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经济地理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经济地理学 >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时间:2011-02-05 22:48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地理学以单个区域为客体的研究,除了分析区域内部的结构与组织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探讨区域的经济发展。所谓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结构的演进是相互关联和互动的。经济总量的增长为结构调整、转换、升级提供了经济基础,结构演进则增强了资源配置能力,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效率,实现经济总量的更快增长。

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一般而言,经济目标是增强区域的经济实力,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社会目标是改善人民的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发展;环境目标是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和谐及持续发展。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和机制,探明区域结构的变化与优化途径和方式。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判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制订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就是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这里,经济总量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来衡量,包括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区域经济增长体现了一个区域经济实力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变化。所以,区域经济增长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区域经济增长是包括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在内的许多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概括起来,已有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分析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及作用机制;探讨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考察区域经济增长的历史过程,发现区域经济增长的变化规律。

一、区域经济增长因素

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过程。经济地理学一般是把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自然、技术、经济社会、地理位置等。经济学则主要是关注资本、劳动力、资源、制度、政策、行为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这里,我们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把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

(一)资源禀赋

区域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资源两大类。自然资源包括可用于经济增长的各种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风景资源等。经济社会资源主要有劳动力和人口、资金、技术和社会环境。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域经济增长的资源基础。

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活动就是对区内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一个区域的各种经济活动的产生是与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密切相关的。区域内自然资源的禀赋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与效益。也就是说,一个区域所拥有的某种自然资源的质量高、数量多,就利于它在这方面获得资源优势。自然资源的组合状况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现实可能性及增长的潜力。由此可见,区域的自然资源条件好,就具备了发展经济的自然资源优势,有利于经济增长。

劳动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从根本上讲,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就是劳动力利用其它资源,创造财富的过程。劳动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不断发生变化。在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的时代,区域的经济增长与劳动力的数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正比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力的质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转变为劳动力素质的竞争。即劳动力素质高,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就大;相反,大量低素质的劳动力则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增长的包袱。与劳动力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因素就是人口。一般地,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与人口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所以,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与劳动力因素基本相同。除此之外,在不考虑收入水平的情况下,人口数量的多少决定了区域内市场的容量和潜力,从而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显然,如果人口的数量大,收入水平也高,那么,区域的市场需求就大,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动力也就大。

资金是区域经济增长中完成各种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区域所拥有的资金量直接决定了它所能配置的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进而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正因为如此,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增加资金拥有量(包括区内积累资金和引进资金),就成为加快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之一。

技术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始终保持上升趋势。由于技术本身的进步很快,所以,它成为区域经济增长中的最活跃因素之一。具体而言,技术可以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弥补区域在自然资源方面的缺陷。技术进步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形成新的经济部门,使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技术进步已成为现代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现代区域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区域经济的发达或落后与其所达到的技术水平息息相关。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了社会传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明程度等等。它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社会环境是一种可贵的资源,是区域发展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而论,社会环境良好,就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吸纳区外资源、鼓励创新和科学决策等,将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相反,区域的社会环境不好就会限制经济增长或加剧经济的恶化。

(二)资源配置能力

资源禀赋只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但是,各种资源怎样结合在一起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却取决于区域的资源配置能力。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产业结构等构成。

经济体制决定了制约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进而影响到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效率。我国开始于70年代末的经济体制转轨的实践证明,经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推行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就能够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增长。80年代和90年代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市场化的差异。

政府代表着区域的整体利益。政府能够通过制订和实施各种经济政策来引导、规范企业和个体的经济行为,调节资源的部门和空间配置状况,从而调控区域经济增长。所以,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了区域资源的配置效率。如果政府制订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正确,能够按经济规律公平、公正地维持经济运行秩序,协调区际经济关系,并能争取到外部(如其它区域、国家、国际社会)的援助,就可以有力地推动本区域的经济增长。高效、廉洁、负责任的政府对现代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企业是区域经济的基本活动单位。从这个角度看,区域内单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组合就构成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增长。企业的组织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水平、规模结构、数量结构等决定了企业本身的发展状况,进而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特别是,区域内的骨干企业的发展不仅对区域经济有着直接的贡献,更重要的是能够带动相关企业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组织核心。

经济结构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区域资源的配置实际上就是在由经济结构所规定的框架内进行的。经济结构的先进性或优劣影响到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如果区域拥有符合现代经济发展潮流且有优势资源作支撑的主导产业、各产业之间紧密相连的产业结构,以及由强大增长中心为空间组织核心、各产业布局合理的空间结构,就能够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反之,区域经济结构不合理就必然使区域经济增长受到制约。

(三)区位条件

区位原指经济活动(主要是企业)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现在人们所使用的区位概念实际上是指经济活动单位(包括企业和区域)在以地理空间为背景、由相关经济活动所构成的经济空间中的位置。所以,区位客观上反映了某种经济活动与其它相关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距离的约束下发生相互作用的机会和程度。

一个区域的区位条件对其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首先,区位条件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通过它们相互之间的交通联系所决定的距离成本而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作用。具体而言,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区域之间发生经济联系的机率是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少的。因此,区位条件能够影响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发生相互联系的可能性和程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机会与发展的潜力。其次,区位条件大体上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大的自然环境。显然,区域所处的自然环境好,就有利于其经济增长;否则,其经济增长就会受到来自自然环境的约束。再次,区位条件也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实践证明,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的位置不同,获得的外部发展机会就有差异,国家对它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支持和直接投入也就不一样,因而对其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就有大小之分。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区位条件只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外在条件之一,实质上是其它相关因素产生影响的综合反映,区域的经济增长状况不可能完全受制于区位条件。而且,区位条件也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所具有的好的区位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改善对外交通条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等来改善区位条件,使其向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化。

(四)外部环境

由于区域是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所以区域经济增长必然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概括起来,区域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包括了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区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背景三个方面。

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从宏观的角度影响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走势。具体来讲,国家推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往往需要落实到各个区域上,那么,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总体要求的区域就会从全国的经济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同时,国家也会给这样的区域以政策或直接投入上的倾斜;相反,区域的经济发展就会因与全国经济整体发展不合拍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由于各个区域的具体情况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所以,国家实施的许多一般性(或非区域性)经济政策对不同的区域产生的实际效果却可能出现较大的差别。如国家在某个时期重点要发展若干产业,但是,这些产业在区域之间的分布却是不相同的,于是,它们集中分布的区域就会更多地受惠于国家在这些方面的产业政策,而其它区域则受益不大。最明显的是,国家推行的区域政策更是对各区域带来差异较大的影响。如果不考虑其它方面的因素,区域政策的实施客观上是部分区域直接受益,另外一些区域则被排斥在外,甚至其利益受到相对或绝对的损害。

区际经济关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在与其它区域的经济交往中能否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二是影响一个区域能否通过与其它区域的分工与合作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一般地,区域之间相互开放市场,积极开展经济合作,就能够实现要素和商品的区际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互通有无,合理分工,发挥各自的优势,增大各自的经济竞争力。结果将有利于相关区域的经济增长。反之,若区际经济关系紧张,相互封锁,摩擦与冲突不断,则区域经济增长就会因此而受到阻碍。

国际经济背景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一个区域的对外开放度越高,受国际经济背景变化的影响也就越大。因为,它在开拓国外市场、引进外资和技术、进口商品等等方面都会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国际经济形势趋好,它可能获得的发展机遇就越多,反之,国际经济的波动将会影响其经济增长的快慢及稳定性。而对外开放度低的区域,虽然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相对有限,但是,从外部得到的发展机会也更少。
  本文标题: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jingdi/2426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jingdi/24262.html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