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质学基础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质学基础 > 地震强度(2)

地震强度(2)

时间:2010-07-03 05:53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2.一般房屋包括用木构架和土、石砖墙构造的旧式房屋和单层的或数层的未经抗震设计的新式砖房。对于质量特别差或特别好的房屋,可根据具体情况,对表列各烈度的震害程度和震害指数予以提高或降低。

  3.震害指数以房屋完好为0,“毁灭”为1,中间按表列震害程度分级。平均震害指数指所有房屋的震害指数的总平均值而言,可以用普查或抽查方法确定之。

  4.使用本表时可根据地区具体情况,作出临时的补充规定。

  5.在农村可以自然村为单位,在城镇可以分区进行烈度评定,但面积以1平方公里左右为宜。

  6.烟囱指工业或取暖用的锅炉房烟囱。

  7.表中数量词的说明:个别:10%以下;少数:10—50%;多数:50—70%;大多数:70—90%;普遍;90%以上。

  此表经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审定会12月4日通过,国家地震局科研处以(80)震科字第054号通知试行。

在宏观地震烈度调查后,把各调查点的烈度标记在地图上,然后把烈度相同的点连成封闭的曲线,这样的线叫等震线,由不同等震线所组成的平面图叫等震线图。实际上等震线就是不同烈度区的分界线。等震线图在地震工作中有很大用途:例如,利用这种图可确定宏观震中位置、估计震源深度、了解一次地震中各地地面烈度的变化。对于破坏性地震来说,等震线所包围的最高烈度区称为极震区,也就是震中区。根据震中区的形状推断产生地震的断层走向等。

  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很多,首先是地震等级(震级),其次依次为震源深度、震中距、土壤和地质条件、建筑物的性能、震源机制、地貌和地下水位等。

  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震级越大,震中烈度也越大,地震影响波及的范围也越广。如果震级相同,则震源越浅,对地表的破坏性越大。如1960年2月29日在摩洛哥加迪尔发生一次只有5.8级的地震,但震源深度仅为2—3km,而震中烈度竟然达到Ⅸ度,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深源地震常常震级很大,而烈度往往很小。表8-3说明震中烈度与震级和震源深度(浅源地震)的关系。

表8-3 震中烈度与震级和震源深度的关系

 

 

  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中距有很大关系。如1975年2月海城地震(7.3级),震中烈度为Ⅸ度,在沈阳减为Ⅵ度,北京为Ⅳ度,在长江以南则不受任何影响。震中距相同,由于地质构造、房屋及建筑物结构以及其他条件不同,也往往出现不同的地震烈度。比如,地质基础坚实,烈度就相应小些;地质基础薄弱,或有断层、古河道通过,烈度就相应提高。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玉田、丰润距离震中只有几十千米,但破坏程度较轻;而距唐山较远的平谷、通县、大兴的某些地方,反倒遭到较重的破坏。以北京平谷县将军关为例,那里正好有一条断层通过,座落于断层上的民房有很多倒塌。基于上述原因,在高烈度区中会出现小范围的低烈度区(称为“安全岛”);在低烈度区中也会出现小范围的高烈度区。这些异常现象统称为地震烈度异常。根据地震资料准确地划出“安全岛”的范围,对于建设规划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房屋建筑的地基坚固程度、设计好坏、抗震结构以及施工质量等,都会影响到破坏程度。如唐山市某工厂的一座三层宿舍楼(处于Ⅹ度烈度区),在周围建筑物普遍倒塌的情况下,由于地基牢固、设计好,却完好无损。由此可见,重灾区中有轻灾,轻灾区中有重灾,地震烈度的大小往往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


  本文标题:地震强度(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izhi/1513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izhi/15137.html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
地质学基础:地震强度(1)
欢迎你对地震强度(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地震强度(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