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理论地理学概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理论地理学概论 > 空间动力学-空间过程

空间动力学-空间过程

时间:2010-10-03 05:06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6.4 空间动力学

 

6.4.1 基本理论

 

    空间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是以口粒子为基本形象的,口粒子动态过程,产生了空间聚集和反聚集(disaggregation),从而带来空间景观的变化.

    描述空间动力学过程的理论是口粒子的随机扩散理论,这种理论又可分为两种类型,空间是连续的和空间是离散的.后面一种理论被普遍地重视.Kanaroglou,Liaw和Papageorgiou(1986)系统地阐述了这一理论.

    设空间有L个区域,N个口粒子(人口,资金等),n表示口粒子的分布矢量

n≡(n1,n2,…,nN)τ,0≤ni≤N,Σni=N

(6.4.1)

    给定一个确定的基态n,定义空间系统的状态m,它是对初始态n的偏移

m≡(m1,m2,…,mN) 0≤ni+mi≤N

|mi|≤N,Σmi=0,Σ(ni+mi)=N

(6.4.2)

    记

={n+m},={m}

    假设1,系统当即状态仅仅依赖于上次观察的状态.

    以 P(n+m;t+Δt|n;t)表示从 t时刻系统状态 n经历 Δt后转化为状态 n+m的概率,在每一时刻系统有且仅有一个状态,于是我们有

(6.4.3)

(6.4.4)

    又由切普曼-柯尔莫哥洛夫公式,有

(6.4.5)

    式中,P(n,t+Δt)表示系统在 t+Δt时处于状态n的概率.由假设 1可以证明空间系统满足主方程

(6.4.6)

这里

(6.4.7)

    或

(6.4.8)

    称作单位时间内系统状态从n+m转移到n的概率变率.关于主方程的意义,可以进一步参考统计力学书籍.

    定义pij(t,Δt)是时间[t,t+Δt]内个别粒子从区域 i迁移到区域j的概率,那么自发转换概率关于时间的密度为

    这里qij表示了在Δt内粒子系统将从状态j转移到状态i的概率分别为qijΔt.这里描述的是粒子系统状态而不是个别粒子状态的转移.进一步地引入:

    假设2.粒子迁移运动是独立的.

    借助假设2,已经证明主方程(6.4.6)可化作

(6.4.10)

    式中,<x>表示随机变量x的统计平衡,是宏观可测量,统计热力学已经表明,粒子数充分大时,宏观上只可能测到<x>.

    定义Pi=<ni>/N,则式(6.4.10)中的<ni>可代之以Pi,进而设qij与时间无关,代以常数fij,则(10)可以化作

(6.4.11)

    显然求解(6.4.11)式要求了解fij的具体形式.由6.2节的讨论,我们知空间相互作用具概率意义.在(6.4.11)中Pi(t)的变化物理上可以理解作i局域中相对人口数的变化.人口变化的原因,或者是因机械过程或者是因迁移过程.在N给定的情况下,Pi的变化是依赖于迁移,所以(6.4.11)右边表示了迁移过程,自然地fij应被解释作从j迁向i的相对比重,fjiPi(t)表迁入j的人口,fijPj(t)表迁出j的人口,fij反映了在i,j之间迁移的测度.如我们在5.2节中讨论的,fij应具有空间相互作用的意义,或者我们即约定它为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因此至少它应类似于一般的空间相互作用.具exp(-βCij)为核的形式.近年来于非线线分析理论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众多的作者对(6.4.11)式确定的空间动力过程作了讨论.如Zhang(1988),Weidlich,Haag(1987)Tabuchi(1986)等.(6.4.11)式有时比(6.4.10)式优越,因为只要各地出生率保持不变,Pi表示的相对人口数也将保持不变,从而使之适应分析出生率不为零情况.对于(6.4.10)式来说,qij=fij(与时间无关)时,为分析人口动态,还得在右半边加上出生率项γ.张伟斌证明,在某些特殊情况下,(6.4.10)式或(6.4.11)式的解乘于exp(γt)后,相当于其右边加上γ.

    上述讨论限制于空间是离散的情况,它不能讨论区域或城市发展中地域扩张,中心迁移的现象;对于这类我们需要考虑空间是连续的.

    在空间是连续的情况下,主方程具有下列形式,称作福克——普克方程或前向柯尔莫哥洛夫方程

(6.4.12)

    这里P(t,x)表示时刻t状态为x的概率密度,a(x,t)称作随机过程的偏移系数.b(x,t)是扩散系数.方程(6.4.12)一般用于考虑空间扩散的传播作用.

 

6.4.2 区域的动力过程

 

    1.聚集

     

    Weidlich和 Haag(1987)研究了区域动力过程:设有L个局域,以ni为状态,并设L个局域的总人数为N,记Wji(t)为单位时间内从局域i到j的迁移,Wji=pji(t)ni(t).相互作用pji(t)取作

pji(t)=W exp[-KCji(t)]

(6.4.13)

    广义距离被定义作人口量的差

Cji(t)=ni(t)-nj(t)

(6.4.14)

    由主方程得局域j的入口变化率为.

(6.4.15)

    求解(6.4.15)式发现存在一个临界值κc=L/2N,则

    (1)当κ<κc,那么均匀状态(n1=…=nL)是稳定平衡状态,即区域内各局域是趋向于均匀状态,不会出现空间聚集.当κ>κc时均匀状态虽然是平衡点,但它是不稳定的,即将会出现空间聚集.

    (2)当κd<κ<∞时,存在一个稳定平衡点,一个局限增长,L-1个局域衰退.人口向中心城市不断集中,中心城市的出现依赖于“偶然”的空间涨落,均匀状态是不稳定平衡点.这里κd<κc,是一个新的阈值.

    (3)当κc<κ存在一个新的平衡点,在这个过程中有 P=L/2个城市局域有稠密的口粒子P个城市有稀的口粒子.粒子密度差决定于聚集参数κ,当κcp<κ<κc,存在着两种类型的稳定状态,均匀地发展和向中心城市聚集都是可能的前途.

    Tabuchi(1986)研究了一个两城市体系的空间相互作用具有rij的负指数函数的情况,结果发现有类似上述的情况.

     

    2.增长

     

    如果空间已经有极化存在,城市增长一旦出现时,对系统的运动有着重要影响.这个极化单元,相当于空间有一个种子,重新解释(6.4.12)式的P为聚集强度或密度,这样,我们取连续背景下的空间动力学过程满足反应-扩散方程

(6.4.16)

    f(P)表示了空间的源的作用.请注意我们并不表示f=f(P,x,t)而是f=f(P),这就意味着空间源的作用仅与该点的口粒子密度(实际上是聚集强度)有关,并且这种作用也不随时间演化.这里的(6.4.16)被称为反应-扩散方程.

    王铮(1988)研究了偏移系数a=0的情况,即城市中心无迁移.在这种情况中,设b(x,t)=2α2,即空间是均质地域,f(P)=βP,仅考虑聚集作用的一次效应;这时有方程.

    这里P可解释作空间的口密度.可以发现若干空间原始密度处处为0,即边界条件为

P(x,0)=0

(6.4.18)

    则系统仅有平凡解

P(x,t)=0

(6.4.19)

    空间永远不会出现聚集,这个结果意味着要出现空间增长,“涨落”是必要的.

    如果空间由于“涨落”出现一个种子使得

P(x,0)=Jδ(x)

(6.4.20)

    这里J是空间种子出现的强度,δ(x)是狄拉克函数.求解(17),(20)得到解

(6.4.21)

    (6.4.21)式表明种子出现后会使空间出现普遍的增长.空间出现中心的效应的不断扩散到邻域中.但是空间出现不断增长的条件是要求β>0,也就是说空间内每点均有正的增长效应,如果β≤0,则空间增长和聚集效应是不可能的.这一分析表明一个正在如发展的经济开发区,要使经济持续增长,就要求把增长的结果一部分用于投资,另一方面果一个区域仅靠“输血”,从外部扩散过来,经济状态对应的量P(x,t)是不会超过中心的发展程度P(0,t)的.

    

(6.4.22)

    当C>0,表示区域有正的增长;C<0则表示区域出现衰退;C=0是一有意义的空间位置,它划分了增长区与衰退区.

    C=0的位置r由下式决定

r2=4α2(t-βt2)

(6.4.23)

    (6.4.23)式表明空间增长与衰退区的范围随时间变化.分界线(C=0)的位置为

    在x<r时,C<0,域内的增长率是负的,P在衰退,这时有两种情况,β≤0,当→∞,r→∞,即区域经济得不到增长,只有一个早期均匀化作用导致的外围经济的发展,然后出现一个持续的全空间的衰退.β>0的情况较为复杂一些:1)当t∈[0,1/2β]时,衰退范围不断地扩大,从质点开始,越来越大的区域衰退,这种情况可被称作空心化.然而由(6.4.21)式我们知道空间始终以x=0点强度最大.空心化表现在增长速度上而不是强度上的.这种空心化被称作第二类空心化.2)当t∈(1/2β,1/β),r在减小,这意味着衰退范围向中心退缩,区域经历了一个衰退期后,边界区的发展带来中心地区的增长,空间出现第二次增长. 3)当 t>1/β时, r不存在,由(6.4.22)式知整个区域差不多以βP(x,t)的速度在增长,空间出现整体增长.

    β≤0,β>0都出空间增长率空心化.我们称β≤0的情况是n型(第二类)空心化,β>0是p型(第一类)空心化.n型是古典衰退,p型是增长衰退.


  本文标题:空间动力学-空间过程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lidi/2112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lidi/21122.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空间动力学-空间过程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空间动力学-空间过程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
    推荐理论地理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