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海底地形
中国近海及毗邻海域尤其是渤、黄、东海的海底地形,总的特点是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从中国海南省南面经台湾省至日本九州以西的五岛列岛联成一线,可把渤、黄、东海及南海北部的海底地形分成两个不同的区域:西面的海底起伏甚微,坡度小,地势较平坦;东面的海底地势急转直下,坡度骤然变陡,并有海沟、海槽和海脊。至于南海,是一个深度较大、较为封闭、地势复杂、四周浅中央深的大海盆,盆地中央平均深度在3 000米左右,海盆中还有几处隆起的礁岛。
中国海不仅有广阔的大陆架,还有大陆坡、深海盆和深海槽。
大陆架是围绕大陆周围、向海缓倾延伸的浅水地带。它虽被海水淹没,实为大陆的自然延伸部分,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其宽度从低潮线起算向海伸至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为止。大陆架具有深度浅、坡度平缓、为大陆地形的延伸等特点。渤海和黄海全属大陆架,东海约2/3的区域属大陆架,南海的大陆架也很宽广。
中国海的大陆坡,除东海大陆架东南侧有一小块外,主要分布在南海。深海盆地只存在于南海。
1.渤海的海底地形
渤海为一东北—西南向的浅海。海底地势从3个海湾向渤海中央及渤海海峡倾斜,坡度平缓,平均坡度只有0′28″。沿岸区水深都在10米以内,辽河口,海河口附近水深约5米,黄河口最浅处水深不过半米。渤海平均水深18米,最大深度在渤海海峡老铁山水道附近,约80米。辽东湾的地势是从湾顶及两岸向中央倾斜,且东侧较西侧深,最深处30余米。渤海湾地势也从湾顶向渤海中央倾斜,湾内水深很浅,一般均小于20米。莱州湾以黄河三角洲向海凸出而与渤海湾分隔开,湾内地势平坦,略向渤海中央倾斜,水深一般为10~15米,最深约18米。渤海中央盆地是一个北窄南宽近于三角形的浅水洼地,地势较平坦,中部低下,东北部稍高,水深20~25米。
2.黄海的海底地形
黄海为一近似南北向的半封闭浅海。海底地势由北、东、西三面向黄海中央及东南方向倾斜,www.dljs.net 但坡度不大,平均坡度为 1′21″,地势比较平坦。深度由东南向北逐渐变浅,如同一个口朝南的簸箕。它有一个明显的由东南向北的低槽——黄海槽,海槽水深60~80米,自济州岛以南开始沿黄海中部向西北伸延,分别进入北黄海、青岛外海和海州湾。
黄海近岸水深多在60米以内,唯南黄海中央及东南水深在80米以上,最深处在济州岛北侧,水深103米。黄海平均水深44米,其中北黄海平均水深38米,南黄海平均水深46米。
黄海西岸的苏北海岸是一片广阔的滩涂、浅水地带,水深不足20米,并有一些水下三角洲,如古黄河水下三角洲及长江水下三角洲等,因此浅滩、沙洲很多,如大沙、北沙、金家沙、郎家沙、勿南沙等。黄海东侧朝鲜半岛沿岸的水深大于西侧沿岸,北部有许多与海岸近于垂直的水下沙脊,南部岛屿林立,水下地地形复杂。黄海南部地势向东南倾斜,但存在几个水下小岩礁,如苏岩礁、虎皮礁等,它们与济州岛联成一条东北向的岛礁线,构成黄 海与东海的天然分界线。
3.东海的海底地形
总的说是西北高、东南低。海区平均水深349米,最大深度2 717米。依海底地形趋势,可分为两个区域:西部大陆架浅水区和东部冲绳海槽深水区。
东海大陆架特别发育,最大宽度达640公里,是世界上最宽阔的陆架之一。大陆架面积约占整个海区的66%,北宽南窄。海底地势向东南缓倾,平均坡度1′17″。平均水深72米,大部分海域水深60~140米。陆架外缘在水深120~140米处。东海大陆架又可以50~60米水深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岛屿众多,水下地形复杂,坡度稍陡;东部开阔平缓,只在其东南边缘处有些水下高地,中国钓鱼岛等岛屿便位于其上。东海大陆架上延展着长江的沉溺河谷,它从长江口向东南方向延伸,穿过大陆坡,进入冲绳海槽。
沿东海大陆架外缘分布的大陆坡呈东北—西南向延伸,向东南方向成弧带状,约占东海总面积的33%。地形陡峻,坡度3~10°。陆坡主体为冲绳海槽,是一个深水槽,形似新月,向东南方向凸出。海槽南深北浅:北部水深600~800米,坡度较小;南部水深2000~2 500米,坡度也大,最大深度2 717米。海槽在剖面上呈“U”字形,谷底平缓,两侧斜坡陡峭,西坡约3°,东坡可达10°。冲绳海槽以东,为露出海面的琉球群岛、九州及各岛屿在水下的岛架。岛架宽度狭窄,九州处为30~50海里,琉球群岛附近为2~1
20海里。岛架地形复杂,沙滩、岩滩众多。琉球群岛是西太平洋边缘岛孤的一部分,为东海与太平洋的天然界线。
本文标题:海底地形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haiyang/520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haiyang/5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