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课程改革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课程改革 > 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教学关注的三个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教学关注的三个问题

时间:2010-04-27 19:28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新课程实施一年多来,广大学校和教师对此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我们确实正在向着理想的教育靠拢。以下笔者就新课程地理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呢?

  一、弄清自己该“教什么”

  照理说一个教师上课,不会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他对所教的内容或多或少总该有些专业上的依据。但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中提到目前“不知道教什么”,是大多数教师备课的最大困扰;“不知道教了什么”,是教师课后的普遍感受。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选择“教什么”时的理由常常是“教材这样编”、“教参这么设计”、“考试经常这么出题”。这完全是在旧的教育理念下“灌输式”教学的常态。新课程到底要求我们教什么,可能是我们每一个地理教师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既然是“新课程”,它的“新”不应该只在于使用了“新”的课程标准,换了一套“全新”的教材,更“新”的应该是“新”的教育理念,要明确自己该“教什么”。到底我们该“教什么”,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地理教师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它是“为了构建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的课程结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我们地理课程该“教什么”在《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它明确指导我们每个地理老师|该“教什么”?该教课程标准中要求的。

  二、把握好自己“怎么教”

  弄清了自己该“教什么”以后,接下来我们教师应该做好的是:该怎么去把握教学,该怎样使自己的教学做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

  (一)正确认识教材的作用
  笔者工作以来共使用过三套教材。但不管是老人教版、新人教版还是现在使用的湘教版,它们都不应该成为我们教学的唯一依据。其实虽然湘教版与人教版地理教材在内容编制尤其是案例的选取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他们的主导思想是一致的,都是依据《地理课程标准》组织编写的。它们的核心内容、地理基本原理、理论和规律都是一样的。因此,我们既不能放松对教材的研究,也不能拘泥于教材。现在我们使用的湘教版教材可以称得上是一套不错的教学用书。称它为教学用书是因为它不仅是套教材,同时也是一套很好的学材。它最大特点是活动多,设计新颖;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它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开展活动,自主思考、探究和实践,以达到主动构建知识的目的。湘教版教学用书是联系课程标准的纽带,是实现课程标准的桥梁。

  (二)合理处理教材
  我们使用的这套湘教版教学用书每一节内容都由“图”、“文”、“活动”三部分组成。接下来笔者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是怎样处理这三部分内容的。

  (1)对“图”的处理
  湘教版教学用书中的图有地图、示意图、实物景观图等。据笔者的统计,必修三册书包括封面、引言、课文、双语学习各部分共有图368幅图。368幅图中专业地图共80幅,示意图124幅,实物景观图164幅。这么多的图信息量丰富,形象直观,是对文本很好的说明和补充。学生通过读图不仅提高了地理学习的读图技能,而且色彩鲜明、清晰易读的图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对老师来说也提供了很多教学的素材。特别是对办学条件有限的学校来说,可以解决很多教师备课时可能遇到的难题。例如,落后地区的老师备课可能没有上网条件,教室里没有多媒体设备,教材中大量的插图就可以直接作为备课的素材。像必修Ⅲ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中就提供了大量的专业电子地图、遥感图片。这无疑在一定程度减轻了我们备课的负担。所以笔者会直接利用好书中的这些图。

  当然有时在备课时,笔者还会补充、替换一些图,特别是一些乡土的景观图,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让学生感觉地理学习的内容就在身边,学习的内容很实用。这也符合地理课程“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生活中有用地理”的要求。例如在讲自然环境地方性分异规律时,笔者就利用了杭州东西方的景观图来表现。因为杭州东部沿海滩涂的自然环境特点和杭州西面我们学校附近丘陵地带有着较大的差异。这让学生直接能感悟表现在较小尺度上的地方性分异规律。而如果直接利用书本黄土高原的案例,学生恐怕还是很难形成概念。由于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差异很大,作为教学用书它不可能将我们各地区的情况都纳入它的文本,因此笔者在处理“图”的时候,凡是涉及到乡土的内容如城市、交通等等,笔者会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图片。

  (2)对“文”的处理
  湘教版教学用书中的”文”有正文和阅读材料两部分组成。正文是课程标准要求的体现,它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是对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的最好诠释。所以在教学中笔者会参照课程标准引导学生去认真掌握。课程标准内容的描述是很简单,例如必修Ⅲ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等等。湘教版教学用书分别学用了西北地区、洞庭湖、美国田纳西河、美国农业、德国鲁尔区、珠三角为案例。笔者觉得这些案例选择都非常有代表性,非常符合课程标准的内容。不过笔者自己上课时,有几个案例是让学生自习教学用书上的,笔者自己则补充了杭州西溪湿地的开发和保护、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课程标准鼓励我们一线教师自己开发课程资源,以丰富地理课程的内容。对正文的这种处理笔者还是在摸索中,如何选择贴切的案例是笔者需要不断尝试的。

  阅读材料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的文章篇幅。据笔者的统计,必修三册书共阅读材料142篇(其中必修Ⅰ有38篇;必修Ⅱ有50篇;必修Ⅲ有54篇)。三册书中只有必修Ⅰ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必修Ⅲ第二章第三节(田纳西河的治理开发)两节没有阅读材料,其他各章节都有,多的章节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一节有9篇阅读材料。笔者觉得虽然同是阅读材料,但其功能有所差异,不少材料按照传统的教材它本来就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如“地方时”(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课程标准“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GPS在航海、航空导航中的应用”( 课程标准“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等内容本身是对课程标准内容的阐释。笔者想编委老师将它们以“阅读材料”的形成出现,大概是为了体现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要求。这部分笔者是视为正文来处理的。还有不少数量的阅读材料,如“化石”、“半坡村落”、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人类的“空间”、“宝钢集团公司”、“消失的楼兰古国”、“遥感技术的发展”等,它们是对正文的解释、延伸以及案例说明。对这部分笔者一般是采用让学生自学的方式。阅读这些材料不仅培养了学生处理文字资料的能力,而且更重要地是潜移默化地告知学生:获取资料的目的是用来解决或说明地理问题,并帮助学生建立“用事实说话”的科学态度。

  湘教版教学用书中的“文”除了正文和阅读材料外,还有一部分是双语学习。它在每章节课文内容结束后出现,属于选学部分。由于我校是外国语学校,是全国13所享受20%报送资格的外语学校,学生英文水平普遍比较高。所以笔者一般的处理方法是课堂上请一个同学将短文读一遍,其他同学阅读一遍。总体反馈学生还是挺乐学的,因为学生感觉在英语课外其他学科课堂上学英语很新鲜,而且可以让他们能接触不少比如cyclone(气旋)、erodes(侵蚀)、humus(腐殖质)、location(区位)、wetland(湿地)等地理学的英文专业用语,这有利于他们平时词汇量的积累。当然,作为外国语学校,我们在开展地理课堂英语学习时还是很有优势的。笔者认为,在国际化影响不断加强的现代社会,这块内容是新的课程资源形式,反映了编者老师们独具匠心的设计。

  (3)对“活动”的处理
  前面已经提到这套教学用书最大特点是活动多,设计新颖。从地理教学用书的要求来看,“活动”主要分为三个大类:思考类、探究类、实践类,以探究类为主。据笔者统计必修三册书共设计活动222个。这个数据和书本有“活动”字样的安排是有一些差异,三册书有“活动”字样安排的活动共193个。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每个“活动”里还有多个小活动。如果一个大“活动”下的几个活动,探究、思考的内容是一个范畴内的,笔者还是将它们统计为一个“活动”。而如果其中一大“活动”下的几个小活动要求差异性较大,则笔者将它们统计为不同的几个活动。如必修Ⅱ第107页的“探究活动”共有3个小活动,其中前两个活动都是围绕“抱着易拉罐的猴子”图片讨论个人行为可能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而第3个小活动则是建议举办“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这里笔者就将这个“探究活动”统计为2个,前一个可以在课堂内完成,另一个在课外完成并将它划在“实践类”。

  对教学用书的三大类不同要求的活动,笔者的处理方法是根据进行活动的主要场所将思考类、探究类基本放在课堂内完成,实践类则主要安排在课外时间进行。活动的组织形式又根据活动的差异有所不同。思考类、探究类两类活动,笔者又将它们分为动“脑”类、动“手”类、动“嘴”类;实践类定为动“脚”类。

  “活动”的开展是围绕教学的需要进行的,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1.课内活动
  ①动“脑”类:可分为读图分析、阅读材料思考、归纳总结规律等类型。“读图分析背斜谷和向斜山的成因”、“阅读材料分析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推导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归纳现阶段笔者国城市化的特点”等就属于这种类型。

  ②动“嘴”类:有讨论、辩论类。如“讨论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讨论马尔萨斯人口论”、“讨论东西部差异及各自如何谋求发展”、“讨论美国农业政策对我们的启示”等。

  ③动“手”类:分绘图、填表两类。如“动手演示昼夜更替”、“绘制地球圈层示意图”、“画气压带风带俯视示意图”、“画出南半球锋面气旋示意图”、“绘制世界洋流模式图(可用电脑绘制)并找出洋流运动的规律”、“填写生物发展阶段表”等。这类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将文字知识转变成结构图或示意图,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这些活动的开展最好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来加以完成。新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新课程主张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构建的过程。笔者在高一学生中曾经做个一个“你喜欢的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问卷调查。从问卷调查,学生喜欢的还是课堂师生和生生的交流(52%),希望的是动手操作和亲身实践的体验(43%)。而只有23.5%的学生喜欢教师的讲授式的灌输。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做好充分的活动预设。

  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有的活动的设计需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有所区别。例如在进行《高、低气压系统与天气》教学时,笔者就针对班级内学生的层次,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讨论探究。针对地理基础较差的学生,设计“高、气压低气流运动方向差异对比及原因分析”这样一个基础性问题;针对中等学生,设计了“探究南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异同点并画出示意图”一个综合性问题;对于地理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设计了“结合气旋、反气旋知识分析如伏旱、台风等天气的形成原理”这样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运用性问题。三个小组的同学通过认真的发言都推出代表发言,课堂效果较好。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交流知识也得到了互补。

  由于高一地理每周3课时,每节课40分钟,这就使得我们不可能将课本上每个活动在课堂上开展,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活动进行二次开发。对一些活动进行删减、合并、修改和补充。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中的两个活动“读四川地形和交通线路分布图分析四川交通线的布局特点和形态特征”和“结合四川省地形图和交通线路图,地形和交通方面分析历史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及如今“蜀道不再难”的原因”。教学时,可将两个活动整合开展。先引导学生从地形角度分析历史上“蜀道难”的原因;然后结合四川交通图和阅读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分析,逐步得出地形对交通线密度、布局和形态影响的一般规律。结尾,再讨论得出科技的发展使地形因素对交通线路影响不断减弱的结论。

  教学用书中的活动是最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部分。我们怎样处理,怎样灵活地在课堂内开展将直接关系到新课程实施的好坏。所以我们要认真备好活动课,做好课前设计,机智地应对课堂上可能遇到的问题。这些方面都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尝试。

  2.课外活动
  动“脚”实践类的活动又有查阅资料、野外观察考察、实验类、社会调查、主题活动等类型。

  ①必修三册书共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活动有25个,有些资料查找需要课前收集以作为课堂教学资源使用,如“收集外力对地表形态影响的照片”等;有些则是课后要求学生作为知识拓展的,如“上网查找GIS软件的资料”等。笔者一般是将需要课前收集的资料作为笔者备课的素材自己收集。课后的则是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一年实验下来,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原来对这部分活动没有一个统筹的安排。有些活动笔者自己越俎代庖,剥夺了学生学习的机会;课后安排的活动,学生往往由于课业任务繁重而落实不佳。从新的一届高一起,笔者一开始就将这23个活动分配给全部同学,平均每两个同学合作完成一个内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学校硬件设备不错,全校共有学生上网电脑200多台,每天中午和下午课后大约有3小时时间向学生免费开放。这为学生收集资料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收集的材料要么作为笔者课堂的教学素材,要么就将资料张贴在教室后的墙板上供全班同学学习。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也让每个同学得到了锻炼。当活动成果在班级里展示的时候,学生学习的愉悦感油然而生。

  ②社会调查类活动能让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教学用书一共设计安排了12个社会调查活动。这部分活动,我校一般是结合4个长假(寒暑假、劳动节、国庆节)将活动以研究性学习课题形式安排给学生,要求他们一个学年至少完成一项。到目前为止,笔者的学生共完成《近郊农业生产的调查研究》、《如果没有月球……》、《西溪湿地考察记》、《“西湖一日游”线路综合分析》、《绍兴外来建设者生活现状调查》、《鞋乡“横峰”的环境状况调查》、《关于武康镇(1996-2006)区域空间变化的实践报告》、《杭州公路交通对城市环境影响的研究报告》、《“贵姓何来”(姓氏文化-根寻万年中华)》等多个课题活动,其中不少调查结题报告在《考试报》实践版上发表。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走进社会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关注身边重大地理问题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生成能力。

  ③主题活动类有的是组织班会、设计宣传板报、制作动画。这部分活动,我们是配合学校科技节活动来展开的。每年的科技节,我校都有绿色班级评选、以环保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电脑动画设计等活动。教学用书上设计的活动如 “开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班会”、“办一期保护森林的宣传板报”、“用计算机制作天气系统动画”就可以借此开展。

  ④野外观察考察、实验类活动是实施最差的项目。书中设计的9个活动仅“观察月相”、“参观“大棚农业””开展过。我校去年9月底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全体高一年级学生分成四个组分别到杭州钢铁厂、学校农村、敬老院、留下高速公路收费站进行参观慰问。其中参观杭钢、学校农村可以算是地理课堂的延伸。但实际上学校的安排并不是针对地理课,而是作为全省新课程实施的13所样本学校之一而组织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就因为组织工作、经费、安全等因素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开展。

  总之,教学用书中“活动”丰富多彩,启发性、探究性、开放性、可参与性强,且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

  三、密切关注自己“教了什么”

  教是为了帮助学生学,最终也要落实到学生的学,教与学虽不是单纯的传递关系,但两者趋向一致。现在我们不少老师每节课后习惯性的思维是:“我今天上了什么内容?”、“内容有没有上完?”、“学生最后学到了什么?”。这些问题其实都还只是停留在“教师教了什么内容,学生学了那些知识”这个层面。从学生发展的层面来讲,最应当教给学生的是什么?这更应该是我们课后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地理教学不应该以教给学生地理知识为己任,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的大脑里从不记书上能找得到的东西”。诚然,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可以说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所以说仅把地理知识的传授作为地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不行的,应当把握地理学科的特点,发掘地理学科的教育功能,以知识为媒介,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手脑并用,注重实践,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良好品质为目标。当然,要达到这个目标笔者还有很大的距离,需要不断地去努力。笔者相信,只要把握好方向,目的地一定会到达!


  本文标题: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教学关注的三个问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kegai/1289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kegai/12895.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教学关注的三个问题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教学关注的三个问题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