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名湖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名湖 > 洪泽湖

洪泽湖

时间:2010-01-29 01:01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发育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原是泄水不畅的洼地,后储水成许多小湖。在我国秦汉时代,它们被称为“富陵”诸湖。其中以洪泽湖最大,面积2069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瑚中的第四大淡水湖。

  洪泽湖古称破釜塘。公元616年;隋扬帝下江南,其时正值大旱,行舟十分困难。当龙舟经过破釜塘时,突然天降大雨,水涨船高,舟行顺畅。场帝大喜,自以为洪橱齐天,恩泽浩荡,于是便把破釜塘改名为洪泽浦。唐代开始名洪泽湖。

  洪泽瑚的形成,与淮河的关系极为密切。

  淮河原是一条直接入海的河道。淮河中下游是一片低洼地。在黄河未夺淮入海之前,淮河两侧洼地虽雨季有积水,但秋后排干仍未成湖。到距令两千一百多年前的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黄河南下汇淮入海。造成淮河流域平原变成一片泽国,富陵地区积水成湖。历朝历代,黄河北去南来,变化多次,富陵诸瑚随着时大时小,时满时涸。到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在河南阳武决口,第十四次改道夺淮入海,滔滔洪流奔腾南下,淮河下游宣泄不及,于是在于流的两侧,原来可以泄水的洼地被洪水浸没而汇为湖泊。在黄淮合流的年代里,淮弱黄强,淤积特甚。虽然在清咸丰五年

  (公元1855年),黄河又改道北流,但由于下流河道淤塞高仰,泄水困难,洪水停滞,遂成今口“富陵诸湖”的分布形势。

  洪泽湖的整个形状很像一只昂首展翅欲飞的天鹅。由于洪泽湖发育在冲积平原的洼地上,故湖底浅平,岸坡低缓,湖底高出东部苏北平原4一8米,成为一个“悬湖”。在治淮以前,洪泽湖汪洋一片,既无固定湖岸,又无一定形状。随着对淮河的治理。对洪泽湖也进行了整治。现在湖区的东部大堤宽50米,全长67公里,几乎全用玄武岩的条石砌成。远远望去,宛如一座横直在湖边的水上长城。这条长堤不仅保护着下游地区的万顷良田和千百座村镇,而且拦蓄的丰富水源为航运、发电、灌溉提供了便利。

  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 5米。湖水的来源,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河流来水。流注洪泽湖的河流集中在湖的西部,有淮河、滩河、沛河和安河等。出湖河道中三河和苏北灌溉总渠是洪泽湖分泄入长江和入海的主要河道。

  洪泽湖水生资源丰富,湖内有鱼类近百种,以鲤、鳃、编、青、草、鲍等为主,洪泽湖的螃蟹也是远近驰名的。此外,洪泽湖的水生植物非常著名。芦苇几乎遍布全湖,繁茂处连船只也难以航行。莲藕、荧实、菱角在历史上即素享盛名,曾有“鸡头、菱角半年粮”的说法。

  洪泽湖自古就是游览区。清代被洪水淹没的泅州城是湖畔十分著名的历史要镇。美丽的神话剧《虹桥赠珠》亦名《泅州城》,可见它的影响相当深远。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有《夕次盯胎》诗:“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骚,浩浩风波起,冥冥口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州白;独夜忆秦关,闻钟未眠客。”诗人泊舫淮上之“淮镇”,即当时之泅州;“雁下芦州”就是泅州东面的洪泽湖,当时的洪泽湖面积没有现在大,丛生芦苇,秋后芦花满滩,故有“芦州白”之景。南宋时代,泅州为宋金交通关骚。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祖辈活动于泅州,埋葬朱元璋高祖、曾祖、祖父的明祖陵在今泅洪县。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繁华一时的泅州城被洪水完全淹没。但也有人认为,泅州城是突然下沉于湖,并非被淮水冲毁。这一个谜,只有待来口考古发掘这座古城才能解开。

  明祖陵坐落在洪泽湖西畔的淮河入湖处。泅州城被湖水淹没时,明祖陵也一起被吞没于湖水之中。本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保护明祖陵,筑堤3000米,把陵墓从湖水中隔出,沉没湖中300余载的文物瑰宝重见天口,成为一处游览胜地。

  明祖陵,被称为“明代第一陵”。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追尊其高祖朱百六为玄皇帝,曾祖朱四九为恒皇帝,祖父朱初一为裕皇帝,并于洪武十九年
  本文标题:洪泽湖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minghu/442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minghu/4426.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洪泽湖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洪泽湖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
推荐中国名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