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学地学科技活动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学地学科技活动 > 历史沿革、文物古迹和民俗调查(2)

历史沿革、文物古迹和民俗调查(2)

时间:2010-01-29 01:05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三、历史沿革和民俗调查

  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地区的许多民俗往往更多地保存了古代文化的风貌和特色。而一个地区的历史沿革,则是该地区历史发展的纲目,是回首历史的仍“标尺”。历史沿革和民俗调查,都是编写地方志的重要内容。

  1.历史沿革的调查

  其主要内容是客观记述地方历史发展变迁的梗概。历史漫长,厚今薄古是调查的基本原则。

  对于古代史的调查,主要是查阅资料,并在充分占有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加以概括。

  近现代史的调查是地区历史沿革调查的重点。近百年左右,县级以下的地方志几乎没有有组织地撰写过,间断性地整理的资料多数也散存于各级地方行政部门或个人手中。调查的任务就在于,尽可能收集有关的文字资料、找老人调查访问,务求弄清所在地方行政变动的来龙去脉。例如,北京石景山区的刘娘府乡过去叫什么名字,何时、为什么改称刘娘府的?湖北孝感地区的萧家港名称是怎么得来的?是从何时开始变得名称和附近地形不相符的?

  一般地讲,历史沿革的调查应以叙述为主,不宜过多评论。

  2.民俗调查

  民俗是较复杂而琐碎的调查,具体工作起来可能饶有趣味,但却需要调查者进行较多去粗取精、加工整理的工作。

  一些显而易见的民俗,介绍明白并不难。可是要说明白其历史渊源就不能简单地访问一两位长者了事。比方说,建房从奠基到落成,各地有很多“讲究”。有些形式并无伤大雅,但解释可能有极大差别,这时,调查者对这类习俗可持基本肯定的态度予以记述,但应筛选较健康的解释作为主流。而有些能认定其为陋俗者,则应采取否定、持批判态度的记述方式。

  还有些民俗,在地方的发展过程中,已渐渐退居到若有若无的境地。对这一类,追索它们的起因就成为调查的主要任务。只有弄清楚它们的起因,我们才有可能通过调查达到发扬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挽救那些濒于泯灭的值得记取的民俗。

  所有的风俗习惯都是在历史上产生和发展的。我们在发掘它们的同时,应该而且必然会对它们今后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主动地使民俗向既有特色,又有较深刻的文化内函方向发展,就是调查过程及其后加工整理工作的重要课题。这项工作有时应当请有相当文史修养的专家们予以指导和协助。

  四、总结工作

  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进行历史沿革、文物古迹和民俗调查,最终可能拿出哪些有用的成果。然后,才是依据调查所得的基本素材,选定一二项目标付诸实现。

  粗略地说,这项调查活动可考虑的成果有如下6个方面:①编写地方志的某些部分;②提出文物古迹普查报告;③对特俗民俗的起因、含义提出研究报告;④对某些文物古迹的文化价值进行论证;⑤提出一些特殊的专题考察报告;⑥组织普及性宣传教育活动。

  在上述6项成果中,第1 项,即编写地方志,具有普遍的意义。在总结工作中,如选定此项为主要成果时,首先要明确写“志”的基本要求:文字要简洁,多数情况下要省去主语;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地方志不是地方史,即对有关内容要只叙述、不评论,只记载事实,不如任何议论。

  第2至第5项成果,是“小论文”性质的成果,应捕捉住调查过程中的带有新意的看法、设想等,加以充实,形成完整的报告。即,要有鲜明的观点或论点,简明可信、可重复的工作过程,具体、有说服力的二三个或更多的例证,明快的结论或对进一步工作的建议、设想等。

  对于中学的课外活动而言,第6项成果可能最具现实意义。这里仅强调两个方面:其一,是要取得当地科普及宣传部门的指导;其二,在总结过程中,要研究对象,在保证科学性前提下,十分注意可视性、趣味性、可读性等。


  本文标题:历史沿革、文物古迹和民俗调查(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ikeji/461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ikeji/461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历史沿革、文物古迹和民俗调查(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历史沿革、文物古迹和民俗调查(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