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课程改革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课程改革 >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结构(2)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结构(2)

时间:2010-05-30 15:59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  二、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国际趋势

?  当前,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国际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1.划分学习领域

?  经考察发现,主要国家高中课程一般都包括了语言、数学、自然、社会、体育、艺术、科学和技术、公民教育等基本的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又包括一门以上的学科科目,如语言学习领域包括本国语和外语,科学和技术学习领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科目,艺术学习领域包括美术、音乐、戏剧等。这些学习领域规定了高中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的知识技能,为高中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例如,日本的高中教育重视“基础学力”,包括对现实生活的创造力、实践力、认识能力等。而这些“基础学力”需要通过这些基本的学习领域来养成,如本国语领域、外语领域、数学领域、自然领域、社会科学领域、体育领域、艺术领域、科技领域、公民教育、思想教育、哲学宗教、综合学习领域等。对这些基本学习领域的学习是进入人类文化宝库、发展人的认识力的根本。

?  2.增加高中课程的可选择性

?  强调高中课程的可选择性是国际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重要特征。保证课程具有可选择性的基本措施,就是合理调整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为高中生对课程的选择拓展空间。综观各主要国家高中课程设置的情况,可以发现,必修课程一般都是各国所看重的“核心课程”。例如,美国的必修课程包括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健康与体育、艺术以及外语等。澳大利亚的高中必修课程则包括英语、数学、生物、化学、物理、计算机、现代史、地理、经济等。对于选修课程,由于各国的文化价值取向的不同而体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共同的一点就是:各国为高中生提供了内容广博、数量众多的选修课程。在分权制的国家,不同的州和地区、甚至不同的学校提供的选修课程也相差悬殊。在当前的高中课程改革中,各国都致力于寻求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最佳的平衡点,既保证高中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又能满足其个别化的学习需求。

?  3.对课程的修习时间和课时分配作出限制

?  在学分数和毕业要求方面,由于采用的名称和度量单位等的不同,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较大。例如,美国中学或高中采用学年学分制,每一科目一学年上课120小时为1学分,学生修满最低总学分(如 20学分),即可毕业。尽管不同国家对毕业学分的要求不一样,但其趋势都在于采用学年学分制,增强高中课程的可选择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例如,在美国高中,约有1/3-1/2的学分属选修学分;德国也在积极拓展高中选修课程的范围,并且在大学入学的资格上选修课程学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此,采用学年学分制,减少必修科目及其课时数,增加弹性选修科目及其课时数,是世界主要国家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
  本文标题: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结构(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kegai/1341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kegai/13414.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结构(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结构(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