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学地学科技活动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学地学科技活动 > 地震的前兆观测(2)

地震的前兆观测(2)

时间:2010-01-29 01:06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2)地应力的速率异常 地应力在一天之内突然加强或出现剧烈的变化量,这种现象叫做地应力的速率异常。用当天观测值的日均值减去前一日的日均值,即可得到地应力的一天的变化量或速率,逐日做去便可得到一条速率变化曲线,速率异常表现在曲线上是一个较大的上升段或下降段。如果在一个地区内几个台站同时出现速率异常,对应地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地震多发生在速率异常出现后一星期到20天之内。这类异常可以反映几千公里之内的地震,异常的主应力方向,大致指向震中。

  (s)地应力的跳动异常 如果地应力的相对变化量和变化频度比平时增加几倍到几十倍,这就是地应力的跳动异常。跳动异常是一种临震异常,它可以表示一个方向上的观测值跳动,又可以是不同方向的观测值同时跳动。一般规律,跳动时间长短和跳动幅度大小与震级大小呈正相关;震中区多在跳动时间长、跳动幅度大的地区或者邻近地区。

  (4)地应力的观测异常 某些地震在震前两三天或稍长时间内,观测时发现仪器瞬时大幅度跳动,完好的仪器突然出现一些故障,或者波动剧烈,不好观测等罕见的异常现象,这就是地应力的观测异常。观测异常也是一种临震异常。发生观测异常时,测值不稳定,零点(平衡点)难调,荧光屏晃动激烈,有时观测值甚至迅速下降几十微安。

  2.震级的预测

  (1)根据趋势异常的全时间和震级经验关系求震级 根据我国地震预报中多年积累的经验表明,地应力趋势异常时间越长,其震级就越大。从已经发生的地震资料来分析,10个月左右的趋势异常,一般对应7级以上地震。关于震级和整个趋势异常时间的经验公式如下:

  M=A+BT式中M是估测震级;T是趋势异常的全时间,以天计;A和B是常数。不同地区这两个常数值大不一样。据我国某些地区的经验,这两个常数值分别是5.3和0.0064,上式可写成:

  M=5.3+0.0064T此经验式适用于大地震。

  算例:某台资料,在1975年2月4日海城地震前的地应力趋势异常全时间是299天,代入公式为:

  M=5.3+0.0064×299(级)

  =7.2(级)海城地震为7.3级,计算为7.2级,基本一致。

  (2)根据异常下降段的面积求震级 地应力异常下降段面积和震级的经验公式为:

Ms=a blogS

  式中Ms是估测震级;S是下降段的半面积;a和b是常数,不同地区不尽相同,据我国某些地区的经验,这两个常数分别是-1和2.56,公式可以写成:

Ms=-1 2.56sogS

  算例:在1973年2月6日四川炉霍大地震之前,某地震台站在1972年8月测出地应力趋势异常半面积S是2742,代入公式可得:

  Ms=-1+2.56log2742(级)

  =7.8(级)

  估测炉霍地震为7.8级,同实际地震7.9级基本一致。

  3.发震时间的预测

  发震时间主要是根据历年来全国震例总结的经验进行估测。5级以上的地震一般在趋势异常结束之后一个月左右发生。出现速率异常时,地震常在异常出现后一星期到20天左右发生;出现跳动异常时,地震在异常出现后几天到半个月内发生;出现观测异常时,地震在异常出现后几天之内发生。

  另外,还可以根据趋势异常全时间与发震时间经验公式来估算发震的“时间段”,其估算式如下:

  式中,t是估算的发震的时间段;T是趋势异常的全时间。

  算例:如图6-15资料,趋势异常全时间是由1973年6月8日至7月25日,T=47天,发震时间为8月9日,用经验式计算结果如下:


  本文标题:地震的前兆观测(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ikeji/462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ikeji/462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地震的前兆观测(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地震的前兆观测(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