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当代科技精华地学卷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当代科技精华地学卷 > 沈其韩与前寒武纪地质

沈其韩与前寒武纪地质

时间:2010-09-18 14:30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沈其韩,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江苏海门人,1922年5月生。1946年夏毕业于国立重庆大学理学院地质系。他兼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和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地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科学通报》、《中国科学》杂志编委,《岩石矿物学》杂志主编和IUGS变质岩分会委员等职。解放初期,他曾从事铁、铜矿床的详细勘探,为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以后长期从事变质岩石学、前寒武纪地质年代学、早前寒武纪地质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取得一批高水平的成果。“八五”期间,他任地矿部重大基础项目“华北地台早前寒武纪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模式”的首席科学家,此外还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个,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华北地台北缘麻粒岩相带的地质演化及其深成地质作用”的研究。他是前寒武地质学的学术带头人。他领导和参与的科研项目曾多次获得国家和部级奖励,其中获科学大会奖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部级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一项;主编和参与编写专著8部,论文70余篇;先后培养博士生、硕士生10名。

    1.1963年,他参与了以程裕淇先生为首的《变质岩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工作方法》一书的编写工作(第二作者)。该书既吸取了国外的先进理论也总结了我国自己的经验,密切结合国内实际,理论与方法并重,代表了当时我国变质岩研究的先进水平。该书出版后受到基层地质工作者的广泛欢迎,对当时我国变质岩区的区调普查,起到了较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2.1977~1978年,他针对区调普查中混合花岗岩不易鉴别的岩石学难题,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识别混合花岗岩类岩石的若干标志》一文,提出了一个区分不同成因花岗质岩石的综合划分方案,促进了这方面的深入研究。

    3.1981年,他在70年代初原有工作基础上,应用新的思路,对山东太古代岩系重新进行了总结,完成了《山东太古代雁翎关变质火山—沉积岩》一书的编写工作(第二作者,主要执笔人)。该书是具有变质岩石学志性质的区域岩石学专著。书中提出了本区存在科马提岩和变质火山—沉积岩相当于绿岩带等新观点,首次区分出了熔岩成因和凝灰岩成因的斜长角闪岩。

    4.“六五”期间,沈其韩主持并参加了地矿部中国1∶400万变质地质图编制与研究项目(项目的第二主编)。他同其他主编一起,议定了编图的思路,图幅总体设计和编制内容,参与有关编图中疑难问题的分析解决以及全国同位素年代方面的总结研究。项目成果《中国1∶400万变质地质图》(附说明书)、《中国变质作用及其演化》(中英文版)展示了我国全国变质相和相系的时空分布的主要地质特征,划分出了10个一级以及次级的变质地质单元,对其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变质作用期次和时代,变质作用类型以及与变质作用有关的岩浆作用等都做了详细论述。上述著作将变质作用分为4大类,8个类型,进而阐述了不同变质作用类型时空演化特点以及与大地构造和地壳演化的关系,是具有里程碑性质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地学界的重视。该成果于1987年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88年获国家出版总署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8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本文标题:沈其韩与前寒武纪地质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ixue/2014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ixue/20141.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当代科技精华地学卷:沈其韩(1)前寒武纪地质(1)
欢迎你对沈其韩与前寒武纪地质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沈其韩与前寒武纪地质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