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的湖泊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的湖泊 > 鱼类资源

鱼类资源

时间:2010-01-29 01:12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中国湖泊中分布的鱼类约有300余种,其中经济鱼类达60余种之多。

  各湖区中以东部平原湖泊的经济鱼类最多,其中属于鲤形目鲤科的主要种类有:鲤、鲫、草、青、鲢、鳙、鳊、鲂、鲌、红鲌、鳡、鳤、鲴、赤眼鳟等,此外,还有鲚鱼、银鱼、鳜鱼、乌鱼、鲶鱼,鳗鲡、黄鳝、黄颡鱼、塘鳢鱼,松江鲈鱼等其它科的鱼类。

  鲤鱼和鲫鱼是人们所喜爱的两种食用鱼。鲤鱼是大型鱼,大的个体可达20余斤;鲫鱼是中型鱼,可长至1斤以上。它们都是杂食的,东部平原一些中小型湖泊中食饵丰富,所以它们的产量高,在天然鱼产中往往占首位。

  草、青、鲢、鳙鱼是中国的特产和传统养殖的鱼类,被称之为“四大家鱼”。它们在自然状况下于湖泊中摄食生长,而到江河中去生殖,属半洄游性鱼。这4种鱼是中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在东部平原的湖泊中产量较高;东北、蒙新和云南的一些湖泊经移殖放流后也有一定的产量。

  鳊的学名叫长春鳊;鲂有两种,一种叫三角鲂,一种叫团头鲂。鳊和鲂的体形很相似,捕得的个体一般约半斤,偶尔也可捕得2~3斤的个体。鳊和三角鲂分布很广,天然的产量亦不低。过去人们只知道团头鲂产于湖北省的梁子湖,该湖入长江处古称樊口,又名武昌,所以团头鲂又有“武昌鱼”之称。以后在湖北、江西和安徽等省通江的湖泊中也相继发现,这说明其分布并不局限于一湖。现在,团头鲂已被驯化成养殖的鱼种。

  鲌鱼和红鲌也是常见的食用鱼。红鳍鲌是小型鱼类,通常捕得的个体多在半斤左右;翘嘴红鲌和蒙古红鲌则是大型鱼类,3~4斤重的个体较常见,最大的个体可达20~30斤。

  鳡鱼性凶猛,游戈于水的中上层,古人给它取名为“■”,意为贪食无厌的鱼。它是半洄游性鱼类,在湖泊内摄食生长而到江河中去生殖。属大型鱼,常可捕到30余斤重的个体,肉质颇佳,堪列上等,如稍用盐腌渍后再食,味尤为可口。

  鲚鱼属于鲱形目鳀科,是一些小型鱼类,有成群栖息于近海的,也有居于淡水或洄游至淡水中生殖的。东部平原湖泊中出产短颌鲚和刀鲚。短颌鲚是定居于湖泊中的;刀鲚既有定居于湖中,也有从海洄游到湖中生殖。湖泊中所捕到的鲚属鱼类,渔民通称为“梅鲚”或“毛刀鱼”。太湖的梅鲚产量约占鱼产量的60%左右,巢湖高达70%,鄱阳湖和洞庭湖约占10~20%。它们的食用价值远不如江河中所捕得的刀鲚。因为刀鲚在溯河洄游时体内含脂高,味鲜美;而梅鲚体小肉薄,含脂量低,但产量较高。

  银鱼属于鲑形目银鱼科。银鱼起水即死,死后体洁自如银,因而得名。寿命只有一年左右,今年生下的个体,明年即长成而生殖。亲鱼在生殖后自然死亡。捕捞银鱼的汛期集中,一般是5月中下旬到6月底之间。银鱼个体虽小,但其味鲜而不腻,是餐桌上的佳品。长江中、下游各大、中型湖泊均产,但以太湖所产名闻遐迩,称为上品。

  鳜鱼属鲈形目鮨科,又名桂鱼、季花鱼、鳌花。其捕食的方式不像鳡鱼那样游弋追捕,而是突然袭击。它匿身于水草丛中,见有别种鱼游过时,就突然游上去吞食。鳜鱼体色棕黄或淡黄,加上暗棕色的纵纹和不规则的斑块、斑点,这种斑斓的体色和水生植物的色彩很相近,所以能隐蔽其身而不为捕食的对象发现。鳜鱼是大型鱼,大的个体可达30余斤;分布广,产量高,是中国人民喜食的名贵鱼。食用的个体以半斤至1斤为佳,肉质细嫩。

  乌鱼属于鳢形目鳢科,又名财鱼,两广群众和东南亚侨胞尤为喜食。一般个体为2~3斤,体前段近圆筒形,后段侧扁,鳞细小,全身灰黑色,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斑;喜栖居于多水草和淤泥质的湖底,体色和环境的色调也很一致。捕食方式和鳜鱼相似。其适应性较强,当水退时可钻入湖泥之中,只要湖泥湿润,就能存活,离水后几天也可不死。

  鲶鱼属于鲶形目鲶科,是一种常见的普通食用鱼。鳡、鳜、乌、鲶、鲌及红鲌都是肉食性凶猛鱼类,能在江河湖泊等天然水体中生长,皆为经济鱼类,而在放养的池塘、水库和湖泊中却是有害鱼类,放养前要尽可能清除这些鱼类。
  本文标题:鱼类资源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hupo/487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hupo/4878.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鱼类资源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鱼类资源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