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申保,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北京人,1917年9月生。1936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抗战爆发后转入西南联合大学。1940年毕业,之后又继续攻读北京大学硕士学位,1944年毕业。1948~1950年在法国巴黎大学及克来蒙非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教。1952~1984年在长春地质学院任教,历任地质勘探系主任、院长助理和院长等职。董申保多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岩石学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领导的科研工作曾多次获得奖励,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第一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以及地矿部科技奖一等奖等。
70年代中后期以来,世界上大区域小比例尺的变质岩区编图工作发展迅速,欧洲和前苏联的变质地质图编制工作相继完成。为填补这一空白,董申保积极组织和领导了有全国22个省区、26个单位的200多名科技工作者参加的中国变质地质图的编制工作。他亲赴我国西北、西南、中南及华南14个省区进行地质考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了若干与国外不同的中国变质地区的演化特点,完成了这一重大项目。在此基础上,以他为首主编了《中国变质地质图(1∶400万)及其说明书》(1986),《中国变质作用及其与地壳演化的关系》(1986)和《中国变质地质图编制与研究论文集(第1,2集)》(1987)等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在这些论著中,董申保结合变质作用发生和发展期间的大地构造环境,把变质作用划分成埋深变质作用、蓝闪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和区域中高温变质作用等5个主要类型和盖层变质作用、断裂变质作用等2个辅助类型。他认为变质作用类型在时间上往往显示旋回性特点。一个变质地区在不同时期内出现的不同类型的变质作用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变质旋回。几个变质地区变质作用类型的时空分布可以反映更大范围内的变质旋回性规律,称变质巨旋回。后者可划分成太古旋回——以均匀的高热流值为特征,元古旋回——出现区域动力热流变质和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的二元性特点,以及显生旋回——主要表现为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及埋深变质作用。董申保在这些合理的划分基础上,详细讨论了中国大陆的形成与演化历史。这一研究成果1987年获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198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第四届)二等奖和第一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国际变质地带编图分会主席H.J.Zwart教授(1988)曾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中国变质地质图的编制成功将推动世界变质作用的研究进程。他撰写的论文“Metamorphic and tectonic domains of China”,发表在国际权威刊物《Journal of Metamorphic Geology》(1993,11)上之后,即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并多次被引用。
在变质作用的基本理论方面,董申保强调变质作用是与地壳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地质作用。这包括:(1)变质作用的起始状态——原岩建造特征及其形成时的大地构造位置;(2)变质作用的进行状态——变质作用进行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和地质环境;(3)变质作用的后继状态——与变质作用有关的后期退化变质、区域混合岩化作用及地壳熔融型花岗质岩浆作用等。为了阐明这些理论,他撰写了“变质作用类型及变质相系”(1981)、“变质作用类型划分初议”(1983)及“变质地质学若干问题的探讨”(1988)等10多篇论文,对中国变质地质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首次系统研究了我国蓝片岩的
分布、特征和成因
在国内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研究领域,董申保一直居于前列。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董申保先后带领长春地质学院和北京大学的一批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对我国蓝闪石片岩的分布、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蓝闪石片岩均代表高压相变质作用的结果。董申保的研究则指出,蓝闪石片岩可划分成蓝闪石—硬柱石片岩相和蓝闪石绿片岩相两种。以蓝闪石绿片岩相为主的相系属于高压向中压相系的过渡。中国的蓝闪石片岩带大部分属于这一类型,它们形成于硅铝壳环境之上,可能与A型俯冲(即陆内俯冲)有关。这一论点与蓝闪石变质作用仅与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下面俯冲有关的传统观点有所不同,正引起国际地质界的密切关注和讨论。他撰写的“中国蓝闪石片岩的一般特征及其分布”(1989)一文在《地质学报》上发表之后,立即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前苏联矿物学博士利特维诺夫斯基曾全文转译刊载于新西伯利亚《东亚变质与岩浆作用问题》杂志(1990)。(《проблеμы маι μамuzμаu μемаμорфuzμаВасоцноμ Азчч》)
本文标题:董申保与变质作用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ixue/2011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ixue/20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