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每年春末,成千上万条鲤鱼奋力跳跃,企图越过龙门,越过的为神,过不去的也就死了,每年也只有72条可以跳过去,可见龙门之惊险。

  黄河最后一个峡谷是豫西峡谷,黄河水至此地继续奔腾向前,在陕县以东突然遇到两座石岛兀立河心,与南北两岸相钳的山峡对峙,形成三个狭窄的水门——人门、神门、鬼门,河流在它们中间过,又顺流东行,这就是著名的三门峡。
  本文标题:民族魂--黄河(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shui/14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shui/144.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民族魂--黄河(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民族魂--黄河(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