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国际经验及中国的对策
随全球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地球上有限的土地资源已日益不堪重负,尤其是人多地少、耕地严重不足的发展中国家,人地矛盾已趋于白热化。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口与土地(特别是耕地)的矛盾较世界大多数国家更为尖锐,控制人口增长,提倡适度消费都是必不可少的节流措施。具体到土地的利用与保护方面,在吸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更应注重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扩大耕地基础:积极开发宜农荒地资源,搞好土地复垦
尽管 1950年以来提高单产已更为重要,但全球耕地面积仍在扩大。1850—1950年耕地由 5.38亿公顷增加到 12亿公顷,目前已近 15亿公顷。耕地面积扩大缓解了全球人口增长带来的沉重压力,在许多国家取得了显著成效。苏联 1954年动员约 50万青年赴东部地区垦荒,不多年就使全国耕地扩大了 0.42亿公顷,成为当代各国实现的最大垦殖面积。截止 1984年,垦荒区提供的粮食产量占全苏的 3/5,商品粮占全苏的 1/2。蒙古 1958年起大规模垦荒,到 1983年耕地由 10.9万公顷扩大到 120万公顷,25年增长 10倍,人均粮食提高到 450公斤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喀麦隆 1973—1979年粮食作物面积扩大了 1.65倍,人均耕地达到 0.37公顷,成为非洲地区基本实现粮食自给的国家。
建国 40年来中国开荒造田 0.26亿公顷,在缓解耕地不足方面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目前人口与耕地矛盾日趋尖锐的形势下,扩大耕地面积则显得更为重要。综合各种调查,全国现有大片荒地约 3393万公顷,能够开发为耕地的约 800万公顷;零星闲散荒地 667万公顷,能够开发为耕地的约 333 万公顷;另有 200万公顷的工矿废弃地有待复垦,总计约 0.133亿公顷(2 亿亩)后备耕地尚待开发。2000年以前可选择一些有轻度限制的大片荒地开垦,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内蒙古东部地区、南方红壤丘陵岗地区和新疆的伊犁盆地,约可净得耕地 307万公顷。2000年以后,可考虑开发有中度限制的荒地,东北地区、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盐渍化荒地可作为开垦重点,约可净得耕地 447万顷。与此同时,还可有计划有步骤地鼓励农民和集体开发利用零星闲散荒地和工矿废弃地。即使如此,中国耕地减少、人均量下降的势头在很长时期内仍难以遏止。
二、提高耕地单产:扩大灌溉面积,提高复种指数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农业增产的绝大部分是耕地单产提高的结果。其主要原因是农业投入增加,特别表现在灌溉面积扩大和复种指数提高两方面。 1988年全世界灌溉耕地 2.287亿公顷,占耕地面积的 16.6%,面积较 1950 年提高 1.44倍,比重增加 1倍。其中亚洲 1.428亿公顷,占全球的 62.4%,占亚洲耕地面积的 33.9%。亚洲农业的成功很大部分是依赖灌溉,印度 1950—1983年谷物产量由 0.55亿吨增加到 1.4亿吨,其增产的 50%应归于灌溉的功效,1988年其灌溉面积约 4179万公顷比 1950年增加一倍以上。另一方面,亚洲农业的增产还来自于复种指数的提高,亚洲产粮地与可耕地之比始终高出世界平均水平 20个百分点左右,其中中央计划经济国家高出世界水平 60—70个百分点,复种指数达 130—140%,每公顷耕地可生产 1.3—1.4公顷的粮食。
中国在复种与灌溉两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据研究,1985年中国实有耕地的复种指数为 145%,按各省份稳妥的估计,2000年和 2025年可分别提高到 153%和 157%,由此可基本抵消耕地减少带来农作物播种面积下降。理论上讲,复种指数每提高 1%,在中国相当于增加近 133万公顷耕地,而且复种指数潜力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部地区,远高于新垦同等面积荒地带来的效益。另外,目前全国实有耕地的灌溉面积约 0.43亿公顷,估计最大灌溉面积可达到 0.68亿公顷,尚可增加 1/2以上。这样,中国在扩大复种的基础上,稳定农作物面积,提高水利化程度,同时改造中低产田,特别是中产田,稳定高产田,可望在力争耕地面积不急剧减少的前提下,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提高耕地的整体生产水平。
本文标题:11.4 国际经验及我国的对策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uice/2215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uice/22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