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四川省自贡市2019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四川省自贡市2019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时间:2019-04-03 08:37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下图为我国1998-2016年人口重心迁移折线图

四川省自贡市2019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1. 1998-2016年我国人口重心向

A. 东北方向移动 B. 西北方向移动

C. 一东南方向移动 D. 西南方向移动

2. 推测上图中人口迁移方向的原因是

A. 东南地区经济发达 B. 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

C. 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 D.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重庆某大学的“沙变土”技术,是在沙子中掺入植物纤维黏合剂和水,搅拌后让沙子具有类似土壤的功能。该项技术已在乌兰布和沙漠东部推广运用,3000亩试验地农作物长势喜人。

下图为该试验地位置示意图。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四川省自贡市2019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3. 与土壤比较,沙地缺少的功能主要是

A. 固定根系 B. 保水保肥 

C. 保热保气 D. 团粒结构

4. 最适合推广该技术来发展农业生产的沙漠化地区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植物根系在“沙变土”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的首要作用是

A. 稳定沙丘 B. 减弱蒸发 

C. 提供有机质 D. 滋生微生物

100一多年前美国的、纺织工业都在东北部的载英格兰地区(如下图),后来纺织制造业开始转向南卡罗来纳州。经过大半个世纪后,南卡罗来纳州的纺织业不断外迁,首先离开的是裁缝工厂,接着机械程度较高的布料工厂也外迁,只有地毯行业和面向“小众市场”的纺织企业(如生产消防阻燃布的公司)得以存在下来。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四川省自贡市2019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6. 纺织制造业由新英格兰向南卡罗来纳州转移的主票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接近原料产地

②接近消费市场

③工人工资水平低

④土地价格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7. 在南卡罗来纳州许多纺织企业都外迁东南亚、拉美地区寻求发展的今天,地毯行业仍大部分留在美国的主要原因是

A. 运输成本高 B. 技术水平高 C. 资金实力雄厚 D. 市场需求量大

8. 面向“小众市场”的纺织企业得以存在下来的主要原因

A. 运输成本低 B. 生产规模大 C. 技术含量高 D. 排放污水少

在福建阂闵南传统建筑中,“冷巷”有两种,一种足室内连接各房间的通道,此巷道长期不受太阳辐射,廊道与天井相连,空气流通顺畅,生活余热少,称为“室内冷巷”,左图为室内冷巷年面图)。另一种是外墙与周围墙之间或相邻两屋之间狭窄的露天通道,此巷高而窄,受太阳照射的面积小,受晒时间短、通风顺畅,温度较低,称为“露天冷巷”(右图)。与冷巷接通的各房间,较冷空气就会进入,较热的空气就会被带出,从而达到通风效果,称为冷巷效应。

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四川省自贡市2019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9. 从大气运动的角度推测,右图中室内冷巷在通风中起到动力作用的是

A. 天井 B. 祖厅 C. 房间 D. 巷廊

10. 左图中室外冷巷最有利于通风的走向可能是

A. 东西走向 B. 东北一西南走向 

C. 南北走向 D. 西北一东南走向

11.在现代建筑设计上,常有借鉴冷巷效应的应用设计,下列建筑中有体现的是

四川省自贡市2019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第II卷(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第43-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蒙内铁路(蒙巴萨港-内罗毕)是东非铁路网的起始段,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全长480公里.蒙内铁路正线采用单线,为内燃机系统,设计客运时速120公里、货运时速80公里;设计运力2500万吨,采用中国国铁一级标准进行设计施工。远期规划,连接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南苏丹等东非6国。蒙内铁路是中国帮助肯尼亚修建的一条全线采用中国标准的标轨铁路,是肯尼亚独立以来的最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肯尼亚实现2030年国家发展愿景的“旗舰工程”,于2014年9月开工,2017年5月31日建成通车。

材料二蒙内铁路位置图(左图)和内一罗毕气候资料图(右图)

四川省自贡市2019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1)描述内罗毕的气候特点,并分析原因。

 

(2)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建设蒙内铁路的主要困难。

 

(3)说明建设蒙内铁路对中肯两国的重要社会经济意义。

 

13.阅读图文资科,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南攀,位于河北省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000-2000米,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是滦河的水源地二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清朝末年,由于过度的砍伐、连年的山火等原因,赛罕坝逐渐形成“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高丘。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1962年国家成立塞罕坝机械林场,历经半个世纪,坝上“三代人”用青春和汗水营造了以落叶松、樟子

四川省自贡市2019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松和云衫为主要树种的万顷林海,这些树种抗寒、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期对土壤要求较高,但过湿的粘性土壤不利于其发展。如今,塞罕坝森林、草原、湿地景观再现,荒凉高丘再度变成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材料三左图为塞罕坝林海景观图(左图);右图为塞罕坝湿地景观图(右图).

四川省自贡市2019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解析】
 

(1)连年山火是塞罕坝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试分析山火频发的季节及引发山火的自然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落叶松等三种树木能在塞罕坝大面积种植的原因? 

 

(3)简析塞罕坝形成高原湿地的条件?

 

(4)从生态效益角度说明如今的塞罕坝就是“金山银山”?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四川省自贡市2019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1998-2016年人口重心迁移折线图

1. 1998-2016年我国人口重心向

A. 东北方向移动 B. 西北方向移动

C. 一东南方向移动 D. 西南方向移动

2. 推测上图中人口迁移方向的原因是

A. 东南地区经济发达 B. 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

C. 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 D.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1. C 2. 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题详解】

读图可知,从纬度来看,从1998-2016年总体向南移动,从经度来看,基本向东移动,总体向东南移动,故选C。

【2题详解】

图中的人口重心移动方向主要为东南,是由于东南地区经济发达,吸引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导致人口重心的变化,故选A。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都属于人口移动,根本区别在于居住地是否发生长期改变。

2、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3、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例如,美国部分老年人在退休以后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随着大庆油田、攀枝花铁矿、金昌镍矿等的开发,吸引大量人口迁人,主要受矿产资源的影响;近代山东、河北大量人口闯关东,主要受土地条件的影响。

(2)生态环境变化:受工程建设、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导致生态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在局部地区、特殊时期往往成为引起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例如:5·12坟川大地震后,北川县部分人口外迁山东;三峡工程建设使大量库区人口外迁;西北地区随着土地荒漠化的发展,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

(3)政治因素:在特殊时期可能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例如,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吸引东部部分人口到西部地区工作;海湾战争期间,大量伊拉克居民迁往其他国家。 

(4)社会因素: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减少了人口迁移的阻力,促进了人口迁移。文化教育和婚姻往往成为青年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家庭对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迁移常起重要作用。

重庆某大学的“沙变土”技术,是在沙子中掺入植物纤维黏合剂和水,搅拌后让沙子具有类似土壤的功能。该项技术已在乌兰布和沙漠东部推广运用,3000亩试验地农作物长势喜人。

下图为该试验地位置示意图。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3. 与土壤比较,沙地缺少的功能主要是

A. 固定根系 B. 保水保肥 C. 保热保气 D. 团粒结构

4. 最适合推广该技术来发展农业生产的沙漠化地区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植物根系在“沙变土”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的首要作用是

A. 稳定沙丘 B. 减弱蒸发 C. 提供有机质 D. 滋生微生物

【答案】3. B 4. B 5.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农业生产条件的改造,意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整合知识,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沙变土”技术,是在沙子中掺入植物纤维黏合剂和水,搅拌后让沙子具有类似土壤的功能,说明在掺入植物纤维和水以前,沙土中是不存在这些物质的,说明沙地缺少保水保肥的功能,故选B。

【4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②位于黄河附近,有灌溉水源可以利用,推广该技术可以发展农业生产,且可以防止沙漠向东蔓延,故选B。

【5题详解】

在山区、沙漠地区,植物根须可以保持水土,避免及减少土壤表面层的沙化及流失,植物根系首要作用为稳定沙丘,A对。减弱蒸发的作用是由地上部分实现的,B错。提供有机质是植物的枯枝落叶的功能,C错。滋生微生物不是其首要作用,D错。故选A。

100一多年前美国的、纺织工业都在东北部的载英格兰地区(如下图),后来纺织制造业开始转向南卡罗来纳州。经过大半个世纪后,南卡罗来纳州的纺织业不断外迁,首先离开的是裁缝工厂,接着机械程度较高的布料工厂也外迁,只有地毯行业和面向“小众市场”的纺织企业(如生产消防阻燃布的公司)得以存在下来。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6. 纺织制造业由新英格兰向南卡罗来纳州转移的主票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接近原料产地

②接近消费市场

③工人工资水平低

④土地价格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7. 在南卡罗来纳州许多纺织企业都外迁东南亚、拉美地区寻求发展的今天,地毯行业仍大部分留在美国的主要原因是

A. 运输成本高 B. 技术水平高 C. 资金实力雄厚 D. 市场需求量大

8. 面向“小众市场”的纺织企业得以存在下来的主要原因

A. 运输成本低 B. 生产规模大 C. 技术含量高 D. 排放污水少

【答案】6. D 7. A 8.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布局及转移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6题详解】

读图可知,南卡莱罗纳州位置较载英格兰地区偏南,资本主义起步较晚,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工资水平低,且纬度较低,为传统的棉花产区,纺织制造业由载英格兰向南卡罗来纳州转移的主要原因为接近原料产地和工资水平低,故选D。

【7题详解】

地毯的运输需要干燥,且怕折,不能有重物挤压,对于运输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运输成本较高,所以在南卡罗来纳州许多纺织企业都外迁东南亚、拉美地区寻求发展的今天,地毯行业仍大部分留在美国,故选A。

【8题详解】

面向“小众”市场的纺织业得以存下来是由于当地的纺织技术较高,只是部分企业或者手工艺人可以生产,故选C。

【点睛】从本质上讲,企业生产为了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的利润而进行产业转移。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主要因素。产业转移可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产业转移,可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和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转移会给转出区域和转入区域的自然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如原来的乡村变成度度工业化地区。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会由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或地区。

在福建阂闵南传统建筑中,“冷巷”有两种,一种足室内连接各房间的通道,此巷道长期不受太阳辐射,廊道与天井相连,空气流通顺畅,生活余热少,称为“室内冷巷”,左图为室内冷巷年面图)。另一种是外墙与周围墙之间或相邻两屋之间狭窄的露天通道,此巷高而窄,受太阳照射的面积小,受晒时间短、通风顺畅,温度较低,称为“露天冷巷”(右图)。与冷巷接通的各房间,较冷空气就会进入,较热的空气就会被带出,从而达到通风效果,称为冷巷效应。

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9. 从大气运动的角度推测,右图中室内冷巷在通风中起到动力作用的是

A. 天井 B. 祖厅 C. 房间 D. 巷廊

10. 左图中室外冷巷最有利于通风的走向可能是

A. 东西走向 B. 东北一西南走向 C. 南北走向 D. 西北一东南走向

【答案】9. A 10.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廊道与天井相连,空气流通顺畅,如果实现二者空气发生流通,是由于天井受到太阳辐射,温度较高,然后天井与廊道发生热力环流,进行热量交换,只有天井位于室外,所以起到使得空气流动的作用,故选A。

【10题详解】

由于福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为了有更好的通风效果,冷巷的走向与盛行风垂直,所以应为东北-西南,故选B。

11.在现代建筑设计上,常有借鉴冷巷效应的应用设计,下列建筑中有体现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深圳高校建筑为高墙之间有高而窄的露天通道,中间受太阳辐射的面积小,受晒时间段,有利于通风,借鉴了冷巷效应,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第43-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蒙内铁路(蒙巴萨港-内罗毕)是东非铁路网的起始段,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全长480公里.蒙内铁路正线采用单线,为内燃机系统,设计客运时速120公里、货运时速80公里;设计运力2500万吨,采用中国国铁一级标准进行设计施工。远期规划,连接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南苏丹等东非6国。蒙内铁路是中国帮助肯尼亚修建的一条全线采用中国标准的标轨铁路,是肯尼亚独立以来的最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肯尼亚实现2030年国家发展愿景的“旗舰工程”,于2014年9月开工,2017年5月31日建成通车。

材料二蒙内铁路位置图(左图)和内一罗毕气候资料图(右图)

(1)描述内罗毕的气候特点,并分析原因。

(2)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建设蒙内铁路的主要困难。

(3)说明建设蒙内铁路对中肯两国的重要社会经济意义。

【答案】(1)①内罗毕年较差小;②一年内有两个热季,分别是4月和10月(或4月和10月为最热月),最冷月出现在7月(或者8月)。原因:③由于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小,且内罗毕海拔较高,所以年较差小。由于一年内有两次直射现象,所以有两个最热月。④内罗毕全年降水分配不均,有两个雨季和两个旱季(或干湿分明)⑤两个雨季是由于赤道低气压带两次经过带来较多降水,两次旱季是受单一信风控制,降水较少。

(2)①内罗毕与蒙巴萨之间地势高差接近2000米,高差大,坡地大,修建难度大。②沿线气候旱雨季明显,雨季降水多,地势平坦区域容易积水,不利于施工。③沿线地区野生动物多,为减少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影响,设计建造技术难度大。大型野生动物对施工人员安全有一定影响。 ④该国基础设施落后,影响工程建设。⑤中国技术人员与该国工人语言沟通困难,生活习惯差异较大。

(3)①有利于促进该国铁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②有利于该国交通网络的完善。③有利于该国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该国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的实施。④有利于加强中肯两国的经贸合作,促进中国产品出口⑤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发展壮大。(建议:对中国和肯尼亚各2点)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交通运输线路建设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详解】(1)内罗毕气候特点要结合图示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进行描述,而原因主要从大气环流及地形角度分析。由于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小,且内罗毕海拔较高,所以年较差小。由于一年内有两次直射现象,所以有两个最热月。由于赤道低气压带两次经过带来较多降水,两次旱季是受单一信风控制,降水较少。

(2)蒙内铁路修建的困难主要从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因素角度分析。内罗毕与蒙巴萨之间地势高差接近2000米,高差大,坡地大,修建难度大。沿线气候旱雨季明显,雨季降水多,地势平坦区域容易积水,不利于施工。沿线地区野生动物多,为减少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影响,设计建造技术难度大。大型野生动物对施工人员安全有一定影响。该国基础设施落后,影响工程建设。中国技术人员与该国工人语言沟通困难,生活习惯差异较大,影响铁路修建。

(3)修建铁路对中肯两国的重要社会经济意义,要分别从两国角度分析。对肯尼亚,有利于促进该国铁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交通网络的完善。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该国旅游业的发展。对中国,有利于 “一带一路”的倡议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中肯两国的经贸合作,促进中国产品出口,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发展壮大等。

13.阅读图文资科,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南攀,位于河北省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000-2000米,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是滦河的水源地二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清朝末年,由于过度的砍伐、连年的山火等原因,赛罕坝逐渐形成“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高丘。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1962年国家成立塞罕坝机械林场,历经半个世纪,坝上“三代人”用青春和汗水营造了以落叶松、樟子松和云衫为主要树种的万顷林海,这些树种抗寒、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期对土壤要求较高,但过湿的粘性土壤不利于其发展。如今,塞罕坝森林、草原、湿地景观再现,荒凉高丘再度变成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材料三左图为塞罕坝林海景观图(左图);右图为塞罕坝湿地景观图(右图).

 

(1)连年山火是塞罕坝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试分析山火频发的季节及引发山火的自然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落叶松等三种树木能在塞罕坝大面积种植的原因? 

(3)简析塞罕坝形成高原湿地的条件?

(4)从生态效益角度说明如今的塞罕坝就是“金山银山”?

【答案】(1)①春季;②塞罕坝位于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气温高;③春季该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④靠近冬季风源头,大风天气多;⑤塞罕坝森林草地资源多,可燃物丰富。

(2)①地处温带,热量条件适合落叶松等温带树种的生长;②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排水较好,土壤不会过湿;③沙质土壤广布;④位于山脉南麓,冬季风背风坡,利于越冬;⑤位于山脉阳坡,光照充足;⑥国家政策、资金、科技的支持;有人才支持和坚守。

(3)①塞罕坝为滦河源头,有河流水源补给;②纬度,海拔较高,平均气温较低,蒸发弱;③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④植被面积广,涵养水源;⑤湿地地区,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4)生态效益:①改善局部气候;②固碳释氧;③防风固沙;④涵养水源;⑤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1)山火频发的季节及引发山火的自然原因主要结合塞罕坝地区的自然环境分析。由于塞罕坝位于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气温高;春季该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靠近冬季风源头,大风天气多;塞罕坝森林草地资源多,可燃物丰富,所以春季易发生山火。

(2)落叶松等三种树木能在塞罕坝大面积种植的原因要结合三种树木的生活习性及塞罕坝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塞罕坝地处温带,热量条件适合落叶松等温带树种的生长;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排水较好,土壤不会过湿;沙质土壤广布;位于山脉南麓,冬季风背风坡,利于越冬;位于山脉阳坡,光照充足;国家政策、资金、科技的支持;有人才支持和坚守使得三种树木能在塞罕坝大面积种植。

(3)塞罕坝形成高原湿地的条件要从水源、降水、蒸发及冻土及地形等方面分析。读图结合材料可知,塞罕坝为滦河源头,有河流水源补给;纬度,海拔较高,平均气温较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植被面积广,涵养水源;湿地地区,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4)如今的塞罕坝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效益主要从对气候、大气、防风固沙、水源及生物等方面叙述。生态效益:改善局部气候;固碳释氧;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本文标题:四川省自贡市2019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8178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81783.html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四川省自贡市2019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四川省自贡市2019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题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