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名湖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名湖 > 嘉兴南湖

嘉兴南湖

时间:2010-01-29 01:01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嘉兴南湖为浙江三大名湖之一。它位于嘉兴市南面。南湖因有东西两湖,相连似鸳鸯交颈,所以又称鸳鸯湖。

  南湖原来是个被海水淹没的地方,由于长江和钱塘江携带的大量泥沙的沉积,陆地不断延伸,海水逐渐退出,变为洼地,后来由于运河各渠流水不断注入而形成湖泊。现在,南湖上承长水塘和海盐塘,下泄于平湖塘和长纤塘,流注于黄浦江。

  南湖完全形成的时期,大约是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南湖在三国时期称陆渭池,到唐代才改名南湖。唐以后又有泥湖、鸳鸯湖、马场湖和东南湖之称。南湖刚形成时面积辽阔,比现在的湖面大二三倍。到元代以后,由于湖滨泥沙淤积和历代城市的发展,水域面积口渐缩小。今口的南湖,面积仅0.24平方公里,水深2-5米。南湖四周,地势低平,河港纵横,桑田连绵,风光明媚。湖中有两个岛屿,一称湖心岛,南北长100多米,东西宽近100米,岛上有著名的烟雨楼等名胜古迹;与湖心岛一衣带水的小洲,上有仓圣祠。

  南湖一向以风景秀美而名闻遐迩。它虽不及杭州西湖的浓艳纤丽、也没有太湖“包孕吴越”的壮阔气势,却也天然本色,秀姿天成,自有一番动人的气韵。清朝喜爱游山玩水的乾隆皇帝,曾六次驻桦南湖。历代不少文人雅士对南湖佳景也多流连忘返。清代学者、一代词家朱彝尊是秀水(即今嘉兴)人,他曾经写了一百首鸳鸯湖掉歌,着力描绘了南湖以及周围水乡的清丽景象。他的这些鸳鸯湖掉歌很受人喜爱,当时有不少人唱和,至今也还在民间口头传诵。例如:沙头宿鹭傍船栖,楼外惊鸟隔叶啼。为爱秋来好明月,湖东不住住湖西。百尺红楼四面窗,石梁一道锁晴江。自从湖有鸳鸯目,水鸟飞来定自双。城北城南尽水乡,红薇径外是围塘。千家晓阁纱窗拓,二月东风蕙草香。舍南舍北绕春流,花外初莺嗽未体。毕竟林塘输角里,爱携宾客醉山楼。

  从这些掉歌中既可想见南湖当年的景色,还可以看出当时水乡的民情风俗。

  湖心岛上的烟雨楼是江南有名的园林,始建于五代(公元940年前后)。据名胜志记载,五代中吴节度使广陵土钱元缭在湖滨筑楼作为登眺之所,取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一诗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烟雨”二字作为楼名。以后,几经拓治,遂成一方胜迹。宋建炎中,楼废。嘉定间,吏部尚书土希吕又在旧址建楼。元末,楼毁于兵火。至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嘉兴知府赵赢征民工修浚城河时,运土于南湖之中堆成小岛。第二年,仿烟雨楼旧制,在岛上建楼,从此烟雨楼从湖滨移到了湖心。它四面临水,水木清华,晨烟暮雨,景色如画。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知府龚勉又在烟雨楼附近增筑亭榭,南面筑台为钓鳌矶,北面拓放生池,称“鱼乐国”。从此,这里被称为“小赢洲”,视之为神仙所居住的地方。

  烟雨楼外观雄伟壮丽,登楼眺景,四时皆宜。雨气寒凝、烟云迷檬之时,尤有情致。乾隆皇帝多次南巡到此,均为烟雨楼的美景所陶醉,流连不忍离去,游览以致后来竟在承德离宫“避暑山庄”内仿建了一座烟雨楼,以便经常去烟雨楼自五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楼内保存有历代文人学士留下的碑石50多件,具有相当高的文物价值。在鉴亭外壁,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莆的诗碑,诗曰:龙楼光曙景,鲁馆启朝扉。艳口浓妆影,低星降要晖。玉庭浮瑞色,银榜添祥徽。云转花萦盖,霞飘叶缀旗。在宝梅亭内,有元代吴镇的画竹碑石并诗。吴镇善画山水竹石,为元朝四大家之一。他的诗云:山空思寂寥,铜博香委曲客中乞丹青,写作秋云绿。

  楼内还有清代彭玉麟老干横枝的梅花石刻和题诗。烟雨楼后院,假山耸峙,遍植花木,环境清幽。高大的槐树,亭亭如盖;两株桂花树,每至仲秋,一树堆金,一树泻玉,浓香扑鼻,香远益清。烟雨楼旁的“清晖堂”,是清同治年间为皇帝巡视而兴建的。左右各有两厢房,一称“菱香水榭”,一称“孤云籍”。
  本文标题:嘉兴南湖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minghu/442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minghu/4420.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嘉兴南湖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嘉兴南湖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
推荐中国名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